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瞬间博览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瞬间博览
(一)教学目标
认识“百度”搜索引擎,了解其作用,理解并掌握搜索引擎的一般搜索方法,如单关键词搜索、多关键词搜索、短语搜索等。
尝试用其它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体验搜索引擎之间的差异,尝试从搜索引擎的搜索帮助中学习搜索方法。
尝试从专业或权威网站直接获取信息,了解专业网站信息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课由“太空探索”案例引入课题,介绍了因特网信息检索中“用搜索引擎搜索”和“专业网站查询”两类常见方法。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太空探索”的相关航天知识,介绍了一般搜索引擎的“单关键词搜索”、“多关键词搜索”和“短语搜索”三种常用的搜索方法,使学生对搜索引擎的强大搜索功能有所感悟,对基本的搜索方法有所认识,通过DIY 环节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加深映象,熟练搜索技能;通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案例,让学生知道直接从专业网站能获得更为准确、详细、系统的信息,由于专业网站的网址不一定记住,可先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专业网站的链接,再访问相关专业网站。
在“智多星”环节,安排了“搜索帮助”内容,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感受学习的快乐。
在“视野拓展”环节,介绍了“宇宙之王”——斯蒂芬·威廉·霍金,他提出的建造“时间机器”思想,能让学生对宇宙有新的认识与思考,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热情,埋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含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建议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搜索引擎,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
2)掌握搜索引擎的一般搜索方法,会从专业网站查询信息。
过程与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举一反三,掌握同类搜索引擎的操作规律。
情感:体验搜索引擎的使用,感受其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
2、重、难点
1)认识常见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一般搜索方法。
2)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3、教学过程建议
教学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应紧扣“任务导航”,可介绍当前太空科技发现最新进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从而引出课题。
搜索引擎是当今网上信息检索的必备工具,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单关键词搜索”、“多关键词搜索”和“短语搜索”三种常用的搜索方法,其中“多关键词搜索”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中,逻辑符号的应用方法不同,因此不宜在本课介绍;本课默认的是网页信息的搜索,可引导学生尝试其它的分类搜索,如MP3、图片、视频、地图等;本课提供的练习是以太空航天信息的搜索为主,可补充一些趣味话题搜索,如自己的名子、自己喜欢的名人等。
“专业网站查询”的搜索方法有信息准确、详细、系统的优点,但这些网站的网址一般学生不了解,因此可建议学生与“搜索引擎”结合,可先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相关专业网站的链接,再访问相关专业网站。
由于网络搜索技术及专业性发展很快,可介绍一些专业搜索引擎给学生,如一些导航类网站中提供的列车时刻查询、航班查询、公交查询等等。
百度中有一个“产品大全”栏目,对百度产品有更深入的介绍,内容比较丰富、实用,可建议学生课后学生。
(四)教学资源(补充资料)
未来的搜索引擎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大众对搜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期望搜索引擎的速度更快、返回结果更准确、可以搜索的内容更丰富、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一、快速化速度的提高是现在各个搜索引擎都在努力达到的目标。
快不仅仅是指搜索引擎返回结果的速度,更是指搜索引擎获取新信息的速度。
现在博客和论坛已经成为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很可能来自某个人博客,而不是知名媒体。
二、多样化多样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多样化和搜索途径多样化。
内容多样化除文字之外还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内容的搜索。
搜索途径多样化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动作指令、甚至是思维指令进行搜索。
三、智能化语义输入可以通过输入自然语言来查找结果,就像在问朋友问题。
比方说,"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宇航员是谁?"这是很多搜索引擎研究的防线。
虽然如^11.00111 —直宣称自己是提问式搜索,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做到和用户的自然对话。
互动功能逐层缩小搜索范围,使用户更快更准地找到所需信息。
目前有些搜索引擎已实现了部分互动性。
相关搜索在用户搜索过程中结合大量其他用户的搜索习惯统计,给出可能用户要查找的内容,引导和启发搜索者找到想要找的内容。
四、社会化有人把社会化搜索称作"搜索人脑"。
搜索引擎借助对大量用户的粘性,提供用户提问的功能,而这一提问的回答者不是搜索引擎本身,而是其他所有看到这一问题的用户。
通过大量用户的群策群力,以及对应的专业人士的帮助,这些问题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解答。
如新浪的爱问、百度知道等都属于社会化搜索的范畴。
目前,社会化搜索的不足是还不能对回答内容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只能依靠提问者自己的判断。
另外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答也会影响用户的耐心。
五、个性化因为每个用户的喜好、目的不同,对搜索结果的期待就有很大差异。
比如同样是搜索"绿茶",有人希望查找"绿茶"的商品信息,有人则是要找一部叫《绿茶》的电影。
所以现在很多搜索引擎开始建议用户注册登录,比如google和yahoo,这样用户的搜索习惯就会被搜索引擎记录和分析。
如果你经常查询电影的相关资料,那你下次输入"绿茶" 的时候,返回结果中《绿茶》电影的信息就会出现在靠前的位置了。
个性化搜索对用户搜索习惯的数据收集有很高的要求,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又涉及到用户的隐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