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 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该气体是SO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也可能含有 ,B错误;
C.H2、I2(g)和HI在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H2(g)+I2(g) 2HI(g),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将容器压缩,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但压缩容器的容积,使气体的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不能使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C错误;
D.石油裂解气通过加聚反应可产生聚合级乙烯或丙烯,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O +H2O+2SO2=2HSO +CO2
B. 将Na2O2固体投入H218O中:2H218O+2Na2O2=4Na++4OH-+18O2↑
A.可燃冰的应用技术在全球碳循环和缓解全球变暖中起到一定作用,可燃冰可以再生,是最有希望的未来新能源
B.电解氧化技术不能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且耐腐蚀的氧化膜
C.简单钙钛矿化合物的化学通式是ABX3,其中A为半径较大的稀土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比如:Sr、La、Ga、As等
D.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产业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项目,其关键核心装置包含8台裂解炉,再通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生产聚合级乙烯或丙烯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8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S-32 Cl-35.5 Mn-55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该历程的中间产物,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
B. 反应的催化剂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C. 若R为乙基,则乙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4种
D.由分析可知,Q为S、M为O、X为Li,故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S>Li>O即Q> X > M,D错误;
故答案为:B。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对应的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H2S溶液中通入O2
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O>S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
D.将洁净的铁钉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铁钉在中性盐水中会发生吸钉表面出现小气泡,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5.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英裔美籍科学家大卫-W.C.麦克米伦,以表彰二位对“不对称有机催化发展”的贡献,针对不对称羟醛反应的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C,则Y的氢化物有很多,有气体、液态和固体的烃,Z为N,其氢化物有NH3(g)和N2H4(l)等,则Y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Li,是电的良导体,而Q为S,是绝缘体,则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B正确;
C.由分析可知,L为F,则L的铵盐溶液中,氟离子水解生成的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故NH4F溶液不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应该装在塑料瓶中,C错误;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压缩装有H2、I2(g)和HI混合气体(已平衡)的密闭容器
气体颜色加深
平衡向生成I2的方向移动
D
将洁净的铁钉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
铁钉表面出现小气泡
铁钉腐蚀,产生气体为氯气
A.AB.BC.CD.D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向H2S溶液中通入O2,发生反应:2H2S+O2=2H2O+2S↓,说明氧化性:O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O>S,A正确;
C.用NaOH溶液脱除烟气中的NO2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 +NO +H2O,C正确;
D.氨水检验氯气运输管道是否泄漏的反应原理为:8NH3+3Cl2=6NH4Cl+N2,D错误;
故答案为:C。
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阎兴斌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学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可燃冰 应用技术在全球碳循环和缓解全球变暖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可燃冰不可以再生,A错误;
B.电解氧化技术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且耐腐蚀的氧化膜,因而可增强金属的抗腐蚀能力,B错误;
C.As是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而不是金属元素,不属于稀土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Ga属于稀散金属,C错误;
C. 用NaOH溶液脱除烟气中的NO2:2NO2+2OH-=NO +NO +H2O
D. 氨水检验氯气运输管道是否泄漏:2NH3+Cl2=2NH4Cl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O +H2O+SO2=SO +2 ,A错误;
B.将Na2O2固体投入H218O中,反应中Na2O2中的部分O的化合价升高变为O2,部分O的化合价降低变为OH-:故离子方程式为:2H218O+2Na2O2=4Na++2OH-+218OH-+ O2↑,B错误;
A.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
B.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
C.L的铵盐溶液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 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M>X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即 ,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则Y为C,由图示可知,Q周围形成了6个共价键,M周围形成了2个共价键,则M为O,Q为S,X为+1价,则X为Li,Z为N,由C周围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则L为F,据此分析解题。
C.H2、I2(g)和HI在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H2(g)+I2(g) 2HI(g),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将容器压缩,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但压缩容器的容积,使气体的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不能使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C错误;
D.石油裂解气通过加聚反应可产生聚合级乙烯或丙烯,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O +H2O+2SO2=2HSO +CO2
B. 将Na2O2固体投入H218O中:2H218O+2Na2O2=4Na++4OH-+18O2↑
A.可燃冰的应用技术在全球碳循环和缓解全球变暖中起到一定作用,可燃冰可以再生,是最有希望的未来新能源
B.电解氧化技术不能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且耐腐蚀的氧化膜
C.简单钙钛矿化合物的化学通式是ABX3,其中A为半径较大的稀土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比如:Sr、La、Ga、As等
D.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产业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项目,其关键核心装置包含8台裂解炉,再通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生产聚合级乙烯或丙烯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8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S-32 Cl-35.5 Mn-55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该历程的中间产物,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
B. 反应的催化剂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C. 若R为乙基,则乙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4种
D.由分析可知,Q为S、M为O、X为Li,故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S>Li>O即Q> X > M,D错误;
故答案为:B。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对应的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H2S溶液中通入O2
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O>S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
D.将洁净的铁钉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铁钉在中性盐水中会发生吸钉表面出现小气泡,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5.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英裔美籍科学家大卫-W.C.麦克米伦,以表彰二位对“不对称有机催化发展”的贡献,针对不对称羟醛反应的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C,则Y的氢化物有很多,有气体、液态和固体的烃,Z为N,其氢化物有NH3(g)和N2H4(l)等,则Y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Li,是电的良导体,而Q为S,是绝缘体,则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B正确;
C.由分析可知,L为F,则L的铵盐溶液中,氟离子水解生成的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故NH4F溶液不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应该装在塑料瓶中,C错误;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压缩装有H2、I2(g)和HI混合气体(已平衡)的密闭容器
气体颜色加深
平衡向生成I2的方向移动
D
将洁净的铁钉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
铁钉表面出现小气泡
铁钉腐蚀,产生气体为氯气
A.AB.BC.CD.D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向H2S溶液中通入O2,发生反应:2H2S+O2=2H2O+2S↓,说明氧化性:O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O>S,A正确;
C.用NaOH溶液脱除烟气中的NO2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 +NO +H2O,C正确;
D.氨水检验氯气运输管道是否泄漏的反应原理为:8NH3+3Cl2=6NH4Cl+N2,D错误;
故答案为:C。
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阎兴斌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学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可燃冰 应用技术在全球碳循环和缓解全球变暖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可燃冰不可以再生,A错误;
B.电解氧化技术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且耐腐蚀的氧化膜,因而可增强金属的抗腐蚀能力,B错误;
C.As是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而不是金属元素,不属于稀土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Ga属于稀散金属,C错误;
C. 用NaOH溶液脱除烟气中的NO2:2NO2+2OH-=NO +NO +H2O
D. 氨水检验氯气运输管道是否泄漏:2NH3+Cl2=2NH4Cl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O +H2O+SO2=SO +2 ,A错误;
B.将Na2O2固体投入H218O中,反应中Na2O2中的部分O的化合价升高变为O2,部分O的化合价降低变为OH-:故离子方程式为:2H218O+2Na2O2=4Na++2OH-+218OH-+ O2↑,B错误;
A.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
B.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
C.L的铵盐溶液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 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M>X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即 ,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则Y为C,由图示可知,Q周围形成了6个共价键,M周围形成了2个共价键,则M为O,Q为S,X为+1价,则X为Li,Z为N,由C周围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则L为F,据此分析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