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区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
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
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
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
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
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
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
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
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
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
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
“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
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
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
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
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019-2019 学
年武汉市汉阳区九年级(上)
期中化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 小题,每小题3分,共54 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
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
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如图所示,分别为硫、炭、铁在氧气中燃烧,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放出热量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3.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滴加酚酞的办法可将浓氨水与
蒸馏水区分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
论 4. 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间隔变大B.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D.水分子质量
变大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的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B.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为质量守恒定律做出了重要贡献
C.19 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2019 年,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6.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时给固体氧化汞加强热,氧化汞
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1 个氧化汞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1个汞原子构
成的
C.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反应前后的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7. 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A.B.
C.D.
8.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电子层数;⑤原子
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9. 武汉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
序,水质处于全国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武汉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武汉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10. 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
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
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2. 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 gO2 B.氧化铁F e3O4 C.水银A g D.二氧化硫SO213. 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
酸),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4.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 年提出的原子
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
15.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
CO2+2H2O,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 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X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D.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16. 将质量为m g 的蜡烛放在n g 氧气中燃烧,并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
化碳和水全部收集起来,称得质量为w g,得到以下结论最为正确的是()
A.m+n=w B.m+n<w C.m+n>w D.m+n≥w 17.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20 20 20 3
反应后质量(g)待测 4 42 3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可能是催化剂
B.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之和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 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g
18.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混合物
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a%
0 t 0 t
A.B.
a% a%
0 t 0 t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35 分)
19. (4 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碳酸钠;
(2)硫酸铜;
(3)五氧化二磷;
(4)氢氧化钙.
20. (4 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1)□Fe2O3+□C=====□Fe+□CO2 ­
(2)□CaCO3+□HCl====□CaCl2+□CO2 ­ +□H2O
21. (5 分)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 B r . 2 8 18 x
(1)在图中 x=
.Br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与 B r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2 1 2 2 2 8 2 8 1
2 8 7A B C D E
(3)有水(H 2O )、过氧化氢(H 2O 2)、重水(D 2O 、“D”表示原
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 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2. (4 分)在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时,小罗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表格:
小明同学在仔细研究后,发现了两者之间有“两同两不同”,请你仔细观察,找出规律:
(1)“两同” ;
(2)“两不同” ;
+2 Mg +1 Na +3 Al -1 Cl -2 S 化合价
离子所带电荷数 Na + Mg 2+ Al 3+ Cl - S 2-
23. (5 分)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同学利用比较的
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如图:
(1)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2)第二步中他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若滤纸条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酚酞试液,则棉花上
滴加的物质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上述两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4. (7 分)如下图所示,(A)为电解水的装置,(B)为电解水生成
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成10 气
体8体
积 6 /mL
4
2 气体A 气体B
0 2 4 6 8
10
时间/min
(B)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a应接电源极.气体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什么现象,说
明气体
B 具有什么性质.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3)据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氦化镓—锑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如图
所示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出现的微粒示意图:
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用甲乙丙表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 (6 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
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你
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1 分)
26. (5 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5.0mg/支
质量:10.0g/支
生产日期:2019 年9 月1 日
请回答:
(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填“元素”、“原子”或“分子”);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氧、锌元素的质量比为.(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g=1000mg).(3)若儿童1kg 体重每日需要0.5mg 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 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27. (6 分)取若干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
不再有气体放出,试管内的剩余固体质量为9.70g,把其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2.25g(提示: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请列式计算氯酸钾的质量.
2019-2019 学年武汉市汉阳区九年级(上)
期中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9.(1)Na 2CO 3.(2)CuSO 4.(3)P 2O 5.(4)Ca(OH)2. 20.(1)2;3;4;3.(2)1;2;1;1;1. 21.(1)7;非金属.(2)E .(3)两;过氧化氢.
22.(1)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所带电荷数量相同;化合价正负与离子的电性相同.
(2)标注位置不同;数值与符号顺序不同.
23.(1)蒸馏水遇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浓氨水遇酚酞试液变红. (2)胶头滴管;浓氨水;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地方从右向
左依次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4.(1)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助燃性.
(2)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且都不与水反应.
氮化镓-锑
(3)丙甲乙;2H 2O ===== 2H 2 ­ +O 2 ­ .
光照
25.(1)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2)2KMnO 4=====K 2MnO 4+MnO 2+O 2 ­ ;D 或 E . (3)B .
26.(1)元素;144:22:224:65. (2)0.05%.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A B D A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D
C
C
D
D
D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