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
作者:陈慧一张小勇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35期
摘;要:生物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不只要教授学生关于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本文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生物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属于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核心素养。
《课标》对于“社会责任”的定义为: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題,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言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舌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1]
二、社会责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现状
就目前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育的现状来说,还存在教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及社会责任的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校对核心素养的推广力度有待加强的问题。
[2]
(一)教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及社会责任的学习主动性不够
要在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对社会责任有更深刻的认知。
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很多教师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够,并且也没有加深对社会责任的学习。
有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对核心素养乃至社会责任没有仔细学习与研究,自然在课堂中对于社会责任的落实就会不足。
(二)学校对核心素养的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社会责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还与目前的评价有关。
有学者研究表明,多数教师认为学校不够重视社会责任的培养,因为高考压力过大而无暇顾及不以分数作为考核的“社会责任”。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还是考试为主,生物考试的范围又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
科学探究为主。
“社会责任”不在考试范围中,也没有量化的考核。
且中考、高考升学压力大,让学校处在一种重成绩轻能力和素养的氛围。
而在这样的学校氛围下教师学习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新理念的积极性和践行社会责任培育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三、社会责任的培养
在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的培养,学生要有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
袁隆平、童第周等科学家对我国做出巨大奉献,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学生要能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例如生活中的生儿生女问题,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断能力;学生要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例如野生动物的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学生要有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应关爱生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初中生物中人体的营养、生物的节律,高中生物中细胞呼吸、细胞癌变等知识,关爱自己的生命。
(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例如艾滋病、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生物克隆、试管婴儿、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基因密码、器官移植等。
以社会热点问题连接生物学知识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节内容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转基因生物或者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以社会上的热点内容转基因食品为切入点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的方式,例如辩论主题为“你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危害吗”,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仅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让学生参与到了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之中,学以致用。
(二)开展生物模块主题教学
可以开展生物模块主题教学。
与现实生活关联较大的生物学知识,可以以开设主题模块教学的方式进行。
例如“健康生活”模块、“急救措施”模块、“传染病与防控”模块、“地方特色动植物研究”模块、“生态安全”模块等。
例如“健康生活”模块,可以联系细胞癌变等章节内容,让学生能知晓影响细胞癌变的机理,从而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营养》一节中,学生不仅要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合理膳食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远离挑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健康地生活。
教学以这些模块的核心概念为主,要通过各种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改变评价方式中考试的命题点
目前的评价方式仍以考试为主。
但是考试命题中可以涉及“社会责任”的知识。
例如考试命题点可以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休渔期、过度放牧等知识相关联。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也可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2017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Ⅰ第5题,以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呈S型增长家畜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素材,让考生判断: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开始捕获家畜的适合时机是什么?此考试命题点涉及到了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陈福女. 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