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创新与运营管理(1-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
分析市场环境及其需求 选择创新方式(例如,企业技术创新方式: 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等) 案例:托马斯.沃森在IBM
1911年3家公司合并成立“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TR), 1924年改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1914年,CTR从美国国 立现金出纳机公司聘请托马斯.沃森作主管。沃森没有技术背景 ,是从推销员干到主管,但对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独具慧眼。沃 森来到CTR时,正值CTR因产品开发问题受到PAM(鲍尔斯会计机 器公司)生产印制报表机器的威胁,而此时CTR已经没有什么技 术资源储备了。为此,沃森决定向信托公司贷款4万美元成立 CTR第一个工程研发部门。沃森发展这个工程研发部门的做法与 众不同,是花钱购买其他公司的发明专利技术。在购买制表机 专利技术后,迫使PAM向CTR支付高额的专利权使用费。同时, 沃森还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仅如此, 1922年,CTR买下发明家J.皮尔斯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自动 时间控制技术的发明专利。在沃森到CTR的前10年时间里,CTR购 买了33个专利技术,自己开发了26件专利技术。1924年CTR改名 IBM后,引进专利技术消化吸收成为IBM成功推出包括卡片打孔 机在内的动力源,并以此奠定其在业界领袖地位。今天,IBM以 每年获得3000多项发明专利的研究开发实力保持其成为世界企 业发明专利第一已有多年。
实现自我
承担风险
33.3
18.7
33.6
23.8
29.0
20.1
31.0
24.9
乐于奉献
吃苦耐劳
27.6
8.9
22.2
5.8
16.9
1.3
13.8
1.9
勤俭节约
其他
2.4
0
3.0
0.4
1.2
0.5
1.2
0.9
第一章
科技发展计划与政策
制定计划是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开始,而一个好的开端又是成功的一半,甚至能 奠定胜局。可见计划的重要。计划要把握的要素是:环境,资源,目标,途径。 制定计划是一种设计。作为设计,就要了解过去,明白今天,预测明天。这不仅需 要科学性和求实精神,还需要科学的方法。 设计,是一种主观认知客观的活动,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可以在设计者之间显 示出种种差距来。但是,主观的先入之见也能使一项工作或任务在设计之初就潜伏下 失败的种子。 设计,是营造一种环境,使工作者在其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效地实现组织 的目标。对于整个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是如此,对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来说,概莫能外。 由于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是创造与创新的活动,所以,制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计划, 就更加需要对这种突飞猛进的活动具有前瞻性的把握,这很难,但很必要;科学技术 是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因而,制定科技计划特别需要科技专家学者的参与。 制定国家科技计划的前提,是科学技术活动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所以,本章第一 节首先回顾了科学技术活动从个人兴趣驱动到国家事业的发展历程。第二节论述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的一份有名的科技计划“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它 被奉为科技计划的经典。随后的内容分别从科学发展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科技企 业的商业计划、产业的科技发展规划这样两个方面展开。最后简述了科技指标统计在 制定科技计划中的作用。本章的两个案例“亚信的成功融资”和“国家汽车创新系统 ”以及实证分析“我国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的比重为何如此之低?”是对理论论 述的一种补充。
传统的新产品/服务渠道(pipeline) 传统的渠道擅长原有产品的线性拓展和改进, 虽然偶尔会产生有价值的新产品或服务,但 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带来突破性的重大增长 并购 并购也具有风险性,如不同文化的兼容性、 说服股东、避免管理精力的流失等 Mckinsey的一项对116家公司长达11年的研 究显示,只有23%的Acquisition公司赚回了 他们的获取成本 -Ronald Henkoff, Gorwing Your Company: Five Ways to Do It Right.Forture,Nov.25,1996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能参加高技术公司或民营
科技企业的创业、发展; 通过学习,能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通过学习,能从事科技创新的研究。
教材和参考书
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Robert A.Burgelman等.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Norma Harison等.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与全球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Melissa A.Schilling.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McGraw-Hill Education Co.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5. 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周寄中.科技资源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周寄中.科技转化工程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景安.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张景安.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 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L.Branscomb.美国21世纪科技政策.国防工业出版社 L.Branscomb.21世纪的创新战略.光明日报出版社 芮明杰等.现代公司高新技术市场经营.山东人民出版社
