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提)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 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
(归宿)
决定
社会性质
影 响 决 定 决定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对象
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革命的任务是民族独立和民主;
•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 •革命不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及其私有财产; •要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帝国主义及其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 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 就必须将落后的农村发展成巩固的根据地,借 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敌人,借以在 长期的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带
中国革命走上新道路的现实可能性(条件)
①中国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们虽然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 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 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 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 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 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 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而 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 毛泽东
第一次提出概念基本内容: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初步概括其内容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无产阶 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
完整概括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文中指出: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 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 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 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中国革命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②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无产阶级只有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 革命,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举行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才能取得 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
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外 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 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
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 的革命性
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 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 传播
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 沿海及内地的大城市
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 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 联系
便于促成工农联盟, 扩大统一战线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 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从 广州西北郊转入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昔上井冈山, 革命得摇篮, 千流归大海, 奔腾永波澜。
——朱 德
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
根源
天生的软弱性,即“从娘
胎里带出来的老毛病” 1、没有彻底的革命勇气
妥协性
表现
2、不敢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 3、革命关键时刻摇摆不定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一方 面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 压抑,使他们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千丝 万缕的联系,因而在革命的低潮时,又可能 附和反革命。
近 代 世 界 革 命
近代中国国情
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 爆发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爆发 1894年中日甲午战 争爆发 1900年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半殖民地社 会的加深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的进一步加深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的形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
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纠 正和结束了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确 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总方针。
瞿秋白
八七会议旧址
以后要非常注意
军事,须知政权
是由枪杆子中取 得的。
— 毛泽东
三 大 起 义 特 色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秋收起义(转向农村) 广州起义(建立政权)
1.中国近代的国情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 背景; 2.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前提;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性质和前途、对象和动力、纲 领和路线、任务和目的等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身 的内容;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民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 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等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和 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 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 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分水岭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权 彻底性 指导思想 国际范畴 前途 无产阶级 彻底 马克思主义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反帝不彻底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 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前一个 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 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 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51页
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近代世界革命的两大类型
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是 反对封建地主阶级,以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 为目标。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是其典型。 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任 务是推翻资本主义,以建立以公有制 为基础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 义国家为目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是这类革命的楷模。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爆发(油画)
参加秋收起义部分同志1937 年在延安的合影
1927年9月19日 秋收起义部队 会师文家市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激流归大海
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南昌起义余部一部分由董朗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 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 到湘南农村,在那里开始探索“上山打游击,开展农 村革命的新的途径”,后来也上了井冈山。
城市小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 中国革命的动力
青年学生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一二.九”运 动中北大学生在 演讲。
中国革命的动力--民族资产阶级
“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具有革命性和软弱妥协性
出身: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
革命性。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束缚和限制,
特 点 : 两 重 性
与三座大山间存在矛盾,有革命的要求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手迹稿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总 路 线
革命对象(任务):三座大山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革命动力:四大阶级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社会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 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 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是落后的小生产方式的代表,表现: 自私性——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散漫性——缺乏良好的革命纪律 保守狭隘性——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 其直接领导革命的结果:被利用或被镇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知识分子 小商人 小手工业者 自由职业者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 参加,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社会性质的转变
独立的中国 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
半封建的中国
封建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矛盾
近 代 中 国 社 会 的 历 史 任 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族民主革命)
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和基本纲领
• • • • • • • •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 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 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 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 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红军在反围剿中缴获的飞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
机器厂工人
工厂里的童工
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马克思:如果能够争取到农民,“无产阶级革
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 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 的。” 毛泽东:“中国的民主主义者如不能依靠三亿 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他们就将一事无成”; “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中国民 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 有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个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发展 的最大障碍。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个革命对象是封建地主阶级
慈禧 清廷上谕
第三个革命对象是官僚资本主义
孔 蒋 宋
陈
(1)中国资产阶级的结构: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 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相应地中国资产阶级 也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 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而 官僚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对象。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理 论
第 三 章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
谁领导革命? (领导力量) 领导谁进行革命? (革命动力) 怎样领导革命? (革命道路)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革命性质) ?????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就是关于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发生、发展规 律的理论。
从广义上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 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问题,
官僚资本主义(消灭)
官僚资产阶级(对象)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保护)
民族资产阶级(动力)
不同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敌人不同
国民革命时期——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指 出的人民大众就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人民大众包括:工人、农民、小资 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代 表 作 品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5日 毛泽东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 毛泽东写成《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文,初步提出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形成
中国革命走上新道路的必要性(原因)
从狭义上来看,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 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 动力、领导、前途等根本 问题的科学理论(相当于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本章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形成
革命新道路理论的 形成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基本纲领和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核心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