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湖北省晋梅中学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2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四)
(命题人章松安审题人刘文祥)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
1欲为圣明除弊事,。

《左迁至蓝关于侄孙湘》
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5.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且行且歌,有花相伴,赏花之情常引发诗人情思。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的连续两句:,。

7.面对送别,古人心情各异,离别的话语也不尽相同。

王维是“劝君更尽一杯酒”,王昌龄也在《芙蓉楼送辛渐》中说“洛阳亲友如相问,。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1分)
8.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3分)
凤毛lín()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沁人心pí():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请清闲爽朗的感觉。

始作yǒng()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一丘之hé():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美lun()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力挽狂lan():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啜泣(chuó)纳罕(hǎn) 诅咒(zhóu)滑稽(jī)
B.脑髓(suǐ)头颅(lú) 怂恿(sǒngyǒng)悲怆(chuàng)
C.震悚(sǒng)颓唐(tuí) 社稷(jì)怔怔(zhēng)
D.虔信(qián)佝偻(lóu) 攫取(juē)阴霾(mái)
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当我们为旺盛的旅游需求而欣喜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自问一下:屡创新高的游客人数,带来的仅仅是不断增加的旅游收入吗?
B.男女佳配,夫妻双双,是自然进化的规律。

性别平衡绝对不能打破。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C.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D.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1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朱自清在杭州、温州等地任教期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出了不少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

B.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连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行云流水,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C.“梦”“廉”“霾”在国内词中多次被提及,夺标呼声甚嚣尘上,到了网友投票阶段,“房”却一路领先,最终当选2013年度网络国内用词之首。

D.“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A.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索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B.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不争的事实。

C.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市民的理解。

D.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春节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和外出旅游的消费开支,已成明显上升趋势。

1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理由”“水平”“天空”“上升”都属于名词。

B.“发展经济”“欣赏电影”“爱热闹”“消灭错误”都是动宾短语。

C、“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的主干是“我相信鬼话”。

D、“只有靠自己亲身去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1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婿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相互帮助的主题思想。

B,《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的第三回。

《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这是一部以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为中心的长篇讽刺小说。

C,《骆驼祥子》作家老舍的代表作,由于祥子在一次慌乱中逃走,顺手牵走和他命运相同并成为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的三只骆驼,再加上他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所以他被叫作“骆驼祥子”。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已,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大闹飞云浦”都是和林冲有关的故事。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科学研究表明,,。

,,。

,强身且做不到,又何谈强国?
①人们不呼吸新鲜空气几分钟都难以存活②在一些大城市,人们不得不压抑户外健身的热情
③整个民族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下滑④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
⑤人们不吃饭可以活7到20天,不喝水可以活3到7天
⑥中小学甚至开始削减长跑等户外体育运动课程和考试项目
A.④①②⑤⑥③8.⑤①④②⑥③C.⑥③⑤①④②D.③②⑤①④⑥
口语交际(4分)
邻近中考,学校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反响不一。

16、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此比赛开始时你准备做怎样的动员发言?
17、如果你的家长反对你参加这次活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
三、浅层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梅花二首苏轼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18.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

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2分)
19.《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4分)中国传统村落是由族群聚居模式发展起来的社会单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时空中悠久和稳定的坐落。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多样、文化成分多元,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

其原住民的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特质,承载了中国久远悠长的又明历史,因而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村落成员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形态,从表面化一般形式的呈现,到隐性化深层次的内在文化秩序与结构、内涵,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体现着“社会人”由单一的个体到家庭、家族,进而到氏族,最后归属于国家、民族文化的范畴。

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材落正以每天1.6个的惊人速度消亡,以致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

与此伴生的是传统村落所具有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

从某种意义上说,毁掉了传统村落,就有毁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危险。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具有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文化消亡,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心必将涣散,最终“国将不国”。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相对于经典文献和古物史料,它所承载的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是中华文明渊源有自的“活证”。

它比文字、古物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习俗风情。

不仅如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消失,还意味着千年以来的田园风景及其人文内涵面临危险。

中华民族在山水田园之中,孕育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观念、哲学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

山水田园之于人,已不仅仅囿于其所产之物可以养身养命的物化层面,更已升华为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例如,村落与山水田园养育了陶渊明的生命、滋润了他内在的精神世界,造就了他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使他在成为“田园诗派”始祖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偶像。

凭借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生阅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寄托了意味深长的人文情怀。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传统村落如果彻底消失,将意味着:难以解读可以喂养我们民族精神的山水田园诗文;失去可以陶冶心性的田园风景;失去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此外,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如果彻底消失,还有可能意味着与之共生的乡村传统习俗和生活万式的湮灭。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我们踏访历史和展望未来的时空桥梁,是我们的灵魂栖居和最终回归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如果消失,将意味着什么?国人当思。

(摘编自《光明日报》刊登文章《传统村落的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20.下列关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村落具有族群化、模式化的特点,有多样的空间形态、多元的文化成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

B.传统村蒋的文化形态体现中华民族从家族到氏族到民族的文化传统,既有表面化形式的呈现,也有隐性化的呈现。

C.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实证”和“活证”,其存储的历史信息具有和古籍、古物样的鲜活性。

D.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栖居地和精神家园,传统村落文化与民族历史文化唇齿相依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1.传统村落的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

(三)下面两短文都删除了结尾段,请认真阅读后答题。

(4分)(甲)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喜欢发一些絮絮叨叨的说说,或者写一些心情文字,不为功名,不为你真的懂,只为自己心灵絮语有一个宣泄的港湾。

为了生活,我把文字丢在了时光的边缘。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触碰文字了,觉得心无所依,空空落落的。

