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模式,护理期间注意以下 几点:(1)组建过渡期护理小组,由科室内医护人员组建过渡期护 理小组,定期进行组内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为患者制定过渡期护理计划。过渡期护理小组内要明确护理人员 职 责 ,严 格 按 照 护 理 专 业 要 求 对 患 者 进 行 护 理 操 作 。( 2 )过 渡 期 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转出 ICU 监护室的病情发展情况,为患 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身心评估表,护理需求和其 它护理注意事项,注意疏导患者紧张、烦躁、恐慌等负面情绪。患 者转出 ICU 监护室后,定期进行随访工作,患者病房内医护人员 应与过渡期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并根据患者专科情况给予针对性 护理计划。(3)病房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护理计划内容,多与 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将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向患者家属详细告 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负面情绪,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医 护人员完成工作。医护人员还应注意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注意 患者神态行、呼吸、血压、大小便等情况,并将其进行详细记录,为 患者做好用药指导,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2]。 1.3 护理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显示我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共接收诊
治 80 例 重 度 颅 脑 损 伤,经 患 者 及 患 者 家 属 同 意 后,将 患 者 随 机 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 18 例,女 性 患 者 22 例,年 龄 约 8-75 岁,平 均(53.46±10.89)岁;观 察组中有女性患者 19 例,男性患者 21 例,年龄约 10-70 岁,平均 (53.06±11.02)岁。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3.179 <0.05
12/(30) 1/(2.5)
4.160 <0.05
28/(70) 39/(97.5)
4.186 <0.05
注 :n/%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出现误吸患者 1 例,人工气道阻塞患者 1 例,意 外
脱 管 患 者 1 例,压 疮 患 者 0 例,观 察 组 患 者 不 良 事 件 发 生 率 为 (7.5%),对照组中出现误吸患者 2 例,人工气道阻塞患者 2 例,意 外脱管患者 1 例,压疮患者 2 例,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7.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 良事件发生几率。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2。
护理结束后,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 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护理
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从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行为、 护理专业性进行综合评分,总评分为 40 分,医护人员得分在 35 分 以上为十分满意;得分在 30-34 分为比较满意;得分在 30 分以下 为不满意。总满意度 =(十分满意 + 比较满意)/40×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为(7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 度,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1。
表 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组别 /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观察组 /40
c2 P
12/(30) 26/(65)
3.465 <0.05
16/(35) 13/(32.5)
0 引言
患者治疗康复时期环境和护理需求不同,在各级医疗机构中 进行过渡时所实施的护理模式被称为过渡期。重症监护过渡期护 理确保了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过渡到普通病房这一过程的安全可靠 性 [1]。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重症监护过渡期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 到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为了提升患者过渡期护理模式质量,减轻 患者病痛折磨,使患者安全的从 ICU 监护室过渡到普通病房,我 院将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接受诊治的 80 例重度颅脑 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护理,具体结果如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46 期
171
·临床研究·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分析
文倩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摘要:目的 探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显示我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 间共接收诊治 80 例重度颅脑损伤,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护理结束后,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并 对比。结果 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 反应事件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17.5%),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能 够有效缓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过渡期护理模式;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6.093 本文引用格式:文倩 .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6):171,174.
两组患者数据经 SPSS 17.0 软件分析处理后,以( ±s)形式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表示,用 c2 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 组 患 者 护 理 满 意 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显示我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共接收诊
治 80 例 重 度 颅 脑 损 伤,经 患 者 及 患 者 家 属 同 意 后,将 患 者 随 机 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 18 例,女 性 患 者 22 例,年 龄 约 8-75 岁,平 均(53.46±10.89)岁;观 察组中有女性患者 19 例,男性患者 21 例,年龄约 10-70 岁,平均 (53.06±11.02)岁。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3.179 <0.05
12/(30) 1/(2.5)
4.160 <0.05
28/(70) 39/(97.5)
4.186 <0.05
注 :n/%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出现误吸患者 1 例,人工气道阻塞患者 1 例,意 外
脱 管 患 者 1 例,压 疮 患 者 0 例,观 察 组 患 者 不 良 事 件 发 生 率 为 (7.5%),对照组中出现误吸患者 2 例,人工气道阻塞患者 2 例,意 外脱管患者 1 例,压疮患者 2 例,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7.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 良事件发生几率。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2。
护理结束后,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 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护理
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从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行为、 护理专业性进行综合评分,总评分为 40 分,医护人员得分在 35 分 以上为十分满意;得分在 30-34 分为比较满意;得分在 30 分以下 为不满意。总满意度 =(十分满意 + 比较满意)/40×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为(7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 度,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1。
表 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组别 /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观察组 /40
c2 P
12/(30) 26/(65)
3.465 <0.05
16/(35) 13/(32.5)
0 引言
患者治疗康复时期环境和护理需求不同,在各级医疗机构中 进行过渡时所实施的护理模式被称为过渡期。重症监护过渡期护 理确保了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过渡到普通病房这一过程的安全可靠 性 [1]。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重症监护过渡期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 到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为了提升患者过渡期护理模式质量,减轻 患者病痛折磨,使患者安全的从 ICU 监护室过渡到普通病房,我 院将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接受诊治的 80 例重度颅脑 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护理,具体结果如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46 期
171
·临床研究·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分析
文倩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摘要:目的 探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显示我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 间共接收诊治 80 例重度颅脑损伤,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护理结束后,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并 对比。结果 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 反应事件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17.5%),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能 够有效缓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过渡期护理模式;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6.093 本文引用格式:文倩 .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6):171,174.
两组患者数据经 SPSS 17.0 软件分析处理后,以( ±s)形式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表示,用 c2 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 组 患 者 护 理 满 意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