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颈椎腰椎X线阅片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阅片
正位片:
1.观察双侧是否对称,颈椎与整个脊柱的关系,颈椎有无向一侧倾
斜
2.颈椎棘突连线是否居中,有无因旋转而偏向一侧,有无某些椎的
棘突偏离颈椎棘突连线,即单椎旋转现象。
3.头颅是否对称,有无向一侧旋转或倾斜,若头颅有倾向一侧时,
开口位片中枢棘突偏歪方向,常与触诊所得结果相反,此点在临床实践时必须注意。
4.椎体侧缘增生严重可成鸟嘴样,竹节样改变,搭桥。
5.畸形,如椎体侧向成楔形改变,可造成先天性斜颈。
侧位片:
1.生理弯曲是否正常,有无变浅、消失、反张、向后成角、不稳(椎
体后缘移行)等。
2.各椎间隙是否等宽,有无变窄、消失或融合。
3.椎体缘有无增生,增生有无突入椎间孔或横突孔。
4.前后纵韧带、项韧带有无钙化。
5.有无骨折(齿状突骨折须与先天不连接鉴别)或各种原因的骨质
破坏等。
6.有无变形或先天性畸形。
7.双边双突表示投照角度的改变,使两侧椎弓互不重叠,若出现部
分双边双突,另有部分为单边单突,则表示这2部分颈椎在照片时,处于不同角度,有一定旋转或倾倒现象
8.观察环齿前间隙有无异常增宽。
正常成人为0.2cm,小孩为0.3cm,
超此为异常,应注意环椎韧带断裂造成前脱位,环椎横韧带仅为部分断裂时,则环椎不发生前移,若为韧带为上分断裂,环齿前间隙可出现上宽下窄的“∨”形改变,若为下分部分断裂,则此间隙可出现“∧”形改变。
9.观察环椎前弓与齿突的高低关系。
一般情况下,齿突的顶端略低
于环椎上缘的水平,若通过环椎后结节上缘与齿突上缘作一连线,并向前延长,使与环椎前弓的后缘相交,此交点应落于环椎前弓上1/4范围,高于此或低于此,则有垂直移位之可能。
斜位片
主要观察2侧的椎间孔有无变形、狭窄,且可从中分析引起狭窄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椎体缘增生的骨质突入椎间孔所致,有的是由于椎体旋转错位,关节突移位而造成椎间孔变窄。
4开口位片
1.观察环椎两边的侧块,是否等宽,若有一宽一窄,示环椎有旋转
移位。
2.观察环椎两侧块的外下角与枢椎外上角的关系,左、右是否对称,
或观察环椎侧块的内下角与枢椎关节面内缘的关系,是否相对应,并观察两侧齿侧间隙是否对称、等宽,综合起来判断环、枢椎之间,有无左右侧向移位的现象。
3.测量齿状突的中轴线是否与环椎二外下角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相重
叠,此二线若分离,则应注意是否有枢椎旋转或环椎侧移现象;
若齿突轴与环椎的中轴线互为夹角,或二侧的环、枢间隙出现一窄一宽,或者齿侧间隙一侧上宽下窄,另侧则为上窄下宽,这些均可证实环、枢椎之间发生了侧向倾斜。
.
4.观察枢椎棘突是否居中,若枢椎的棘突有偏向一侧时,注意将其
与齿侧间隙的宽窄变化结合起来分析。
过伸、过屈位及左、右旋转位
在疑有颈椎不稳时,常加照颈椎的过伸位和过屈x线片,与中立位片作比较,观察颈椎失稳移位。
胸椎影像
1屈曲型压缩性骨折
正位片:患椎变扁,即患椎椎体的高度较邻椎的高度矮,侧压缩者可见患椎椎体一侧被压缩变扁,另侧正常,此类患者少见。
侧位片:患者椎体前部变薄,即椎体前缘明显矮于后缘,其高度差多在1/4至1/3左右,严重者甚至相差近半,成楔形改变,有的其前缘中段稍内陷,而后缘中段稍后凸,椎体后缘边线在此向后成角,不成弧线。
2.爆裂型压缩性骨折
较严重,椎体碎裂为多块,向四周裂开,骨片常凸入椎管,易合并脊髓损伤,引起截瘫。
腰椎影像
正位片
观察腰椎棘突与骶椎棘突之连线。
正常情况连线应成一直线,左路连线侧向成角侧弯,则成角之处即为病患之处,有椎间盘突出者多可在L4-5间隙或L5-S1间隙处出现侧向成角侧弯,该间隙出现一侧宽、一侧窄的改变。
侧位片:有下列X线征之一者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
1.椎间隙前后等宽
2.椎间隙前宽后窄
3.椎体后缘后翘或增生
4.椎体上、下端椎间盘压迹后移
5.椎间隙后方椎管内有碎骨片
6.椎体上、下端向椎体凹陷,其边缘密度增高的杯状影。
腰椎突出类型
1.以突出方向分
外周型:为髓核突破纤维环外突者,一般髓核向后外侧方突入椎
间孔,向后正中突者,也多转向双侧后外方,再突入椎间孔。
中央型:髓核不是向纤维环的外周突出,而是向上、下椎体端突出
2.以突出的程度分
完整型:纤维环已有裂隙,但尚未完全破裂,髓核虽已沿着纤维环的裂隙往外突,但仍未突至纤维环之外。
骨膜下型:髓核突破纤维环,并将骨膜剥离,髓核组织达骨膜之下,但仍未达椎管。
完全突出型:髓核突破纤维环,完全突出至椎管内。
3.以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区分
肩型: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上方。
腋型: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下方。
臂型:突出的髓核正压于神经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