好多文友问我最近怎么了,少发牢骚了,文章也少了。

也许是有点不习惯我的太安静吧。

文友的这些不经意的问候,如秋日里的细雨,柔柔的沁入我的心田。

鱼与熊掌哪能兼得呀?倚在岁月的门槛,我正努力的好好生活,希望在我抬眸的瞬间,便可以望见浅秋里的阳光暖洋洋的凝视着我、拥抱着我、沐浴着我。

小精灵即将读小学了,为了方便接送她上下课,我把工作选在了离她学校最近的单位。

每天忙忙碌碌,停不下脚下的步子,因为生活,我不能再懒散。

总是恨不得时间不要流的太快,因为好多事没做,在我伸手想抓住时光的裙摆时,才惊觉,时间真的很无情,它还是像个淘气的孩子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了。

(乙)在《圣经?出埃及记》里,说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来到旷野,走了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却发现那儿的水是苦的,百姓不由得大发怨言,诉苦不已。

他们不知道,只要再走一段路程,紧接着就到了以琳,那里有泉水和棕树,可以让他们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扎营休息。

"行百里,半九十",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艰苦难行的。

因为,开始的时候,人凭着一股冲劲,雄心万丈,希望无穷。

然而,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信心开始动摇,意志渐渐松懈,不免对自己怀疑,对前途绝望,许多人因此不能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

哥伦布在他每天的航海日志上最后一句总是写着:"我们继续前进!"这句话看似平凡,实则包含无比的信心和毅力。

就凭着这一股大无畏的精神,他们向这茫茫不可知的前途挺进,横跨惊涛骇浪,历经蛮荒野地,克服了无限的艰难险阻,终于发现了新大陆,完成了历史上惊人的壮举。

22.根据甲文内容,补写出结尾的结论段。

23读了乙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写出一点来。

(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14分)
【甲】陈涉世家(节选)司马迁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东方朔救乳母(葛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24.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帝虽才雄心忍.(容忍)然胡不已.乎(停止)
C.又间.令吴广(私自)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
25.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告之于.帝
B.旁人言之.何陋之.有
C.我当设奇以.激之无从致书以.观
D.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7乙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

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

(2分)开端:乳母发展:乳母高潮:东方设奇结局:武帝赦免
28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29.对甲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

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四、深层阅读(15分)
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李雪峰)
①朋友去远方做事,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

那是一座幽静而美丽的院落,在一片苍苍郁郁林子的中间,红砖青砖,院子内外鸟语花香,就像是一幅幽美的风景画。

我尤其喜欢这个庭院的院子,有半个篮球场大,除了临墙的地方扎了一道篱笆种些时令青菜外,其余的地方都空着。

清晨或黄昏时,品一杯茗,搬一把小椅子坐在院子里品茗读书,天空里云舒云卷,或朝阳或落照,耳边是鸟语和缕缕山野清风,这时读一卷旧书,挺有古典的诗意。

②朋友是个辛勤人,院子里常常打扫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

而我却很懒,除了偶尔扫一扫院子里被风飘进来的一些落叶,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我却从不去拔它,任它们潜滋暗长地疯长。

③初春时,在院子左侧的石凳旁,冒出了几簇绿绿的芽尖,叶子嫩嫩的、薄薄的,我以为是汪汪狗或者芨芨草呢,也没有去理会它。

直到二十多天后,它们的叶子蓬蓬勃勃伸展开了,我才发觉它们不是汪汪狗或芨芨草,叶子又薄又长,像是院外林间里幽幽的野兰。

如果真的是野兰,家有幽兰徐徐绽香,那将多么富有诗意啊。

④暮夏时,那草果然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那些兰花一样,只可惜它是蜡黄的,不像林地里的那些野兰,花朵是紫色或褐红的。

我采撷了它的一朵花和几条叶子,下山去找我的一位研究植物的朋友,朋友一看,顿时欣喜若狂,忙问我这花是在哪儿采到的?我同他讲了,朋友欣喜地恭贺我说:“你发财了!”我不解地望着朋友,朋友兴奋地解释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蜡兰一棵至少价值万余元。


⑤“蜡兰?”我也愣了。

⑥夜里,我就挂电话把这喜讯告诉了远在南方的朋友。

“蜡兰?一棵就价值万元?就长在我院子的石凳旁?”朋友一听很吃惊。

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其实那株蜡兰每年春天都要破土而出的,只是他以为
..它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年春天它的芽尖刚出土就被他拔掉了。

朋友叹息
..说:“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它的。


⑦是的,我们谁没有错过自己人生中的几株蜡兰呢?我们总是盲目地拔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开花的野草,没有给予它们开花结果证明它们自己价值的时间,使许多原本珍奇的“蜡兰”总是同我们失之交臂了。

⑧给每一棵草以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不要盲目地去拔掉一棵草,不要草率地去否定一个人,那么,我们将会得到多少的人生“蜡兰”啊!
3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31.文章第②段采用什么方法?与下文有什么联系?(3分)
3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

(2分)
那是一座幽静而美丽的院落,在一片苍苍郁郁林子的中间,红砖青砖,院子内外鸟语花香,就像是一幅幽美的风景画。

3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4分)
他告诉我,其实那株蜡兰每年春天都要破土而出的,只是他以为
..它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
年春天它的芽尖刚出土就被他拔掉了。

朋友叹息
..说:“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它的。


34.结合文章第⑦⑧两段文字,说说你对题目《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的理解。

(4分)
三、写作(50分)
35.(一)请以“别了,我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

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裹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

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

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

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问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