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台国歌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如 :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镜头表现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 是这样调度 中景:表面若无其事, [1]中景: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 急推—特写: [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 6、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是大型运动会 、综艺晚会及演播室等节目制作中 、是大型运动会、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世界杯)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NBA,FIFA世界杯) 世界杯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 (2)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越过轴线 摄像机由 A1 处移至B1 B1处 处移至B1处, 在前一个镜头 里,看到了移 的过程。 的过程。第二 个镜头可以在C 个镜头可以在C 处设置拍摄角 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 (3) 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 , 缓和越轴 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节目节奏的形成和把握。 、 中央台宣传片: 中央台宣传片:在恢弘雄壮的国歌声中 运用推、 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1]运用推、摇、升、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等标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 国旗、 志性建筑物。 志性建筑物。 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 [2]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蜿蜒曲折万里 长城等。 长城等。
如:截取一个人一天的一些代表性的片段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9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采用镜头调度,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 ,采用镜头调度, 要拍摄的 镜头如下: 镜头如下: 会场的全景画面, [1]会场的全景画面,会标画面 主席台上的人物。 全景、中近景、特写) [2]主席台上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4]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5]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6]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 中近景或 特写) 特写)
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场面调度第二节轴线规则第三节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场面调度第二节轴线规则第三节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1了解场面调度的定义2了解场面调度在电视画面拍摄中的作用3掌握轴线规则和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第十一周周五前交作品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一电视场面调度一电视场面调度定义定义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形成了电视画面的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表现事件发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富有表现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重点是采用摄像机的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而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小品艺术类节目强调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再如:连贯动作,工艺流程,表现四季; 再如:连贯动作,工艺流程,表现四季;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渲染环境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境和 渲染环境气氛, 艺术效果。 艺术效果。 香港沧桑》 《香港沧桑》专题片中 [1]—英国军舰入侵我国邻海 [2]—英国军队向我国边防军民开炮 [3]—中国边防军民的奋勇抗战 [4]—大批中国人在英军炮击下倒下 [5]—满地都是牺牲的抗战的中国军民 [6]—英国军队脚踏牺牲的中国军民入侵我国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场面调度的轴线规则
一、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确定总角度是为了使观众了解这场戏的人物和环境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总 角度确定之后, 角度确定之后,其他角度应在总角度的相同方向进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 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内反拍和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和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一、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
广义和狭义) 定义 (广义和狭义 :对人物在电视画面中的走位和摄像机的拍 广义和狭义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电视场面调度用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景别及运动方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对画框内的被摄物体加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方向一致的基本条 件。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三种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 人物关系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指两人物交流线所构成的关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拍二人对 话交流时 ,分切成 若干镜头 ,摄像机 都要设在 关系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主体运动轴线: (3) 主体运动轴线:指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机位)1 )1、 镜头 (机位)1、2 、3、4均位于轴 线的一侧是正确 的。其运动方向 始终是向画左, 始终是向画左, 镜头5 镜头5越过了轴线 不能和镜头1 ,不能和镜头1、 衔接。 2、3、4衔接。因 为没有看到转弯 就回来了。 就回来了。运动 轴线是镜头组接 必须遵守的。 必须遵守的。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 的一侧安 排拍摄角度,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排拍摄角度 ,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 多侧面地表现人物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表现人物的位置 的变化,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的变化 ,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 这时可以用越轴方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轴线的意义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视线左右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 关系、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关系 、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 在后期编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 视线和运动方向关系 来进行镜头组接。 来进行镜头组接。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1 、 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人物和镜头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 呈现在电视画面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 因果关系)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因果关系)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如:逆光,背景杂乱 逆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 1、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引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 内容。 内容。 2、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3、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4、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导演摄像意图) 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导演摄像意图)
队列蒙太奇:围绕主题, 队列蒙太奇:围绕主题,形成积累效果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画面构成蒙太奇语言, 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画面构成蒙太奇语言, 经镜头的编辑组接形成人物活动及事件过程的完 整印象。 整印象。 如介绍我们学校风景画面, 如介绍我们学校风景画面,用一组镜头表现 [1]美丽的自然校园风光 [2]宽敞整洁的校园大道 [3]一幢幢漂亮的教学大楼 [4]干净明亮的教室 安静、 [5]安静、设施齐全的图书馆 [6]衣着整洁的教师和学生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插一个正向镜头方向行驶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镜头 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 3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不显得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可以越过 轴线。 轴线。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轴线规则 第三节 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 学生应达到
1、了解场面调度的定义 、 2 、 了 解 场面调 度在电 视 画面拍摄中的作用 3、掌握轴线规则和镜头 、 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第十一周周五前交作品
三、合理越轴的方法
1、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 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越轴后拍摄的画面与原先画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后期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镜头1总角度,镜头2 镜头1总角度,镜头2,3为外反拍角度,均位于 为外反拍角度, 总角度的一侧。 总角度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轴线规则
1、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 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2、轴线规则:为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 轴线规则: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摄像机要在轴线的一侧 (180度内 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度内) (180度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合理越轴的方法 、
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越轴后会
形成新的轴线。 形成新的轴线。
