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单元遗传的基本定律第1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4节伴性遗传课件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 (3)典型系谱图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 “男孩色盲”是主谓短语,它的主体是“男孩”,所以计算“男孩色盲”的 概率,就是在双亲后代的“男孩”中计算色盲的概率。而“色盲男孩”则是偏正 短语,所以计算“色盲男孩”的概率就是计算双亲的所有后代中是色盲的男孩的 概率。
【答案】 C
第三十八页,共41页。
4.下图为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设控制色觉的基因为B、b),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第三十九页,共41页。
(1)Ⅲ7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 (2)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3)Ⅱ5和Ⅱ6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生色盲女孩的可能性为 ________。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 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女性多男性少。 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 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 ⑤女性患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3)典型系谱图
第四十页,共41页。
【解析】 (1)(2)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 型,所以男性基因型为XbY、女性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为色盲患者。而男性 XBY、女性XBXB、XBXb的个体,其表现型均为正常色觉,但XBXb的女性个体携 带致病基因。Ⅲ7为男性患者,其基因型为XbY,由于其他个体均正常,所以Ⅲ7的 Xb来自Ⅱ5,故Ⅱ5的基因型为XBXb,Ⅱ6为XBY。(3)Ⅱ5的X染色体一个来自Ⅰ1, 另一个来自Ⅰ2。若Ⅱ5的Xb染色体来自Ⅰ2,则Ⅰ2的基因型为XbY,表现为色盲, 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Ⅱ5的Xb染色体来自Ⅰ1。由于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 XBXb和XBY,所以生出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而生出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1.如图为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若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Y染色体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解析】 由亲代1号、2号个体正常,而其子代4号个体患病,可知该病为 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3;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 【答案】 C
第五页,共41页。
探讨2: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 提示: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只有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雌雄异体 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体的生物(如小麦)就没有性染色体。
第六页,共41页。
[思维升华] 1.染色体类型
第七页,共41页。
2.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比较
项目
类型
XY型性别决定
雄性个体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X、Y
雄配子
两种,分别含X和Y,比例 为1∶1
雌性个体 两条同型染色体X、X
雌配子
一种,含X
后代性别 类型分布
决定于父方
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 部哺乳动物、部分昆虫、 部分鱼类和部分两栖类
ZW型性别决定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Z、Z
一种,含Z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Z、W 两种,分别含Z和W,比例 为1∶1 决定于母方
【答案】 B
第十一页,共41页。
2.雄蛙和雌蛙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
影响下,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
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2∶1
C.雌∶雄=3∶1
D.雌∶雄=1∶0
【解析】 根据题意雌蛙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其染色体并未变,仍为
第三十二页,共41页。
【解析】 由同一受精卵分裂或分化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 既有常染色体,又有性染色体,即使是性细胞,也是由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相同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既有常染色体,也有性染色体。
【答案】 C
第三十三页,共41页。
2.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 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
鸟类、部分昆虫、部分两 栖类和部分爬行类
第八页,共41页。
3.男女性别比例1∶1的产生条件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产生两种精子,分别 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且数量比为1∶1。 (2)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机会是均等的。 (3)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和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成熟胎儿的机会是相 等的。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3.伴Y遗传 (1)特点 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 女性全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 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简记为“父 传子,子传孙”。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系谱图
(2)写出图中对应个体的表现型。 ② 女性(nǚxìng)携带;者⑤ 男性(nánx;ìn⑧g)色男盲性(nánx;ìng⑩)色女盲性色盲 。
(3)写出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 1∶1 ;⑥ 1∶1∶1∶1

