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18-1正弦波振荡电路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12016年_真题-无答案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1 2016年(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4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40分。
)1. Excel的启动是在()的操作环境下进行的。
A. DOSB. WindowsC. WPSD. UCDOS2. 根据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它应属于()。
A. 直流电动机B. 笼型异步电动机C. 同步电动机D.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3. 一般自动调速系统要求以稳和准为主,对快速性要求不太高,常采用()调节器。
A. 积分B. 比例C. 比例积分D. 比例积分微分4. 采用()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工作时必须存在静差。
A. 积分调节器B. 微分调节器C.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D. 比例调节器5. 下图所示的原理图是( )调速系统线路。
A. 电压负反馈B. 转速负反馈C. 电流截止反馈D. 电流正反馈6. 转速负反馈有静差调速系统中,当负载增加以后,转速要下降。
系统自动调速后,可以使电动机的转速()。
A. 等于原来的转速B. 低于原来的转速C. 高于原来的转速D. 以恒转速旋转7. 一般来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支持环境应包括()四部分。
A. 硬件、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及其有关算法B. 硬件、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C. 硬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汉字管理系统D. 支持软件、操作系统、工程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8. 当步进电动机通电相的定、转子齿中心线间的夹角θ=( )时,该定子齿对转齿的磁拉力为最大。
A. 0°B. 45°C. 90°D. 180°9. 输入或编辑Powerpoint幻灯片标题和正文应在()下进行。
A. 幻灯片视图模式B. 幻灯片大纲视图模式C. 幻灯片浏览视图模式D. 幻灯片备注页视图模式10. 转速负反馈无静差调速系统是通过采用()实现无静差调速的。
参考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册》-A06-3760
第一章直流电路一、填空题1.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装置2.通路、断路、和短路短路3.定向移动 I A mA μA4.某点参考点有无5. 20V -50V -30V6. b指向a a指向b 1.5 V7.阻碍 R 欧姆(Ω)8.正比反比 I=U/R9.5A10.0.4A11.电能其他电功 W 焦耳12.213.单位时间14.115.导体发热电烙铁电吹风电熨斗16.0.4548417.50Ω 2Ω18.1:2 1:1 1:1 2:119.4 6 7 320.6A21.短路二、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8. ×9. √ 10. × 11. √ 12. ×三、选择题1.C 2.C 3.C 4. C 5. A 6. B 7. D 8. B9. C 10. C 11.A 12. A四、问答题1.答:电流热效应的利:利用电流热效应可以制成很多电器设备,如:电烙铁、电饭煲、电熨斗等。
电流热效应的弊:元器件和电气设备发热过多,不仅消耗电能,而且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严重时还会引起电气火灾。
2. “220V ”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电压“40W ”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功率3.答:(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电流表必须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3)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4)选择合适的量程。
五、计算题1.解:(1)C 为参考点,则 U A =-3V-5V=-8VU B =-5VU C =0VU AB = U A - U B =-8V-(-5V)=-3VU BC = U B - U C =-5VU AC = U A - U C =-8V(2)以B 为参考点,则U A =-3V=-3VU B =0VU C =5VU AB = U A - U B =-3VU BC = U B - U C =0-(5)=-5VU AC = U A - U C =-3-(5)=-8V(3)从上面的结果可知:电位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电压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
正弦波振荡器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产生正弦波信号的电路或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反馈回路和谐振现象。
首先,正弦波振荡器通常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
放大器负责提供信号的放大,而反馈网络则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返回输入端,从而使电路产生振荡。
具体来说,当正弦波振荡器开始工作时,放大器会放大输入信号。
将一部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反馈网络返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叠加。
这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
在反馈回路中,存在向前传输的放大路径和反馈传输的路径。
放大路径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而反馈路径则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返回输入端。
在理想情况下,放大路径和反馈路径的增益相等,从而使得回路保持稳定。
当反馈回路的增益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回路会产生谐振现象。
也就是说,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在回路中互相加强,形成一个持续不衰减的振荡。
为了保持回路稳定,正弦波振荡器会引入一些稳定元件,如电容和电感。
