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扇形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扇形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7.1扇形统计图。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同时也会通过实例来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我预计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分析信息。
为了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扇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的扇形图来表示整个数据集,用小的扇形图来表示数据集中的各个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绘制扇形统计图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布置一些通过扇形统计图来分析信息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练习,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
法。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深
入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
学难点的解析,我需要深入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以便更好地设
计教学策略。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我要确保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到位,
以便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再次,教学过程的设计,我要确保每个
环节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作业设计,我要确保作业题目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提
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对于教学难点的解析,我认为学生可能对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和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分析信息这两个方面感到困惑。
对于扇形统
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可能不理解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扇形图,以及如
何计算每个扇形的大小。
对于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分析信息,学生
可能不理解如何从扇形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因此,我需要通过实际
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通过解
答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上,我已经准备好了扇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扇形统
计图的概念,并能够亲自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绘制扇形统计图的练习,让学生通
过实际的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布置一些通过扇形统
计图来分析信息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练习,提高分析数据的
能力。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深
入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并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
来分析和获取信息。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在讲解扇形统计图的课程中,我采取了一些特别的教学技巧和窍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注重语言语调的运用。
在讲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时,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注意语调的起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合理分配了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既有讲解的时间,也有学
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这样,学生既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
概念和绘制方法,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我积极鼓励课堂提问。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适时地向学生
提问,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
之间相互提问,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我还设计了一些情景导入的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扇
形统计图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并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
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上,我使用了扇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能够亲自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在课后,我进行了教案的反思。
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从扇形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课后提升:
数据:A类物品占30个单位,B类物品占25个单位,C类物品占20个单位,D类物品占15个单位,E类物品占10个单位。
2. 分析扇形统计图信息:请观察下面给出的扇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哪个类别的物品占整个数据集的最大比例?
(2)哪个类别的物品占整个数据集的最小比例?
(3)请计算B类物品占整个数据集的比例。
跑步:男生20人,女生30人,共计50人
跳高:男生15人,女生25人,共计40人
跳远:男生10人,女生20人,共计30人
(1)哪个项目参加的学生人数最多?
(2)哪个项目参加的学生人数最少?
(3)参加女生的总人数占所有项目参加学生总数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
1.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略。
2. (1)B类物品占整个数据集的最大比例。
(2)E类物品占整个数据集的最小比例。
(3)B类物品占整个数据集的比例为25%。
3.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略。
(1)跑步项目参加的学生人数最多。
(2)跳远项目参加的学生人数最少。
(3)参加女生的总人数占所有项目参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5%。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并提高运用扇形统计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