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醇 酚第2课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節醇酚
第2課時酚
一、教材分析
新課標《有機化學基礎》模組從知識內容的編排體系上看,“更多的是從如何研究一類化合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質的性質和應用,更多地需要從不同類別的有機化合物,其結構上的區別去認識其性質和應用的區別,更多地需要關注不同類別的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因此,提出了“通過對典型代表物——苯酚的組成、結構特點和性質的認識,上升到對酚類物質結構和性質的認識”課標教學要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說出酚類的定義及苯酚的物理性質,掌握苯酚的化學性質;
2.通過分析苯酚的結構特點,推出苯酚應具有的性質;
2.能力目標:
(1) 理解苯環和羥基的相互影響。
通過苯酚的性質實驗培養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2) 分析羥基對苯環的影響,推出苯酚易發生取代反應,培養分析和推理的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培養唯物主義的思維觀點和思維方法;通過苯酚的性質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苯酚的化學性質;酚羥基與醇羥基的區別
難點:酚羥基與醇羥基的區別;有機官能團的相互影響
四、學情分析
上節課剛學習了醇的相關性質,學生對醇羥基官能團的性質有了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通過酚羥基的預習,學生會更好的掌握酚的性質。
五、教學方法
1.實驗法探究合作交流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學案完成學案內容填寫。
2.教師的教學準備:準備實驗儀器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導入] 由虎門銷煙學生觀看視頻引入課題。
展示本節課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
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學生合作探究實驗一] 瞭解苯酚的物理性質
①看、聞
②適量苯酚+水振盪,再加熱
③適量苯酚+乙醇
歸納] 苯酚的物理性質
(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膚上如何處理?)
學生討論:推測
①可能具有酸性
②可能和Na反應
③可以取代
④可被氧化
思考並討論] 苯酚有酸性嗎?如何證明?
學生合作探究實驗二]
①在苯酚水溶液中滴加石蕊試劑
②在苯酚水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觀察後通入CO2 。
(觀察實驗,書寫化學方程式)
思考並討論] 苯酚與乙醇有相同的官能團——羥基,為什麼苯酚表現出弱酸性?
歸納] 主要是由於苯環對羥基的影響,酚羥基上的H比醇羥基上的H活潑。
學生探究實驗三]
回憶、思考] 回憶苯的化學性質(鹵代反應、硝化反應等),從反應條件、反應物方面與苯的溴代反應進行比較。
思考並討論] 引起苯環上氫原子活潑性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歸納] 苯環受羥基的影響,鄰對位上的氫原子特別活潑,易被取代。
學生探究實驗四]
⑥在盛過苯酚而未洗過的試管中滴加FeCl3溶液,振盪。
思考] 檢驗苯酚存在的兩個反應都十分靈敏,且反應條件十分溫和,兩者有優有劣,你能知道哪種更好嗎?為什麼?(FeCl3比Br2便宜得多,而且Br2本身也有一定的毒性。
在化學研究中,既要考慮其可能性,也要考慮到其可行性。
)
九、板書設計
苯酚
一、苯酚的結構:
二、苯酚的物理性質:
三、苯酚的化學性質
1、弱酸性(石炭酸)
2、苯環上的取代反應
3、顯色反應
四、用途
化工原料,制酚醛樹脂、醫藥、染料等,稀溶液用作防腐劑和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