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双滦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德市双滦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9分)
1. (2分)(2016·广东)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B .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2. (2分)(2020·工业园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中,不正确是()
A . 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
B . 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 . 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 . 用硫酸铜和熟石灰制波尔多液
3. (2分) (2018九上·杨浦期末) 下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其中“c”代表是()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4. (2分)“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

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 甲醇(CH4O)
B . 乙酸(C2H4O2)
C . 乙醇(C2H6O)
D . 甲醛(CH2O)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和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为了节约药品,把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 .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万一在桌上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
6. (2分) (2015九上·绵阳期中)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 .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氧气,生成固体
B . 将红磷可以改为铁丝、蜡烛
C .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
D . 实验中红磷量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7. (2分) (2019九上·农安期末) 下列气体中,能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8. (2分)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是MnO2
B . 它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C .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 不用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9. (2分) (2015八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茶饮料
B . 蒸馏水
C . 牛奶
D . 食醋
10. (2分)(2019·南岗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B . 点燃氢气后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有水雾生成
C . 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金黄色固体表面变黑
D .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11. (2分)“天宫一号”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火箭点火
B .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 . 隔热材料脱落
D . 整流罩脱落
12. (2分)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 .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 .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13. (3分) (2019九上·汇川期中) 下图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 本实验过程涉及到2个化学反应
B . 1处变红
C . 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体产生
D . 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14. (2分)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步骤有:①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过滤、洗涤;⑧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 . 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C . 步骤②中沉淀、过滤、洗涤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 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
15. (2分) (2017九上·梁子湖期末) 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三、填空题 (共3题;共22分)
16. (9分) (2018九上·奉贤模拟)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Ⅱ________。

②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 ,又可以制取 O2 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 CO2 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收集一瓶较纯净的 O2 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填装置编号)。

③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下图),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
管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④小明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Ⅰ.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g。

Ⅱ. 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Ⅲ. 请分析图中 P 点固体的成分:________。

17. (6分) (2018九上·朝阳期末) 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 .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
C . 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 . 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实验四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

18. (7分)小明和小芳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
(1)
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__,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2)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②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③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__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________.
(3)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
15-1、
三、填空题 (共3题;共22分)
16-1、
17-1、17-2、17-3、17-4、18-1、
18-2、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