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品质特征、审评技巧及其拼配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茉莉花茶品质特征、审评技巧及其拼配
技术分析
摘要:文章以茉莉花茶品质特征、审评技巧及其拼配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同品级的茉莉花茶所具备的特征,随后围绕如何进行茉莉花茶的评审,阐述了其中的一些评审技巧,最后分析了茉莉花茶的拼配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茉莉花茶;品质特征;评审技巧;拼配技巧
前言: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福建福州是茉莉花茶最早的发源地,该地出产的茉莉花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气、抗衰老防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种健康饮品。

1.
茉莉花花茶品质特征
茉莉花茶分为不同品级,且不同品级茉莉花茶特征各不相同。

以下是从高至低茉莉花茶品质特征介绍:(1)茉莉银毫:外形肥壮,质感匀嫩,茶香鲜灵持久,茶味醇厚,茶汤晶莹透亮,略带黄色,叶底肥嫩。

(2)茉莉春风。

外形细嫩,毫形毕显,茶香浓郁,茶味醇和,茶汤清凉,呈亮黄色,叶底细嫩均匀。

(3)茉莉春毫。

外形纤细,匀嫩显毫,茶香醇厚,茶味鲜浓,茶汤清澈,颜色黄亮,叶底娇嫩。

(4)特级茉莉花茶。

外形紧细匀整,多毫,茶香四溢,茶味醇和,茶汤明亮,颜色明黄,叶底软嫩[1]。

(5)一级茉莉花茶。

外形紧结,可见毫芽,茶香鲜浓,茶味醇厚,茶汤明亮澄澈,颜色明黄,叶底柔软发亮。

(6)二级茉莉花茶,外形紧细有毫,茶香浓厚纯正,茶味鲜醇,茶汤明亮,颜色金黄,叶底柔软。

(7)三级茉莉花茶。

外形稍紧结,不见毫芽,茶香鲜浓,茶味纯和,
茶汤金黄,亮色稍差,叶底稍软。

(8)四级茉莉花茶。

外形稍粗壮,茶香清淡,茶味纯和,颜色金黄,亮色稍差,叶底呈黄绿色。

1.
茉莉花茶评审技巧
在对茉莉花茶进行评审时,与其他茶类的评审差别并不大,主要是评审茶叶外形与内质两大要点。

前者又包括条索、匀整度、色泽与净度。

后者则包括茶汤、茶香、茶味以及叶底。

对茉莉花茶而言,茶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审因素。

针对茉莉花茶茶香的评审,主要从纯度、鲜灵度以及浓度入手,优质的茉莉花茶,均有较高的纯度、鲜灵度以及浓度。

以下是具体的茉莉花茶评审技巧:(1)茶香。

对花茶来说,如果鲜度优良,则纯度也不会差。

但浓度好的花茶,却无法保证自身鲜度。

而茉莉花茶的茶香与茶味有着紧密联系,一般茶香越鲜、越浓、越纯,茶味会越醇、越厚、越细。

鲜浓结合,互为表里,才是上好品质的茉莉花茶。

一位有经验的评茶师,会采用“单杯法”评审茉莉花茶的茶香。

先通过热嗅,评审茉莉花茶的纯度与鲜灵度,辨别是否有其他不良气味混合进来;然后通过湿嗅与冷嗅,评审茉莉花茶香味的浓度与持久性,最后再综合进行评审。

在综合评审中,主要评审内容为茉莉花茶的纯度、鲜灵度以及浓度。

①对茉莉花茶的纯度而言,具体是指的茉莉花茶香气的纯正度。

优质茉莉花茶,只能有花香,不能有茶香,花香越浓,纯度越正。

如果在评审时,发现茶香较浓,则称之为“透素”。

透素是下花量不足导致,一般在中低档茉莉花茶中比较常见。

当在评审时,评茶师闻出了玉兰花香,则被称之为“透兰”,这是因为在茉莉花茶中,用于“打底”的兰花用量太多,或者窑制作技术不到位所引起[2]。

在当前,很多中低档茉莉花茶“透兰”情况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茶叶制作者为了提高茉莉花茶香气的浓度,放弃了香气的纯度。

