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三圈环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3.应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从中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学习过程】
一、大气环流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________状态。

2.成因:_____________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________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33活动,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问题:
1.假设的条件有哪些什么?
2.高低纬度间大气如何运动?请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
3.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第一步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的②不考虑地转偏向力③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1.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地球不自转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第二步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的②考虑地转偏向力③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2.假设地表均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A.低纬环流圈 B.中纬环流圈 C.高纬环流圈。

学生活动:1.绘制北半球三圈环流图。

学生活动:2.画出三圈环流变式图
合作探究依据大气运动状况,请思考在纬度0度、北纬30度、北纬60度、北纬90度的近地面高低气压状况如何?把它们标在图中(提醒注意是近地面)。

如果在南半球会怎样?
3. 在左下图中标注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画出各风带的风向。

合作探究看课本P34图2.10,在赤道地区和纬度60°附近为什么容易形成降水?降水成因是否相同?
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假设前提: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表均匀;
(1)在右图中标出A、B、C三图的日期
(2)气压带、风带随的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移,冬季向移。

巩固练习:
1. 大气环流是指()
A. 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
B.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 海陆间的大气运动
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2~3题。

2. 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空气堆积下沉
C. 空气受热上升
D. 空气受冷下沉
3. 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A. 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 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 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 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
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 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可能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A. 甲图与丙图
B. 乙图与丙图
C. 丙图与丁图
D. 甲图与丁图
5. 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一年
6. 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气压带名称: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地中,降水多的有________。

按照降水量的纬度分布,C是____________带。

(3)赤道地区全年雨量充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_________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_移动,冬季向_____移动。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B
6.(1)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E 副极地低气压带
(2) A 干旱少雨带
(3)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
(4)太阳直射点北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