人物A向画右运 动与人物B形成 新的关系轴线。 新的关系轴线 。 摄像机位可以设 在新轴线一侧越 过了原轴线, 过了原轴线 , 进 行拍摄。 行拍摄。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如 :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镜头表现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 是这样调度 中景:表面若无其事, [1]中景: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 急推—特写: [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 6、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是大型运动会 、综艺晚会及演播室等节目制作中 、是大型运动会、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世界杯)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NBA,FIFA世界杯) 世界杯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 (2)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越过轴线 摄像机由 A1 处移至B1 B1处 处移至B1处, 在前一个镜头 里,看到了移 的过程。 的过程。第二 个镜头可以在C 个镜头可以在C 处设置拍摄角 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 (3) 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 , 缓和越轴 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节目节奏的形成和把握。 、 中央台宣传片: 中央台宣传片:在恢弘雄壮的国歌声中 运用推、 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1]运用推、摇、升、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等标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 国旗、 志性建筑物。 志性建筑物。 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 [2]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蜿蜒曲折万里 长城等。 长城等。
如:截取一个人一天的一些代表性的片段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9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采用镜头调度,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 ,采用镜头调度, 要拍摄的 镜头如下: 镜头如下: 会场的全景画面, [1]会场的全景画面,会标画面 主席台上的人物。 全景、中近景、特写) [2]主席台上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4]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5]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6]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 中近景或 特写) 特写)
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场面调度第二节轴线规则第三节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场面调度第二节轴线规则第三节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1了解场面调度的定义2了解场面调度在电视画面拍摄中的作用3掌握轴线规则和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第十一周周五前交作品第七章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一电视场面调度一电视场面调度定义定义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形成了电视画面的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表现事件发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富有表现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重点是采用摄像机的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而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小品艺术类节目强调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再如:连贯动作,工艺流程,表现四季; 再如:连贯动作,工艺流程,表现四季;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渲染环境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境和 渲染环境气氛, 艺术效果。 艺术效果。 香港沧桑》 《香港沧桑》专题片中 [1]—英国军舰入侵我国邻海 [2]—英国军队向我国边防军民开炮 [3]—中国边防军民的奋勇抗战 [4]—大批中国人在英军炮击下倒下 [5]—满地都是牺牲的抗战的中国军民 [6]—英国军队脚踏牺牲的中国军民入侵我国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场面调度的轴线规则
一、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确定总角度是为了使观众了解这场戏的人物和环境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总 角度确定之后, 角度确定之后,其他角度应在总角度的相同方向进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 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内反拍和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和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一、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
广义和狭义) 定义 (广义和狭义 :对人物在电视画面中的走位和摄像机的拍 广义和狭义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电视场面调度用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景别及运动方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对画框内的被摄物体加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方向一致的基本条 件。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三种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 人物关系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指两人物交流线所构成的关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拍二人对 话交流时 ,分切成 若干镜头 ,摄像机 都要设在 关系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主体运动轴线: (3) 主体运动轴线:指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机位)1 )1、 镜头 (机位)1、2 、3、4均位于轴 线的一侧是正确 的。其运动方向 始终是向画左, 始终是向画左, 镜头5 镜头5越过了轴线 不能和镜头1 ,不能和镜头1、 衔接。 2、3、4衔接。因 为没有看到转弯 就回来了。 就回来了。运动 轴线是镜头组接 必须遵守的。 必须遵守的。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 的一侧安 排拍摄角度,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排拍摄角度 ,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 多侧面地表现人物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表现人物的位置 的变化,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的变化 ,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 这时可以用越轴方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轴线的意义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视线左右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 关系、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关系 、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 在后期编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 视线和运动方向关系 来进行镜头组接。 来进行镜头组接。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1 、 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人物和镜头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 呈现在电视画面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 因果关系)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因果关系)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如:逆光,背景杂乱 逆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 1、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引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 内容。 内容。 2、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3、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4、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导演摄像意图) 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导演摄像意图)
队列蒙太奇:围绕主题, 队列蒙太奇:围绕主题,形成积累效果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画面构成蒙太奇语言, 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画面构成蒙太奇语言, 经镜头的编辑组接形成人物活动及事件过程的完 整印象。 整印象。 如介绍我们学校风景画面, 如介绍我们学校风景画面,用一组镜头表现 [1]美丽的自然校园风光 [2]宽敞整洁的校园大道 [3]一幢幢漂亮的教学大楼 [4]干净明亮的教室 安静、 [5]安静、设施齐全的图书馆 [6]衣着整洁的教师和学生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插一个正向镜头方向行驶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镜头 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 3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不显得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可以越过 轴线。 轴线。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轴线规则 第三节 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 学生应达到
1、了解场面调度的定义 、 2 、 了 解 场面调 度在电 视 画面拍摄中的作用 3、掌握轴线规则和镜头 、 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第十一周周五前交作品
三、合理越轴的方法
1、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 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越轴后拍摄的画面与原先画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后期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镜头1总角度,镜头2 镜头1总角度,镜头2,3为外反拍角度,均位于 为外反拍角度, 总角度的一侧。 总角度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轴线规则
1、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 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2、轴线规则:为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 轴线规则: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摄像机要在轴线的一侧 (180度内 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度内) (180度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合理越轴的方法 、
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越轴后会
形成新的轴线。 形成新的轴线。
人物A向画右运 动与人物B形成 新的关系轴线。 新的关系轴线 。 摄像机位可以设 在新轴线一侧越 过了原轴线, 过了原轴线 , 进 行拍摄。 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