第十六页,共41页。
(4)写出甲、乙、丙、丁中患红绿色盲的比例。 甲:色盲占 0 。 乙:男性中色盲占 1/2 。 丙:男性中色盲占100% 。 丁:男性中有 1/2 是色盲,女性中有 1/2 是色盲。
第九页,共41页。
1.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一株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 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第十页,共41页。
【解析】 蜜蜂种群中雄蜂只由卵细胞发育而来,蜂王、工蜂则由受精卵发 育而来;玉米为雌雄同株,其雌雄花中染色体组成应相同;鸟类性别决定类型为 ZW型,两栖类则为ZW型或XY型;环境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可影响生物性别。
第三十页,共41页。
【解析】 伴Y染色体遗传,女性因没有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 没有显隐性关系。
【答案】 D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1.下列关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 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 D.常染色体也存在于性细胞中
探讨2:伴X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为什么多于男患者? 提示:因为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 因b就表现正常。 探讨3:为什么伴X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来自于母亲,传给其女儿,所以伴X显性 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第四页,共41页。
[合作探讨] 探讨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什么时间?生男生女取决于父方还是母方? 提示: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生男生女取决于父方精子类型。—— 若为X型精子与卵细胞(只能是X型)受精,将来发育成女孩,Y型精子与卵细胞受 精将来发育成男孩。两种类型的精子随机地和卵细胞结合,因此,生男生女是一 个随机事件。
XX,与XX交配后代雌∶雄=1∶0。 【答案】 D
第十二页,共41页。
伴性遗传
1.概念 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 性别(相xìn关gb联ié)的遗传现象。
2.人类红绿色盲 (1)基因的位置: X染色体 上。 (2)类型:伴 X 隐性遗传病。
第十三页,共41页。
(3)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基因型 表现型
第三页,共41页。
2.生物性别决定方式
(1)性染色
XY型:哺乳类 、某些植物等,其雌体为常染
色体+
体决定
ZW型
XX ,雄体为常染色体+ XY :鸟类等,其雌体为常染色体+ ZW

雄体为常染色体+ ZZ
(2)其他方式:受精(shò与u否jīn、g) 基因(jīy的īn差) 别以及 环境(huánjìn的g)条影件响。
第十八页,共41页。
[合作探讨] 探讨1:有一色盲男孩,其父母色觉正常,外祖父是色盲,男孩色盲基因的 来源途径是什么? 提示: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其父亲色觉正常,基因型分别为XBY和 XBXb,外祖父是色盲,基因型为XbY,所以该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为外祖父→母 亲→男孩。
第十九页,共41页。
【答案】 (1)Ⅰ1 (2)XBXb、XBY (3)1/4 0
第四十一页,共41页。


(
d
ā
n

ɡ



n

ɡ)
第四节 伴性遗传
即 时


知 识 点 二
第一页,共41页。
1.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掌握不同婚配类型的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和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重难点) 3.分析人类常见的伴性遗传现象。
第二页,共41页。
性别决定 1.人类性别决定 (1)人类的性别是由 一对(yī duì)性染色决体定的。 (2)人的性别决定图解:
第三十六页,共41页。
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B.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C.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为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
第三十七页,共41页。
【解析】 分析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代代都有患者,故该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
XBXB 正常
女性 XBXb
正常(携带者)
男性
X色bX盲b 正XB常Y 色Xb盲Y
(sèmán (zhèngc (sèmán g) háng) g)
第十四页,共41页。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遗传特点
第十五页,共41页。
(1)写出甲、乙、丙、丁中对应个体的基因型。 ① XBXb ;④ XbY ;⑦ XbY ;⑨ XbXb 。
第十七页,共41页。
(5)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 多于(d女uō性yú患) 者。 ②具有交叉(jiā遗oc传hā的) 现象:男→女→男。 ③代与代之间有明显的 不连续(li现ánx象ù),即隔代遗传。 4.其他伴性遗传 (1) 伴X显性 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 伴Y遗传 ,如外耳道多毛症。
A.祖父→父亲→男孩 B.外祖父→母亲→男孩 C.外祖母→母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第三十四页,共41页。
【解析】 控制血友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孩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其 母亲,因为其外祖父不患病,没有致病基因。其母亲携带的致病基因来源于其外 祖母。
【答案】 C
第三十五页,共41页。
3.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据系谱图分析可得出( ) 【导学号:73730031】
第二十九页,共41页。
2.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73730030】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D.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第二十页,共41页。
[思维升华] 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1.伴X隐性遗传 (1)特点 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男性多女性少。 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 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 ⑤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第二十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4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