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明湖的扩建
历史上,大明湖曾经有过多次开拓扩展 建设,2004至2009年度的扩建改造工程是其中规 模最大的一次。大明湖新扩建区域于2009年9月21 日正式告竣并对外开放,景区由之前的74公顷扩 大到103.4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由46公顷扩增至 57.7公顷。新建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钟、 稼轩悠韵、竹港清风、超然致远、萦堤远水、鸟 啼绿荫八大景区。恢复重建了超然楼、明湖居、 闻韶驿等历史古迹;增辟了老舍与济南、秋柳人 家等文化展馆;建成桥梁28座、仿古建筑8组;修 缮老建筑10组;挖湖65.1万立方米,清淤21.53万 立方米,假山石砌叠2.79万吨,驳岸砌垒7052米, 道路广场铺装7.48万平方米,绿化15万平方米。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 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 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 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至 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 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大明湖简介
大明湖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 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 的四分之一。市区诸泉在此汇聚后,经北 水门流入小清河。现今湖面46公顷(690 亩),公园面积86公顷(1290亩),湖面 约占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 深处约4米。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 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2009年, 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 水湖。
泉故不湖的宋 汇有开水曾熙 流济,可巩宁 而南又由修年 成城兼北筑间 ,“济水了, 集四南门现为 中门旧的今治 于不城闸的理 北对的口北济 水,东流水南 门北、出门城 泄门和城。北 出不南外它一 ,开、,既带 所”北辗是的 以的门转北水 北说都入城患 水法不小门, 门。在清,时 又大一河又任 名明条。是
北 极 阁 供 奉 的 真 武 塑 像
大明湖汇波楼
汇波 楼为一座 “悬山歇山 重檐”七间 城楼式建筑, 位于7米高的 北城门之上, 楼高13.6米, 巍峨壮观。 整个建筑由 88根红柱承 托,飞檐斗 拱,绿瓦明 甍,翘角挑 梁上悬挂风 铃。
大明湖汇波楼(西侧)
汇波楼和楼下的北水门
汇湖轴闸泄齐 波水线门水州 门为上一口知 。众,般,州
鐵 公 祠 得 月 亭
山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 城山色半城湖”,该联由清朝著名的文人刘凤诰所撰
小沧浪亭
西面游廊月亮门上有清代刘刘凤诰所题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铁公祠院内西南 隅。清乾隆五十 七年阿林保重修 铁公祠时参照苏 州沧浪亭建成 《小沧浪》。其 名取自于《楚 辞·渔父》“沧 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吾缨;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 濯吾足”。其亭 坐北朝南,半浸 水中,长方形式, 歇山飞檐,外设 围廊坐栏。檐下 悬山东巡抚觉罗 崇恩题书的“小 沧浪亭”匾额
大明湖东门
稼轩祠
济南第一标准庭院—遐园
遐园仿 照浙江宁波天一 阁的设计,始建 于清代宣统元年 (公元1909年), 是由山东提学使、 湖南湘潭人罗正 钧倡议并主持建 造的图书馆,因 馆址在原科举考 场贡院附近,所 以罗正钧取《诗 经·小雅·白驹》 中“毋金玉尔音, 而又遐心”意, 为图书馆起名 “遐园”,希望 能在这里大兴学 风,培养人才。
"
历 下 亭 大 门 两 侧 的 对 联 是 海 右 此 亭 古 济 南 名 士 多
,
&#北渚临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
大明湖历下亭乾隆的《泛舟湖滨》御诗碑
大明湖历下亭名士轩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大明湖的湖心亭
环波亭
苏辙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苕娆枕北 墙。
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 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明 昌 钟 亭
南丰戏楼
北极庙
北极阁大门石板是孩子们的好滑梯
1958 年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 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 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 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大明湖西南门
·
一人 年生 一易 度老 秋天 风难 劲老 ,,采 不岁桑 似岁子 春重 光阳重 。。阳 胜今 似又 春重 光阳毛 ,,泽 寥战东 廓地 江黄 天花 万分 里外 霜香 。。
大明湖的历史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 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 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 带水域则名“历水陂”。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 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 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 “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整个建筑由88根红柱承托飞檐斗拱202137大明湖汇波楼西侧大明湖汇波楼西侧202138汇波楼和楼下的北水门汇波楼和楼下的北水门202139202140大明湖东门大明湖东门202141202142济南第一标准庭院济南第一标准庭院遐园遐园仿照浙遐园仿照浙江宁波天一阁的江宁波天一阁的设计设计始建于清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公代宣统元年公元元19091909年是湖南湘潭人罗正湖南湘潭人罗正钧倡议并主持建钧倡议并主持建造的图书馆因造的图书馆因馆址在原科举考馆址在原科举考场贡院附近所场贡院附近所经经小雅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又遐心而又遐心意意为图书馆起名为图书馆起名遐园希望能希望能在这里大兴学风在这里大兴学风培养人才
岸边建有一楼。称为:“湖山一览楼”,中间由游廊相连。楼高二层,各五 间,登楼可观赏碧波荡漾的大明湖全景,远眺城南染烟含黛的群山。
铁公祠内菏塘,背后就是“湖山一览楼”
铁 公 祠 前 , 南 望 , 那 千 佛 山 的 倒 景 映 在 湖 里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 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 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 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 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 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 清楚。
大明湖铁公祠西门
攻南代铁 下下兵公 南夺部祠 京权尚建 ,,书于 自攻、清 立至山乾 为济东隆 帝南参五 ,,政十 铁铁铁七 铉铉铉年 被率而( 俘军建公 牺民。元 牲坚明 。 守建
,文年 屡帝) 挫时, 燕,是 王燕为 。王纪 朱朱念 棣棣明
1792
鼎石—太湖石。铁铉被俘牺牲后,后人敬其英烈,立之于祠前。实际上铁铉字 鼎石。他由于处事明断,办案公允,颇有政绩,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鼎 石”即为其所特赐。
超 然 楼
超然楼,总面积5673平方米,楼高51.7米,上下共七层,被 誉为江北第一楼。是大明湖景区的制高点。登楼远眺,黄河如带,泰 岱连绵,鹊华对峙,佛山在目;近观泉城,明湖似镜,趵突泛金,横 桥集雨,画船徐行。泉城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感谢欣赏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