这些元件能够提供适当的频率选择和谐振调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频率稳定和准确。
总之,正弦波振荡器通过反馈回路和谐振现象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合适的放大器、反馈网络和稳定元件的组合能够实
现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正弦波振荡器。
这在电子通信、信号处理、声音合成等许多应用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大学四年所学课程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编写:杨帆审核:赵红梅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
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及脉冲技术等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牢固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功率、参考方向)基本定律(欧姆定律 KCL 、KVL)及电阻、电感电容、独立电源和受控源器件的基本特性。
2. 熟悉掌握线形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如:节点法、支路法、回路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互易定理等,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它们来分析各种电路。
3. 重点掌握正弦稳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如:极大值、有效值、频率、相位等)及向量分析(如:向量图、复阻抗、复导纳等),熟练地运用向量法对正弦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三相电路和具有互感耦合电路的计算)。
4.了解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5.熟练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
对时域法,要求深刻理解时间常数、一阶的零输入响应、一阶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等概念;对频域法,要求掌握拉氏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和步骤(如:运算阻抗、拉氏正变换、拉氏反变换)。
6.了解一般非线形电路的特点,熟悉非线形电路的计算方法(如:图解法、小信号分析法等)及非线形电路方程的编写。
7.掌握电路的拓扑矩阵,能熟练列写复杂电路方程的矩阵8.了解网络函数的性质,掌握极零点在复频率平面上的分布与网络时域的特点。
9.掌握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及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10.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表和调节设备,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及电子测试技术。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电路和电路模型1.6电流及电压的参考方向1.5功率和能量1.4电阻元件1.5电压源和电流源1.6受控源1.7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和电能量;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线性和非线性的概念;基尔霍夫定律。
最简单三极管正弦波振荡电路
最简单的三极管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是由两个三极管、两个电容、两个电阻以及一个电源构成的自由多谐振荡器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接在Q2的基极输入,Q2的集电极输出又接在Q1的基极输入。
接通电源后,通过基极电阻R2和R3同时向两个三极管Q1和Q2提供基极偏置电流,使两个三极管进入放大状态。
当电路开始工作时,由于某种微小的差异(如噪声),Q2的放大作用将这个差异放大并反馈到Q1的基极,再经过Q1的放大,形成连锁反应,迅速使Q1饱和,Q2截止。
这时,D点变成低电平“0”,C点变成高电平“1”。
Q1饱和后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电容C1通过它放电,C2通过它充电。
随着C1的放电,由于有正电源VCC的作用,Q2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当A点电压达到0.7V后,Q2开始导通进入放大区,电路中又会立刻出现连锁反应,使Q2迅速饱和,Q1截止。
这时,C点电位变低电平“0”,D点电位变高电平“1”。
这个时候电容C2放电,C1充电。
这一充放电过程又会使Q1重新饱和,Q2截止。
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振荡。
这个电路产生的振荡波形并不是正弦波,而是矩形波。
要得到正弦波,通常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电路,如LC振荡器、变压器反馈振荡器或者Colpitts振荡器等。
这些电路可以通过适当的滤波器将矩形波转换为正弦波。
需要注意的是,振荡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三极管的型号、电路元件的选取、电源电压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的调试和优化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建议在设计和使用振荡电路时,先充分理解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并进行适当的仿真和测试。
中级维修电工理论-电子技术
中级维修电工理论知识复习题—电子技术一、选择题(每题1分):1-25.型号为2AP9的晶体二极管表示(D)。
(A)N型材料整流管(B)N型材料稳压管(C)N型材料开关管(D)N型材料普通管15-8. 导通后二极管两端电压变化很小,锗管约为(C)。
A、0.5V B、0.7V C、0.3V D、0.1V 2-53.用于整流的二极管型号是(C)。
(A)2AP9 (B)2CW14C(C)2CZ52B (D)2CK84A3-52.下面型号中,表示稳压管型号的是(B)。
(A)2AP1 (B)2CW54 (C)2CK84A (D)2CZ509-42.当反向电压小于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处于(B)状态。
(A)死区(B)截止(C)导通(D)击穿9-43.晶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其伏安特性是(B)。
(A)电压微变,电流微变(B)电压微变,电流剧变·(C)电压剧变,电流微变(D)电压不变,电流剧变9-69.晶体二极管正偏导通时,外电场(A)。
