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地理方位考证之十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海经地理方位考证之十五
编撰山海经-山经的远古先民的足迹又印在了南美大陆上。

北美大陆最早的文明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奥尔梅克文化时期。

该文明逐渐向南扩散,南美大陆在距今2000年以前,出现了玛雅文明的全盛期。

美洲大陆文明的共同元素是金字塔和宫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只是南美洲形成得稍晚一些。

下面是山海经-山经-东次三经的地理方位全貌。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山”,“尸胡山”位于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的西科迪勒拉山脉最北端。

其北面遥望佩里哈山,即“北望山”。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往南走水路经太平洋海岸,横穿库皮卡湾、蒂布加湾、布埃纳文图拉湾、图马科湾,即到达西科迪勒拉山脉在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交界处,即“岐山”。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诸钅句之山”,沿太平洋海岸走水路,往南穿越沙丁纳斯小港湾、圣弗朗西斯科湾、曼塔湾、圣埃伦娜湾、瓜亚基尔湾,到达西科迪勒拉山脉在厄瓜多尔与秘鲁交界处,即“诸钅句山”。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走水路,往南穿越派塔湾、塞丘拉湾,继续沿太平洋海岸行走,到达西科迪勒拉山脉在秘鲁的耶鲁帕哈峰周边,即“中父山”。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走水路往偏东方向,穿过皮斯科湾,就是西科迪勒拉山脉在秘鲁的科罗普纳山,即“胡射山”。

在马丘比丘的南
面。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是山也,广员百里。

其上有水出焉”,沿太平洋海岸水路南行,即“孟子山”。

位于玻利维亚高原。

整个高原方圆一百公里,即“广员百里”。

高原上有波波湖,其出口流入的的喀喀湖,还有科伊帕萨盐沼及乌尤尼盐沼,故特意强调“其上有水出焉”。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沿太平洋海岸水路南行,即是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即“流沙”。

“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跂踵山”位于阿根廷法马蒂纳山西北部的拉奥利塔山口。

“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澤”,“深泽”即阿根廷萨拉多河的源头查尼亚尔湖。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沿太平洋海岸水路南行,至阿根廷多穆约火山,即“踇隅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无皋山”位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的中央大高地。

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部是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即所谓的“流沙三百里”。

“南望幼海,东望榑木”,其南面是大西洋格兰德湾,即此处的“幼海”。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

实际跨距六千七百多公里,与方圆“六千九百里”相当吻合。

同样是崇山峻岭,东山首经及东次二经的实际直线距离比古人丈量值少很多,那是因为走的陆路,古人翻山越岭用脚步丈量的值肯定会大许多。

而东次三经
基本都是走水路及沙漠,所以古人测绘距离与实际距离基本一致。

同时也说明了,测量山川地貌,编绘山海经-山经的远古人类,是从欧亚大陆穿越白令海峡,首先到达北美洲,并开始在陆地上繁衍生息。

对于南美洲大陆,当时的先民尚未深入进行探险和扩张,只是在沿海地区进行勘察和探访。

对南美丛林,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状态,所以基本没有记录河流的分布及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