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课表格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课表格教案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
时教学目标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标志、特征、成就、影响
2、主要参与国家、一战的根本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结束标志:结果。
3、通过比较使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和一战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使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图表法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复习导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
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
进入生产领域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
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
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
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
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
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看书回答课
件中的问题,以
小组的形式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
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
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
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
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
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
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
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
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
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
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
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
(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
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课堂小结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