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角》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角》教案新人教版
课时第四章第3节第1课时课题课型新授课时间节次第3节授课人
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环境恰当的表示一个角;能进行简单的度分秒的互化。
2.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使学生掌握平角、周角和直角的概念。
重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角的表示法及度分秒的计算。
教法、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学交流、探讨,共同得到新的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
1.准备好投影仪器及课件。
2.准备好三角板、圆规。
学生:
1.课前预习并完成助学的知识梳理及范例导航的自学。
2.准备好三角板和圆规。
板书 4.3 角
设计
一、角的定义(1)
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
二、角的定义(2)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三、角的表示方法:
1、由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2、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3、阿拉伯数字表示
4、希腊字母表示
四、角的分类
1、锐角
2、直角
3、钝角
4、平角
5、周角
五、度、分、秒的
计算
例题计算
(1)1.45○等于多
少分?等于多少
秒?
(2)1800‘’等于
多少分?等于多
少度?
解:(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境
引入
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你能在图中找到角
吗?
学生自己观察,
自己用笔在课
本的图上把找
到的角描绘下
来。
激活学生思
维,使他们尽
快进入角色。
二、合作交流
共同
探究探究活动一:总结角的定义(一)
教师展示图片中角的简图并提问
(1)你能指出所画角的边和顶点吗?
(2)角的两边是前面学过的什么图形,它们的位
置关系如何?
(3)你能描述一下怎样的几何图形叫做角吗?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参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的回答是否关注两条射线的位置关系。
随堂练习一:说出下列图中角的顶点和角的两边.
自己观察,小组
间相互交流,学
生自己组织语
言回答。
通过学生的
观察、对比、
分析和讨论,
发现角的共
同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归
纳角的定义,
来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和
运用数学语
言的表述能
力。
加强学生对B
A
(1)
(2) (3) 探究活动(二):角的表示方法
大屏幕展示问题,让学生先自学、后思考、再交
流。
1、表示角的几何符号是什么?
2、表示一个角有几种方法?
3、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应注意什么?
4、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角的顶点表示这个角?
5、用希腊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一个角应注意什 么?
学生先自学课本总结角的表示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判断自己的对错
角的认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在此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总结出的四种方法的特点 不进行阐述和讲解,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 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在对错之间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自然的体会到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最恰当的表示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
随堂练习二: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每个角
(1) (2) 探究活动三:总结角的定义(二)
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各自的圆规,和老师一块做,把圆规看做一条射线,然后把圆规的一脚进行旋转,让学生观察此时的圆规是个什么图形?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然后老师带领学生继续旋转圆规的脚,两脚依次形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学生通过做题明白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顶点写在中间。
2、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才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3、用数字和希腊字母表示角时,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希腊字母或数字。
学生跟随老师做,得出角的运动定义。
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明确每种表示方法的注意要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运动中发现问题、解
O C B M N
L
A C
B
C A
D
B
探究活动四:做一做图是中国地图简图。
1、请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
2、请用字母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
市之间的夹角。
3、哈尔滨在北京的北偏东大约多少度?
注意事项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表示角的正确性
(2)学生能否用方位角表示两地的位置关系学生动手测量,
在实践中掌握
角的表示方法。
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
实际测量发
现比度更小
的角度计量
单位,为下一
步讲解度分
秒的换算关
系做下铺垫。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五:度、分、秒的计算
让学生开动脑筋观察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并回答问题。
1、每经过一小时,时针转过多少度?
2、每经过一分钟,分针转过多少度?
例题:计算
(1)1.45○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2)1800//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
随堂练习三:课本P116 随堂练习2 学生观察钟表
得出答案:120
度
学生根据
钟表算出时针
一小时走30度,
分针一分钟走6
度
掌握度分
秒之间换算关
系
在度量单位
的换算问题
的讲解过程
中对比时间
单位的换算,
可以让学生
迅速意识到
度、分、秒的
换算实质是
六十进制单
位的换算问
题,从而理解
并记住其换
算关系并且
无须练习马
上可以熟练
的进行相应
3
2
1
E
C
F
A
D B 三、知识 拓展
四、师生 交流 归纳 小结
小组讨论
1、画∠MON,并过O 点在∠MON 的内部画射线OP 、OQ, 数一数,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并用三个字母的记法写出这些角.
2如图,(1)图中的∠1表示成∠A.(2)图中的∠2表示成∠D. (3)图中的∠3表示成∠C,这样的表示方法对不对,如果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思考题
当时钟指向上午10:4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教师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用两种方法定义的,一个是用静止的观点,另一个是用运动的观点.
(2)角的表示方法:三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大写字母;
用一个希腊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
1○=60/
1/
=60//
学生先练习再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钟表具体走动来思考时针和分针的夹角。
学生先回答,然后倾听老师的总结
的换算。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去思考问题。
让学生自己有一个回顾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五、达标检测
出示达标题目限时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1,角的顶点是______,边是______,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该角为______________.
(1)
O
A
B
(2)
O
C
A
D
B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六、作业
七、教学反思A 习题4、3 1
B 习题4、3 2
C 习题4、3 3
本节课的收获:
1、本节课在引入的环节上,采用了观察、描绘图片的方式,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初步感受角的组成,为角的表示方法和定义作下铺垫。
2、在活动探究环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组织语言回答角的两个定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
在“做一做”中的第(3)问,放给学生的时间有点长,以至于在讲度、分、秒换算时有些仓促。
学生换算的格式没有时间多作强调,很多学生在回答 1.45°等于多少分时,写出了这样的式子1.45°×60=87′,左右单位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