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计算题综合附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 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___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答案】(1)88.3%;(2)a (或 b )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
106 100 x 10g
106100
10x g = x =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100%88.3%12.0g
g
⨯≈,当求算氯化钙溶液中质量分数时,由于50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4g ,125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10g 都是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a 点或者b 点数据计算。
答:(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图中曲线上示出的点a 或者b 所对应的数据。
2.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称量11 g 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g 氯化钠固体。
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_ 【答案】10.6g 21.4%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12.1g-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1g-x,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反应中消耗的盐酸质量为z。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7311744
11g-x z14.6%12.1g-x y ↑
⨯
1067311744 =
== 11g-x z14.6%12.1g-x y
⨯
解得x=0.4g;y=4.4g;z=50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2.1g
100%
11g+50g-4.4g
⨯≈ 21.4%
答: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4%。
3.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
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试计算:(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______。
【答案】(1)84.8%.(2)200g.
【解析】
解:(1)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8.8g
x=21.2g,y=14.6g
所以原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84.8%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为: =200g
答:(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8%;
(2)反应中消耗盐酸总质量为200g。
4.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 蓝色沉淀。
请计算: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答案】80g5%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80 98 142
x 4.9g y
80/98=x/4.9g x= 4g
142/98=y/4.9g y=7.1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g÷5%=80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0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小明把学到的化学知识用于生活中,进行下列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向玻璃杯中逐渐滴加浓盐酸,鸡蛋壳表面将出现的现象是_____,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小实验.
①图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_____.并依此性质确定CO2的一个主要用途是_____.
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_____,此现象说明在杯中有_____气体产生,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明把含碳酸钙85%的鸡蛋壳20g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计算产生的气体是多少克?_____.
【答案】(1) 鸡蛋壳表面出现无色气泡; CaCO3+2HCl=CaCl2+CO2↑+H2O。
(2) 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
②变浑浊、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3) 7.48g
【解析】
(1)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蛋壳表面会出现气泡,故填:鸡蛋壳表面出现无色气泡; 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蜡烛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用于灭火,故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
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使石灰水变浑浊,故填:变浑浊、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3)解:设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x
碳酸钙的质量=20g×85%=17g (1分)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100 44
17g x ……… …(1分)
100/44 =17g/x ………………… (1分)
X=7.48g ………………… (1分)
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为7.48g
6.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6 g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2 g溶液。
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1)CO2的质量为:15.6g+100g-111.2g=4.4g (1分)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原混合物中有碳酸钠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
106 117 44
Y X 4.4g
X=11.7g Y=10.6g (各1分,共2分)
(15.6g-10.6g+11.7g)/111.2g×100%=15.0% (1分)
答:(1)产生二氧化碳4.4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7.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 l
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50%
【解析】
试题分析:解:①方法一设50ml溶液中含有碳酸钠x克,由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xg 1.97g
得到,,解得x=1.06(g),则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g/2.12g×100%=50%。
答: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0%
②方法二设50ml溶液中含有碳酸钠x克,由
Na2CO3+H2SO4=Na2SO4+CO2↑
106 44
xg 0.44g
得到,,解得x=1.06(g),则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2.12g×100%=50%。
答: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8.将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固体溶于199.2克水中配成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6克沉淀,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56.8克,试计算:
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②原混合固体的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①160g ;② 60.4g ;③ 14.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
()4242CuSO 2NaOH Na SO Cu O 1608014298
x
y
z
1H 9.6g
+=+↓
1608014298
19.6g
x y z === x =32g ,y =16g ,z =28.4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 10%=160g ÷;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56.8g−28.4g+32g=60.4g ;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6.8g
×100%=14.2%60.4g+199.2g+160g-19.6g
;
答:(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0g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60.4g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9.普通黄铜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等。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50.00g 黄铜样品,加入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图。
(1)样品完全反应产生H 2的质量___________。
(2)图中m 与n 的关系是m n (填“>”、“<”或“﹦”)。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某同学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请分析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
【答案】(1)0.5g (1分) (2)= (1分) (3)67.5%(过程略,设答1分,计算过程3分)
(4)不正确,原因是盐酸溶液的质量为反应后溶液质量加上氢气的质量再减去锌的质量。
【解析】
根据铜不和盐酸反应,锌和盐酸生成氢气和氯化锌进行解答
10.金属单质A与非金属单质硫(S)发生如下反应:2A + S A2S。
甲、乙、丙三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A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6 g。
充分反应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的质量/g S的质量/ g A2S的质量/g
甲515
乙425
丙a b3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丙组实验中a∶b为(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4 ………… (1分)
(2)a∶b为2∶3或9∶1 ………… (2分,写对1个且过程正确的给1分)
【解析】
(1)由甲、乙的反应可知,4g A和1gB完全反应生成5g的A2S,进行解答
(2)生成3gA2S,一种情况时A全部反应,一种是S全部反应进行解答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溶液并振荡,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_____7(填“>”“<”或“=”)
(2)求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
_____。
(3)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 3.92% 195.3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3.42%×100g=3.42g 。
当滴加Ba(OH)2溶液50g 时,此时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烧杯内溶液的pH <7。
故填:<
(2)解:设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y 。
()24
422
98171233
50g
H SO +Ba OH ==BaSO +2H O
3.42g
x y
↓
98171
233
=50g 3.42g x y
= 3.92%x =; 4.66y g =;故填:3.92%
(3)滴加Ba(OH)2溶液至150 g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的求法是,先看往烧杯中加入了多少物质,再看以什么形式从溶液中出来。
共加入了150g+50g=200g ;由(2)可知有4.66g 硫酸钡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出来,故200g-4.66g=195.34g ;故填:195.34g 【点睛】
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12.向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 2的溶解)
已知:
O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HCl ═NaCl+NaH CO 3
BD 段(不含B 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 3+HCl ═NaCl+H 2O+CO 2↑ 请回答:
(1)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
(2)A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 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 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5.3 Na 2CO 3、NaCl 、NaHCO 3 36.5 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解析】 【分析】 【详解】
(1)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 2CO 3、NaCl 、NaHCO 3;
(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
233
+
=+10636.5
5.Na CO HCl N 3g
aCl N x 5%
aHCO ⨯ 106 5.3g
=36.5x 5%
⨯ 解得x=36.5g ;
(4)设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
3
22+
=++36.5
44(54.75g-36.NaHCO HCl NaCl H O 5g)CO 5%
y
↑
⨯
36.5(54.75g-36.5)5%
=44y
⨯ 解得:y=1.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