(A)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反,扩散运动加强(B)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同,漂移运动加强(C)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同,扩散运动减弱(D)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反,漂移运动减弱9-70.硅二极管正向导通,其管压降为(A)。
(A)0.7V(B)0.3V(C)1V(D)0.1V3-49.晶体二极管正向偏置是指(A)。
(A)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B)正极接低电位,负极接高电位(C)二极管没有正负极之分(D)二极管的极性任意接8-52.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B)。
(A)一定导通(B)超过死区电压才导通(C)超过0.3V才导通(D)超过0.7V才导通14-62.半导体整流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应选用(D)。
A、变容二极管B、稳压二极管C、点接触型二极管D、面接触型二极管(√)3-97.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8-99.二极管正向电阻比反向电阻大(√)11-49.按制作材料,晶体二极管可分为硅管和锗管。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11章 振荡与信号转换电路
高低阈值电压分别为:+UZR2 和
R1 + R2
-U ZR2 R1 + R2
⒉
振荡周期: T =2Rf C ln (1+
2R2 R1
)
⒊ 矩形波发生器
改变电容C充放电时间常数, 可使方波变为矩形波。
高电平时间ton与周期T的比值
称为占空比,
用q表示:q=
ton T
图11-18
图11-17
11.2.2 由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解:D=10100000B=160,28=100000000B=256
【例11-9】已知UREF=5V,模拟电压UA=3V, 试求其相应的10位数字电压D。
解:
11.3.2 数模转换电路
⒈ 主要技术指标
⑴ 分辨率
定义: D/A转换器的最小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压之比。 计算公式:1/(2n-1) 例如,对于一个8位D/A转换器,其分辨率为:
tW1 =(R1+R2)C ln2 tW2 =R2C ln2
11.3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
11.3.1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基本概念
⒈ 定义
⑴ 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称为数模转换 ⑵ 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称为模数转换
⒉ 数字信号与相应模拟信号之间的量化关系
【例11-8】已知UREF=10V,8位数字量D=10100000B, 试求其相应模拟电压UA。
11.1.1 正弦振荡基本概念
⒈ 自激振荡的条件 : AF =1
又可分解为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振幅平衡条件: | AF |=1
相位平衡条件:φa +φf =2nπ(n=0,1,2,3,…)
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它由几个基本组件构成,包括放大器、反馈电路和频率控制元件。
首先,放大器是振荡器的核心部分。
它负责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提供足够的反馈信号以维持振荡器的振荡。
接下来是反馈电路。
它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形成正反馈回路。
这样,输出信号经过放大后再次进入放大器,形成持续的振荡。
最后是频率控制元件,通常是由电容或电感构成的电路。
它的作用是控制振荡器的频率。
通过调整电容或电感的值,可以改变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当振荡器开始工作时,初始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进入反馈电路。
由于正反馈的存在,输出信号不断增大,直到达到稳定的振荡状态。
振荡器的稳定性取决于正反馈回路的增益和频率控制元件的精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噪声和元件的非线性等。
因此,设计和优化正弦波振荡器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 正弦波振荡电路】题目类型【问答题】难度【易】
为实现下述要求,试问应分别选择何种类型的振荡器?⑴产生100Hz~20kHz的正弦波信号。⑵产生200kHz~1MHz的正弦波信号。⑶产生500kHz的正弦波信号,且要求高的频率稳定度。
答案:
⑴采用RC振荡器;⑵采用LC振荡器;⑶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问题【7】删除修改
答案:
问题【8】删除修改
答案:
问题【9】删除修改
自激正弦波振荡器输出电压的幅值(振幅)会不会无限增大?为什么?
答案:
不会,因为振荡器中的三极管是非线性器件,振荡器的放大倍数Au是非线性变化的,随着输入ui的增Au减小,AF减小,抑制了输出幅值的进一步增大,进而达到某一数值稳定下来。
问题【10】删除修改
自激正弦波振荡器与交流放大器有什么区别?
答案:
⑴采用RC振荡器;⑵采用LC振荡器;⑶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答案:
自激正弦波振荡器:⑴是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波信号的装置;⑵是不需要外加输入信号而能产生一定振幅和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⑶是一个完整的正弦波振荡器,由放大电路、正反馈电路、选频电路和稳幅环节组成。交流放大电路:⑴是放大交流信号的装置;⑵是必须外加输入信号才能有信号输出;⑶是很少采用正反馈(即放大器输入端)断开。
问题【11】删除修改
为了实现下述各要求,试问应分别选择何种类型的振荡器?⑴产生100Hz~20kHz的正弦波信号;⑵产生200kHz~1MHz的正弦波信号;⑶产生500kHz的正弦波信号,且要求高的频率稳定度。
答案:
⑴采用RC振荡器;⑵采用LC振荡器;⑶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问题【12】删除修改
为了实现下述各要求,试问应分别选择何种类型的振荡器?⑴产生100Hz~20kHz的正弦波信号;⑵产生200kHz~1MHz的正弦波信号;⑶产生500kHz的正弦波信号,且要求高的频率稳定度。
电工学-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R
1 jL jC j(L 1
C
)
( R L)
.
I
L/C
R j(L 1 )
C
+ L
•
U
C
_
R
2020/4/18
24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
Z
U
•
I
L/C
R j(L
1)
C
.
