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第2节 化学研究什么(共4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0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 与组成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能量才能 发生。
练习1: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玻璃熔化 (2)冰变水
(3) 矿石粉碎 (4)汽油挥发
(5)石蜡熔化 (6)轮胎在烈日下爆炸
(7)火药爆炸
(8)铁生锈
(9)灯泡通电后发光
(10)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产生
(1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1)描述性质的有:“可、易、能、会、是”。
如:镁带可以燃烧,蔗糖能溶解于水。
(2)描述变化的有:“怎么样了、变成了、…了”等。
如:镁带燃烧,蔗糖溶解了。
练习:分析下列叙述,哪些是铁的物理性质,哪些是铁 的化学性质
铁具有银白色光泽、铁能导电, 铁跟潮湿空气接触,会变铁锈,铁 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能生成 四氧化三铁。
• 4用扇子扇动 ——有风
• 5给车胎打气 ——鼓起来
舍
勒 ( 瑞 典 )
(普 英利 国Leabharlann )特里空气成分的发现
拉瓦锡(法国)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已知红磷固体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1、实验原理:利用在密闭的容 器里红磷和空气中氧气反应 (生成固体小颗粒),让容器 内压强减小,使水进入容器, 测定进入水的体积,可得出空 气中氧气的体积。
3.取一小段粗玻璃管,靠近火焰观察。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还看到什么?
引出“白烟”。 吹灭蜡烛后,可看到一缕白烟,熔化的蜡烛重新凝固。
蜡烛融化;蜡烛燃烧。 将一张纸揉成一团;再将它点燃。 思考:两种变化过程有何不同?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复习:
1、物理变化是(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例如:( 蜡烛融化、冰融化成水 )。
2、化学变化是(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例如( 蜡烛燃烧 )。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有( 发生热成、沉发淀光等、变色、放出气体、)。 在化学变化时以( 热能、电能、光能等 )形式释放能 量,有些反应也需要( 提供 )能量才能发生。
3、物理性质有( 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气味等 )。 4、化学性质有( 可燃性、不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
•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直接上升到顶部。
•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 3将塑料袋抖动,然后封好 ——塑料袋鼓起,双手挤压时有压力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观察:1、将大理石放入稀盐酸中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3、点燃酒精灯
总结: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 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与吸收
蜡烛燃烧、酒精燃烧、电池使用时等: 有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热能、光能、 电能等形式释放能量。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等
练习:判断哪些是混合物、纯净物 ①白酒 ②酒精 ③五氧化二磷 ④海水 ⑤红磷 ⑥石灰水 ⑦蒸馏水 ⑧碳酸氢铵 ⑨纯净水
演示实验: 取少量的葡萄糖、砂糖、 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 上加热,直到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 的残渣。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活动提示〗怎样观察?
变化前
反应物的 色味态
变化中
光焰色、 烟雾气, 反应条件
变化后
生成物的 色味态
1.蜡烛一般是用石蜡和棉纱芯制成的。观察一段蜡烛。 蜡烛在点燃时会出现 哪些现象?发生什么变化?
蜡烛白色柱状。 燃烧,发光发热,火焰分层,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不 断熔化并逐渐变短。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 烧杯壁有水雾,杯底有黑色物质。 石灰水变浑浊
金刚石的硬度大,把它加工成 钻石十分困难
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气中 燃烧
需要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
物
性质 如:可燃性、不稳定性、腐蚀性、 毒性、酸性、碱性等
质
的
性
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
性质 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气
味、味道、硬度、密度、溶解性、
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结论]葡萄糖、砂糖、面粉烧焦或 烤焦后得到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 是碳,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结构图
思考:对金刚石 、石墨的性质有何认识; 对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何启发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具有不同的性质呢? 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不同。
氧气由氧元素(O)组成,铁矿石含有铁元素(Fe)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C)组成,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H 、O)组成, 碳酸氢铵由碳、氢、氧、氮(C、H、O、N)四种元 素组成, 葡萄糖、砂糖都由碳、氢、氧(C、H、O)组成。
19世纪末诺贝尔制出了安全炸药,他因此积 累了巨额财富.他拿出920万美元设立了至 高无上的诺贝尔奖. 从此,很多化学家因为制出了重要的物质而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 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的贡献,“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与另外两位科 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目前人类已经制造或提取了4千多万种物质. 今后人类攻克环境污染、治愈疑难杂症、
构建新型材料等还需要一些新的物质.因此, 研究物质的制法已成为化学家最重要的任务。
感谢您的观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Aenean massa. Cum sociis natoque penatibus et magnis dis parturient montes,nascetur ridiculus mus. Donec quam felis, ultricies nec.
目录
01 物质的变化 02 物质的性质 0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04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0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教学实验
观察蜡烛的燃烧
蜡烛被认为最早出现于古埃及, 当时古埃及人把芦苇插在融化 的牛脂内制成蜡烛。中国南唐 时期以柏树油脂取代动物油脂 制成蜡烛,令其制作价格大幅 下降。随着19世纪发明提炼石 油的方法,蜡烛逐渐改用石蜡 制成
第2节 化学研究什么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Aenean massa. Cum sociis natoque penatibus et magnis dis parturient montes,nascetur ridiculus mus. Donec quam felis, ultricies nec.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3、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燃烧停止, 冷却后 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4、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做该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红磷的量要( 足 ) 装置的气密性要( 好 ) 集气瓶一定要冷却到( 室温 ) 否则进入集气瓶的水量要( 小于 )1/5
钱永健(美籍华人)因为合成出 荧光蛋白质,荣获2008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黑格(美)、马克 迪尔米德(美)、 白川英树(日) 因 为制出了导电塑 料,获2000年诺 贝尔化学奖。
哈伯(德)因首先合成 了氨气,获1918年诺 贝尔化学奖
霍沃思(英)因首先 合成了维生素C,获 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 奖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D)
A、蒸发水
B、干冰升华
C、水变成冰
D、煤炭燃烧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3、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B)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科学告诉我们: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 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相同元素。
03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 与制法
请指出哪些是金刚石、石墨的用途, 并说明利用了哪些性质:
1、制作钻石: 2、作为电池的电极: 3、制作铅笔的笔芯: 4、切割玻璃:
煤、石油制 造的部分产 品
减肥药物
1965年中国化学家合成出结晶牛胰岛素
2、如果在实验操作时: 燃烧匙伸入太慢、 燃烧时橡皮塞没有塞紧发生漏气, 都可导致水进入的量( 小于 )1/5
1、剩余气体主要是( 氮气 ),( ) 不支持 红磷的燃烧,( 不 )溶于水。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相同的实验? 为什么?
新概念:混合物、纯净物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糖水、食盐水、空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