无论是“透素”还是“透兰”,都是茉莉花茶纯度不佳的表现。

②茉莉花茶茶香浓度,顾名思义,是指茉莉花茶茶香的浓烈程度。

在茶叶加工时,采用的茉莉花量越多,花香越浓。

一般有经验的评茶师,能够根据茉莉花茶的浓度,推算出茶叶制作用了多少茉莉花量。

③茉莉花茶的鲜零度,具体是指茉莉花茶茶香的清鲜程度,一般茉莉花茶的鲜灵度越高,则表明在最初制作花茶时,采用的茉莉花质量越高,且加工制作技术也越好。

如果在加工时,没有把握好加工技术,比如没有及时“通花”、“起花”,同样会影响到茉莉花茶的鲜灵度。

(2)茶味。

优质茉莉花茶的茶味比较鲜爽浓纯,茉莉花茶越鲜、越浓、越纯,茶味会越醇、越厚、越细。

如果在评审时发现茶香有异,那么就要认知辨别茶味。

(3)茶汤颜色,优质的茉莉花茶,茶汤颜色清澈明亮,以黄绿为主,如果茶汤颜色呈暗红色或者暗黄色,则证明茉莉花茶品质不佳。

(4)叶底。

茉莉花茶茶叶的叶底以匀亮、黄绿、嫩绿为佳。

若叶底不够均匀,且粗展、色暗,则为劣质茉莉花茶。

1.
茉莉花茶拼配技术
在实际进行茉莉花茶拼配时,用注重落实以下几点拼配技术要点:(1)善
于取长补短,注重将原料品质特点彰显而出。

在不同产区,茶叶特点以及出口标
准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进行茉莉花茶拼配时,需要以此为依据,取长补短,合
理拼配,尽显茉莉花茶独有特色。

以福建区域茉莉花茶为例,选择特级以上的茉
莉花茶拼配时,会采用较大比例的闽东花茶,借助的是该区域花茶的香纯、外形
毫形毕显的优势,然后再配置一些闽北茉莉花茶,主要利用的该区域花茶茶味重、香气浓厚的优势特点,有效提高拼配水平。

并且基于不同茉莉花茶的等级,采用
拼配比例也有所差异。

例如拼配二级以上的优质茉莉花茶,在配比上,闽东闽北
各占50%。

拼配三级及以下的茉莉花茶,在拼配时,会增加闽北花茶的配比比例,以实现外形与内质互补。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实际的茶品级水平,适当拼配一
些高品级与低品级的花茶,从而达到互补中和,维护整体品质均衡的目的。

(2)注重外省茉莉花茶的合理利用。

近些年随着全球通货膨胀加剧,再加上人民币不
断升值,茶叶出口难度越来越高,茉莉花茶出口也不例外。

因此在实际进行茉莉
花茶拼配时,一方面,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农药残留控制,
在本区域花茶原料无法全面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在实际进行茉莉花茶拼配时,还可以选择外地茉莉花茶原料。

比如在四至六级茉莉花茶拼配时,可选择外地大
叶种茶叶原料,借助该原料茶形粗壮、茶味浓醇的特点,补充自身同类品质茶叶
的短缺。

同理,当拼配一些中档茉莉花茶时,可选择外地小叶茶树,要求茶叶外
形紧凑,茶味鲜香浓厚。

从而在满足茶叶出口标准要求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茶叶
的拼配成本,提高茶叶的拼配效益。

(3)新茶旧茶合理搭配,满足茶叶产品深
加工需求[3]。

近些年,在饮料加工行业,茶品饮料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因此茉莉
花茶原料加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相较于传统的冲泡茉莉花茶,茉莉花茶饮料对茶叶外形要求不高,重点在于口感是否醇厚,茶香是否浓郁。

除此之外,在茉莉花茶茶品饮料加工方面,更关注茶多酚、咖啡因等内含物量大小以及饮料卫生问题。

基于此,在实际进行茉莉花茶搭配时,可适当采用一些隔年陈茶,能用于茶饮料深加工,能够有效增加茶饮口味的醇和度,降低苦涩,提高整体的茶饮口感。

同时也能够降低整体的茶饮生产制作成本,让陈年茶叶也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充分满足茶饮品深加工需要,获得更高的茉莉花茶拼配效益。

总结:综上所述,茉莉花茶品质不同,本身具备的特征也有一定差异,比如高品质的茉莉花茶与低品质茉莉花茶相比,无论是茶色、茶香还是茶叶外形等方面,均更加优良。

在实际进行茉莉花茶评审时,也是从茶香、茶形等方面入手,明确不同花茶的品级。

在后续进行茉莉花茶搭配时,也需要利用一定技巧,才能更好地保障整体花茶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拼配效益。

参考文献
1.
安会敏,欧行畅,熊一帆,等. 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02):87-99.
2.
李先玉. 高品质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品质影响关键因素的研究现状[J]. 福建轻纺, 2019(3):30-34.
3.
补补. 我做花茶识花香[J]. 特别健康, 2019(007):2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