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测试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1
1H和2
1
H B. CH3COOH和CH3OCH3
C. O2和O3
D. H2O和H2O2【答案】C
【解析】
【详解】A.1
1H和2
1
H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A项错误;
B.CH3COOH和CH3OCH3是化合物,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不同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它们不属于同素异形体,B项错误;
C.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且都是单质,则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正确;
D.H2O和H2O2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答案选C。
2.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粉笔灰
B. 冰块
C. 食盐
D. 色拉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粉笔灰加入足量的水中,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
B.冰块加入水中形成纯净物,故B错误;
C.食盐加入水中形成溶液,故C正确;
D.色拉油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NaCl的电子式
B. 甲烷的结构式
C. Mg离子结构示意图
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
B.甲烷中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结构式为,故B正确;
C.Mg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Mg2+,其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不能省略,正确的结构简式应该是CH2=CH2,故D错误;
答案选D。
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的是A. 碘的升华 B. 生石灰溶于水 C. 镁与稀盐酸反应 D. 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
B. 生石灰溶于水是放热反应,B错误;
C. 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
D. 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是吸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A容易出错,吸热过程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吸热过程也可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固体熔化。
5.下列不能和酸反应的物质是()
A. 液氨
B. 氨水
C. 氨气
D. 铵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液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A错误;
B. 氨水和酸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
C. 氨气和酸反应生成铵盐,C错误;
D. 铵离子不和酸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6.能证明Si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iO2+ 3C = SiC + 2CO↑
B.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C. SiO2 + 4HF = SiF4↑+ 2H2O
D. SiO2 + CaCO3 = CaSiO3 + 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通常称为酸性氧化物,按定义,四个选项只有B符合;
答案选B。
7.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升华
B. 分馏
C. 盐析
D. 变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升华是固态受热直接变气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A错误;
B. 利用互溶的有机物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汽化,然后再按沸点的不同分离出不同的馏分,这就是分馏,是物理变化,B错误;
C. 因为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而使物质的溶解性降低转变成沉淀析出的过程是盐析,是物理变化,C错误;
D. 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酒精等物质会形成沉淀,析出的沉淀,不能在水中重新溶解,就是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D正确;
答案选D。
8.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量筒
B. 天平
C. 分液漏斗
D. 容量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量筒用于量取液体,故A不选;
B.天平用于称量物体的质量,故B不选;
C.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C选;
D.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的溶液,故D不选;
答案选C。
9.硅在自然界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①硅②二氧化硅③硅酸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化合态的硅,以二氧化硅和各种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答案选C。
10. 下列过程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 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
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氨气
C.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D.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业制氯化钠是用海水晒制而得,不是用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这样成本太高,故A错误;
B.工业制氨气是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实验室制氨气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得,故B错误;
C.工业制氯气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室制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得,故C错误;
D.工业制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故D正确.
答案选D。
11.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Na2O
B. Al→Al(OH)3
C. N2→NO
D. SO2→S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室温下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N a2O能一步实现,A不选;
B. 铝溶于强酸,所得可溶性铝盐中加氨水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得氢氧化铝沉淀,Al→Al(OH)3不能一步实现,B选;
C. 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或者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2→NO能一步实现,C不选;
D. 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三氧化硫,加热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SO 2→SO 3能一步实现,D 不选;
答案选B 。
12.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氢气
B.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A 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B 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 正确;
D.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D 正确;
答案选A 。
13.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
A. 3HNO 32Mg Mg(NO )→
B. 223223Cl 稀HNO NaOH 溶液Mg MgCl Mg(OH)Mg(NO )−−−−−→−−−−−−−→−−−−−−→
C. Mg 2 O ? →MgO 3 HNO ? →稀Mg(NO 3)2
D. 2243243浓H SO Ba(NO )溶液Mg MgSO Mg(NO )−−−−−−−→−−−−−−−−−→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镁和硝酸反应,硝酸是氧化性酸,所得还原产物可能有氮的氧化物、氨气之类有毒物质,硝酸的利用率也不高,A 错误;
B. 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氯气有毒,不够环保,B 错误;
C. 镁和氧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在稀硝酸中溶解得到硝酸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 正确;
D. 镁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是氧化性酸,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如果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酸雨,该反应中硫酸利用率不高,D 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H2O
B. NH3·H2O
C. H2SO4
D. CH3CO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2O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H2O属于弱电解质,故A不选;
B. NH3·H2O在水中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NH3·H2O属于弱电解质,故B不选;
C. H2SO4在水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H2SO4属于强电解质,故C选;
D. CH3COOH在水中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故D不选;
答案选C。
【点睛】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取决于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疗上常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即钡餐
B. 碘有“智慧元素”之称,故所有食品都应加碘
C.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A错误;
B.缺碘才需要补碘,假如所有食品都加碘有可能导致人体摄入碘量超标,危害健康,B错误;
C.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碳氧化物不引起酸雨,C错误;
D. 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的发展,D正确;
答案选D。
1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从石油中获得乙烯是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B.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是物理变化
C.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D. 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轻质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A正确;
B.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煤的直接液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煤和氢气作用可以得到液体燃料,也可以获得清洁的燃料油和化工原料,是化学变化,B错误;
C.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单体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C正确;
D. 汽油、煤油和柴油的密度较小、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少,都是轻质油,D正确;
答案选B。
1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可以有植物油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 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 工业上可以用油脂制造肥皂和油漆等化工产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植物油的烃基不饱和程度高,含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用植物油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错误,
C. 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正确;
D. 工业上可以利用油脂的性质制造肥皂和油漆等化工产品,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裂化汽油、植物油等都含有碳碳双键,跟其它烯烃、炔烃一样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萃取溴水中溴。
18.下列关于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以帮助我们除去热水瓶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B.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由石灰造成的环境污染
C. 铁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腐蚀
D. 蛋白质只含C、H、O、N四种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醋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生成的是可溶性的醋酸盐而使水垢溶解,A正确;
B.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废弃的塑料等合成材料造成的污染,B错误;
C. 铁在酸性相对较强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酸性极弱或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C错误;
D. 蛋白质含有羧基和氨基,必定含C、H、O、N四种元素,也可能有别的元素,如S等元素,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金属的腐蚀有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在日常生活中,电化学腐蚀现象比化学腐蚀现象严重的多。
根据环境不同,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又分成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