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 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3课 横》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教学设计
一、课程介绍:硬笔书法艺术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懈追求,“回字格”的运用在今天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字形散漫、结构凌乱的现象,回字格的横画教学意在让学生们感受文字的笔画书写妙处,体会跟平时不一样的书写乐趣。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书写基础。
会写字,但是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于很多小孩都不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严重“坍塌”,所以写出来的字让老师和家长咋舌。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执笔方式;
2、学会在回字格里写好横画。
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硬笔书法的热爱,能自觉地去练习书法。
五、教学用具:ppt课件、电子翻页笔
六、课时准备: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学习中国的汉字,那么,有谁来回答老师,中国的汉字有哪些笔画?(主要的笔画有:横、竖、撇、捺、提、折、钩)
那么今天,老师来带大家学习汉字的最基本的笔画:横画,并且是在(回字格)里书写横画。
读课题“回字格横画写法”。
书写课题,生认真看老师书写,引出“看”的重要性。
(二)看。
1、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2、看首都师范大学同学优秀的书写作品;
3、看六年级学生的书写作品;
4、看三年级小朋友的作业。
(依次看下来,小朋友会找到自己和作品的差距,从而激发他们对书写的热情和动力。
)
(三)范。
1、示范书写纸和笔的摆放,书写纸要平整摆放,不歪斜;
2、坐姿:头正、身子直、手臂张开、两脚放平。
3、执笔:大拇指在笔杆的内侧,食指在笔杆的外侧,中指在笔杆
的下方。
三指执笔,但五指发力。
出示一些常见的错误执笔图,让学生来发现错误,同时学会纠正自己不正确的执笔。
板书,出示执笔要领:1、指实掌虚;2、笔杆倾斜。
跟读《握笔姿势歌》。
(四)练。
1、出示硬笔楷书横的写法步骤:(1)右按起笔;(2)向右行
笔;(3)回锋收笔。
2、师板书横画写法。
3、师在黑板上范写横画,尔后由学生跟着老师念的步骤来书
空两遍。
3、生练习,在回字格里写一行。
4、巡视学生得书写,发现问题,黑板板书问题写法。
5、出示《写好长横》的儿歌,生跟读。
6、第二遍练习横画,师边指导。
点评跟第一遍相比的进步之
处。
7、指导在回字格里的位置摆放,第三遍书写。
8、生观察“二”、“三”跟横画相比的不同之处,指出在回字格
里的位置摆放。
9、学生练习“二”、“三”。
10、针对半节课之后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又开始动摇的问题,
再次出示《写字歌》跟读。
11、配乐练习“王”字。
(五)、评。
针对本节课的两类同学进行表扬,一类是字本来就写得不错的同学,但却依然学得很认真,说明学无止境,要不断地学习进步;第二类同学是开始写得不好,但有进步的同学,在这节课里认真地学习,取得进步。
让主题升华到“右手执笔杆,左手执精神”的高度。
(五)小结。
本堂课主要针对大家的坐姿,拿笔的方法以及横画的在回字格里的写法进行了介绍,但好的书法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王羲之数十年如一日练字,才有了今天在书法史上炉火纯青的造诣,而我们唯有坚持下去,才能把字写好。
(六)板书设计
回字格横画写法
执笔:1、指实掌虚;
2、笔杆倾斜。
横画:1、起笔;
2、行笔;
3、收笔。
(七)课后反思:
整堂课考虑到了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课堂语言没有过多的繁琐词汇,让孩子们易于接受,通俗易懂。
所以整堂课的氛围还是比较轻松愉悦,达到了教课效果。
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不足是,在点评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够,简单的“很棒”“非常好”,其实是不足以来鼓励一个学生的,应该语言更丰富些,富有变化,让学生能够真正从老师的点评中受益。
另外,可加上一个情境来练字,通过播放音乐,教师配上美妙的文字:“某一天的清晨,我闲来无事,端着小板凳在院子里开始写起字来,此时,我的耳畔响起悦耳的鸟叫声,还有花朵盛开的声音,我感觉这是个多么明丽的清晨,尽情徜徉在自然与中国字的世界里,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烦恼......”假使以用这样慢慢播诵的方式来让学生进入情境练习,便显得更加的古典与诗情画意了,让整堂课洋溢馥郁的古典情怀,让练字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