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迁安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迁安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
1. (2分) (2017九上·广东期中)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内将重为的物体
匀速提升,每个滑轮的重均为,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 . 拉力小于拉力
B . 做的功小于做的功
C . 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小于滑轮组乙的机械效率
D . 做功的功率等于做功的功率
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中匀速下落的飞机,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力,容易凿开树干
C . 足球射到球门上被反弹,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矿泉水瓶盖周围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3. (2分) (2017九上·玄武期末) 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100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3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45J 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 50N,拉力对物体做了 60J 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100N,物体运动了 1.5m
B . 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30N,物体运动了 0.45m
C . 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30N,物体运动了 1.2m
D . 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50N,物体运动了 0.6m
4. (2分) (2017八下·仁寿期中) 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能够直接通过实验验证
B . 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仍能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C . 用力使锯条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5. (2分) (2016八下·重庆期末)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 .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 .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6. (2分)如图甲所示,重为8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0~2s内铁块做匀速运动
B . 在2~6s内铁块经过的路程为10m
C . 在2~6s内拉力F做的功为120J
D . 在2~6s内拉力F的功率是40W
7. (2分) (2017九上·无锡期中) 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一层楼约高为4m),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最接近于()
A . 800J
B . 8000J
C . 80J
D . 80000J
8. (2分)(2017·兴化模拟)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开瓶扳手
B . 独轮车
C . 天平
D . 筷子
9. (3分)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A .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
B .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
C . 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0.04m/s
D .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10. (2分) (2018八下·庐江期末) 三个实心球甲、乙、丙体积相等,在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球的密度小于丙球的密度
B . 甲、乙两球的重力相等
C . 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D . 甲球的质量大于丙球的质量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9分)
11. (2分)“4·18”前夕,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扬州城道路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

小常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s内行驶了40 m,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 N。

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________ J,平均功率为________ W。

12. (2分)(2017·江阴模拟)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1________ρ2(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13. (5分)(2012·南通) 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5188m深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潜水器从海面处下潜到5000m深处用时2.5h,则下潜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
(2)潜水器在水下航行时,需要螺旋桨向后推水,说明________.
(3)海面处1m3海水的质量是1022kg,而在5000m深处,由于海水被压缩,1m3海水的质量是1050kg由此说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加,受到的浮力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已知潜水器的总体积为8m3,则在5000m深度处,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g取10N/kg).
14. (5分)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

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________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______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 。

15. (2分)如图所示,该杠杆________在水平位置维持静止状态.如果将钩码同时向O点移动一格.则杠杆________在水平位置维持静止状态(可以/不可以).
16. (4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
甲)来完成实验。

(1)图乙中,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 (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__ 。

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 (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

________
17. (3分)刘明在0.5min内,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120N的超市购物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__ N,他做的功率是________ W,购物车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 J.
18. (2分)(2016·威海) 乒乓球是人们常见的一项体育运动.分析这项体育运动在哪些方面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请根据示例再写出两条.
示例:球拍表面贴橡胶,是为了增大球与球拍间的摩擦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19. (4分) (2017八下·广州期中)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每个重为20N)叠放在一起,在水平拉力F1=10N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则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若将A、B 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图乙),判断推力F2=________N,理由A受力平衡,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受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
三、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
20. (5分)请简要分析为什么司机和乘客要系安全带及安全带做的宽的原因.
21. (15分)(2018·河源模拟) 如图所示是世界首款“水陆两栖”的敞篷概念车sQuba。

在陆地上,sQuba 最高速度可达126km/h,它还够潜入10m深的水下,在水下的最高速度为3km/h. sQuba车身轻巧,仅有900kg,潜入水下时,乘客利用车身携带的压缩空气装置,可以正常呼吸.(ρ水=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 sQuba受到的重力;
(2)当汽车底部位于水下10m深处,水对汽车底部的压强;
(3)当汽车在陆地上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10min内汽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
22. (15分)(2014·镇江) 将重为16N的物体用图示装置匀速提升2m,拉力F=10N,不计轮轴间摩擦及绳重,求:
(1)动滑轮所受重力的大小;
(2)该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
四、作图题 (共3题;共20分)
23. (5分) (2018八下·广水月考) 如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

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各力的大小。

24. (10分)(2011·柳州) 作图题
(1)小磁针的指向如图1所示,请画出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
(2)如图2,画出人对杠杆作用力F的力臂L和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5. (5分)如图所示,某人站在地上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在答题卡上画出他使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五、实验题 (共7题;共33分)
26. (6分) (2017九上·茂名期中)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撞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小车的动能越大。

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用来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________的关系的。

实验表明:乙图中的小车到达水平表面时,能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________些(选填“大”或“小”)。

不同质量的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设计图2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________ 的关系的。

小车运动到水平表面时,丙图中的小车速度________丁图小车的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________ 。

27. (5分) (2017八下·临沭期末) 刘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
根据刘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与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且________越大,浮力越大.
(2)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 N.
(3)在C与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________无关.
28. (4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即表面状况)有关
c: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1)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采取上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 运动.
(2)
经过几次实验,记录下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表面状况压力/N摩擦力/N木块速度/m•s﹣1
1木块﹣﹣﹣木板2.00.60.1
2木块﹣﹣﹣木板4.0 1.20.1
3木块﹣﹣﹣木板6.0 1.80.2
4木块﹣﹣﹣砂纸2.0 1.00.1
①分析3、4两次实验记录,________ (选填“能”、“不能”)验证猜想a.
②分析________ 两次实验记录,可以初步验证猜想b.
③分析________ 两次实验记录,可以初步验证猜想c.
29. (6分) (2019八下·平遥期末)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为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_______。

(2)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B 处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___格。

(3)若取掉乙图中挂在B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对杠杆施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

(4)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0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30. (7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一实验小组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距离
/cm 弹簧测力计示
数/N
弹簧测力计上
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2100.83083.3%
2410 1.530
36103090.9%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
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A . 71.6%
B . 82.6%
C . 92.4%
D . 100%
(5)另一实验小组改变动滑轮的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象。

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忽略绳重和摩擦)
31. (3分) (2016八下·北京期中) 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
(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的.
32. (2分)(2017·邹平模拟) 李华同学寒假外出旅游时买了一只玉镯,开学后她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测出了该玉镯的密度.测量过程中,她测出玉镯的重力为G,再将玉镯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玉镯受到的拉力为F.则玉镯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玉镯的密度ρ=________.(请用所测量G、F 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9分)
11-1、
12-1、
13-1、
13-2、
13-3、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三、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
20-1、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四、作图题 (共3题;共20分) 23-1、
24-1、
24-2、
25-1、
五、实验题 (共7题;共33分) 26-1、
26-2、
27-1、
27-2、
27-3、
28-1、
28-2、
29-1、
29-2、
29-3、
29-4、
30-1、
30-2、30-3、30-4、30-5、31-1、31-2、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