如何帮助公立和私立科研组织进行科研活动。 为了发现和培养美国青年的科学才能,以确保 我国未来能超过战时科学水平,能提出一个有 效的方案吗?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目标1-美国的强大、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 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基础研究十分重要 目标2-更新科学人才,不能失去穿军装的人 计划1-设立更多的奖学金,研究金,3千万/年 计划2-成立资助基础研究的国家研究基金会, 下设医学、自然科学、国防科学、人力资源部 计划3-国家科学预算研究
技术创新与运营管理
(1)
周寄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新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管理目录
1. 科技创新管理的计划与决策 2. 技术创新的概念、类型和战略 3. 研究开发(R&D)组织和管理过程 4. R&D资源优化配置 5. 科技评估与控制 6. 官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技术中介 7. 新产品的生产与营销 8. 知识产权和知识管理 9. 高技术产业与技术创新核心能力 10. 科技创新文化与国家创新系统
波尼· 阿斯科鲁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全球创意经济的环境下,中 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到底有没有融入创意产业。中国的 整体经济状况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在工商管理教 育当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对创意经济有多少强调。 MBA的培训计划一般是为了给学员培训有关的工商管 理的技能,但对人文科学和创造能力培育方面却没有 涉及。现在国外商业教育遭受很多批评,在设计课程 上过于拘泥于以往的案例,没有很多创新的内容。如 果我们MBA课程能够进一步融入更多的创新内容,增 值效应会大大提高。
传统的方式无法弥补增长鸿沟,使企业获得超 群的增长 创新:增长和获利的关键驱动力 普华永道(PWC)对7个国家399家企业的一项 财务指标的分析发现,最具创新型和最不创新 的公司中间存在显著的业绩差异。大多数创新 型公司的年股东回报比所有公司的平均值 (37%)高出很多,并有超过75%的新产品率 (年销售额75%来自尽5年内推出的新产品和服 务) -Trevor Davis. Innovation & Growth:A Global Perspective. privately published.1999
传统管理
与 创新管理 的对比
产出的少数动因 系统的加和性 企业由少数精英决定 系统是易知的、易预测 的、易控的 因果是单向、线性的 决策取决于数据 领导是专家与权威
产出的无数、潜在动因 系统的非加和性 企业发展取决于涌现与 全员的参与 系统是难知的、难预测 的、难控的 因果是双向的、非线性 的 决策取决于范式 领导是协调者与支持者
布什先生:你任局长的科研发展局在利用战争期 间的科学研究成果,来解决战争中最重要的技术 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验。 战时科研发展局以及大学、企业中的科学家们所 研制的成果、经验和资料应当在和平时期被用来 为增进国民健康、增加就业,提高国民的生活水 准。为此,我提出如下四个问题听取你的意见。 在无碍军事秘密的前提下,如何能将战时的科学 贡献用于和平时期。 特别是如何将战时利用科学成果战胜疾病的经验 用于和平时期。
普华永道的研究发现: 无论从收入提高还是股东回报的角度 看,新产品或服务比例是衡量企业成 功的关键指标 高业绩公司新产品/服务占总销售额比 例平均61%,而低绩效公司平均26% (所有399家公司平均新产品占总销售 额比例为38%) 近1/4的公司新产品/服务占总销售额比 例不足10%
创新的计划与决策
案例:V.Bush: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决策者之一的V.Bush的一封信 决策者之一的罗斯富的一封信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是规划美国战后科 技发展的大型国家计划,包括发展战略, 组织机构(NSF),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 源配置。由4个报告组成。
罗斯福总统的信 (1944.11.17于白宫,摘要)
技术与教育,科技资源论,科技转化工程论)
为什么传统的方式无法弥补增长鸿沟? 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
加强营销和销售 尽管广告攻势可以一定程度提高销售额、市 场份额,但最终营销无法提高顾客刷牙、理 发或洗碗的频次 行业的自然增长率 由于产品从高速增长到饱和的周期越来越短, 往往几年时间,因此不能指望靠本行业的自 然增长率来促进自己的增长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做法对公司的增长是最基本的(bottom line),但无法使公司提高超群的(top line) 收入
企业家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2000年企业家调查系统)% 35岁以下 勇于创新 敬业 追求利润 50.8 37.8 31.7 36-45岁 47.2 33.0 33.6 46-55岁 46.3 36.5 34.2 56岁以上 52.8 34.9 32.8
实现自我
承担风险
27.1
28.2
35.6
21.5
计划4-政府科学协调机构:成立总统科 学顾问委员会。科学是政府的事业。 计划5-大学、企业、非营利科研机构和 政府科研机构,分析各类科研经费 计划6-培养人才的长期计划:公民的智 力是胜过所有自然资源的国家资源。修 改退伍军人福利法案。国家教育计划将 决定国家科学的未来。教育金字塔。 V.布什(1945.7.5呈文):我们民族的创新 精神朝气蓬勃,科学则为他们提供了广 阔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 的启示
决策者的素质:F.罗斯富和V.布什的一生 提出问题,什么问题:K.波普的4阶段论 具有前瞻性的问题,让他人质问的气魄 专家报告:4个权威专家组 以与时俱进 的视角看科学-没有止境的 前沿 存在的问题:关于NSF,教育-科 技-经济一体化,科技成果商业化,科 技合作(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最后的抉择-科学
30.8
19.5
25.9
19.2
乐于奉献
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 其他
7
2.3 1.1 0.4
16.7
2.3 1.8 0.8
21.8
2.8 1.5 0.2
23.3
3.2 1.9 0.1
不同学历企业家对企业家精神理解(同年企业家调查)% 初中以下 勇于创新 敬业 追求利润 38.2 35.8 28.5 高中 40.6 32.4 31.4 大学 46.4 36.4 36.3 研究生 56.4 31.2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