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识记聚落的主要形式;知道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民居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联系。

四、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认真默读课本第60—61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______。

它的主要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2.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3.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______,其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______。

4.按规模大小,乡村聚落包括规模较小的______和规模较大的______。

5.许多乡村民居都体现了当地的______习俗和______特点。

6.城市聚落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二)小组合作探究:
1. 活动一:走进城乡,感受城乡差异
读课本第60-61页3-17、3-18、3-19三幅图片,结合课本60—61页文字,试从以下几
2. 活动二:走进家乡,透视长沙巨变
3. 活动三:走进自然,寻找理想家园
思考: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这个地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够理想?
4. 活动四:走进聚落,我当“建筑设计师”
请你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民居,并说出你的设计理念。

第一大组思考设计:北极圈附近传统民居
第二大组思考设计:西伯利亚传统民居
第三大组思考设计:东南亚传统民居
第四大组思考设计:北非传统民居
温馨提示:
1、各组优先完成指定设计项目后,可以根据其他自然坏境的特点可再自主设计一个民居,注意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2、设计民居时,可以重点考虑墙体、门窗、屋顶的坡度等特点。

3、设计的民居可以自己画出来,也可以制作PPT展示。

4、设计完成后,各组派代表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三)说一说:1.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