I
+ L
•
U
C
_
R
•
当LC并联回路发生谐振时,端电压 U 与总电
流
•
I
同相,即阻抗Z表现为纯电阻性。
谐振频率
o
Uf
•
F
Uo
•
•
由以上知,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U f U i
••
•
则
AuF
Uo
•
U
•
f
U
•
f
1
Ui Uo Ui
2020/4/18
7
自激振荡
总结出自激振荡的条件:
(1)相位平衡条件
反馈电压
•
U
f
与输入电压
•
U
i
同相位,形成正反馈
(2)幅值平衡条件
反馈电压与输入电压大小相等: U f U i
C2
uf
首先判断相位平衡条件,见瞬时极性
2020/4/18
35
RB1
RC
+
RB2
uf
+
ube
RE
UCC
+
C1
L
+
C2
CE
2021年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考试必考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80题)
2021年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考试必考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80题)1.PLC控制线( A )高压线和动力线。
A.尽量远离B.可以接近C.可以并行D.无需考虑2.PLC的安装质量与PLC的工作可靠性和( C )有关。
A.安全性B.操作系统C.使用寿命D.美观3.PLC安装过程中( C ),将影响它安全可靠运行。
A.安装牢固B.有接地接零保护C.导线破损D.有短路过载保护4.用户程序存人EEPROM后,运行时掉电,( C )使程序丢失。
A.有后备电池时不会B.会C.不会D.不一定5.PLC的日常维护工作不包括( C )。
A.清洁与巡查B.定期检查与维修C.程序的重新输入D.锂电池的更换6. FX2N可编程序控制器面板上BATT.V的指示灯点亮,是因为( B )。
A.工作电源电压正常B.后备电池电压低下C.工作电源电压低下D.工作电源电压偏高7. FX2N可编程序控制器面板上“PROG.E”指示灯闪烁是(B )。
A.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电源指示B.忘记设置定时器或计数器常数C.梯形图电路有双线圈D.在通电状态进行存储卡盒的装卸8. PLC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除了进行清洁与巡查、定期检查与维修之外,还有( B )A.刷新参数B.锂电池的更换C.程序的重新输入D.写入器的操作9.对PLC机的表面,应该用( A )以保证其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A.干抹布和皮老虎B.干抹布和清洗液C.干抹布和机油D.干抹布和清水10. 射极输出器(B )放大能力。
A. 具有电压B. 具有电流C. 具有功率D. 不具有任何11. (B )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是同相的。
A. 共发射极B. 共基极C. 公源极D. 共栅极12. 共基极放大电路常用于(A )中。
A. 高频振荡电路B. 低频振荡电路C. 中频振荡电路D. 窄频振荡电路13. 多级放大电路中,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就是后极放大电路的(B ) 。
A. 输出电阻B. 信号源内阻C. 负载电阻D. 偏置电阻14. 多级放大电路中,后极放大电路的(C )就是前级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实验报告
新疆大学实训(实习)设计报告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工业设计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设计题目: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RC)班级:机械10-5班学生姓名:盛晓亮学生学号:20102001007指导老师: 玛依拉完成日期:2012.7.5RCfnπ21=;(式4)图6 RC串并联电路这说明只有符合上述频率nf的反馈电压才能与0•U相位相同。
这时的反馈系数为31==••UUF f(式5)可见,RC串、并联电路既是反馈电路又是选频电路。
ωω•υF31ωωο90ο90-fϕο图7 幅频特性图8 相频特性2.自励振荡的幅度条件:反馈电压的大小必须与放大电路所需要的输入电压的大小相等,即必须有合适的反馈量。
用公式表示即ifUU=(式6)由于iUUA0=(式7)对于图6所示振荡电路,由于101R R A F+==3,故起振时o A >3, 即12R R F >, 因而要求F R 由起振时的大于12R 逐渐减小到稳定振荡时的等于12R 。
所以F R 采用了非线性电阻。
改变R 和C 即可改变输出电压的频率。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1.内容(1)根据设计结果连接电路。
(2)分析和观察不同时间段输出波形由小到达的起振过程和稳定到某一幅度的全过程。
(3)参数设置,若参数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按指标要求调试电路。
2.步骤(1)在Multisim 平台上建立如图9所示的实验电路,仪器参数按图8所示设置:nF C C 1.021==;电阻4R +5R >23R ;4R >5R .调节1R (即21,R R 同时改变)使振荡稳定时满足Ω==K R R 5.521。
图9 RC 正弦波振荡仿真电路图调节直至震荡稳定时的输出信号观测示波器显示(如图10、11)a. 起震:电位器8%图10 起震时的图形b. 振幅最大且不失真:电位器55%图11 震荡稳定时输出信号的图形(2)单击仿真开关运行动态分析,观测频率计数据(如图12所示)。
电工技术PPT课件
R3的位置。
电工技术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
反并联二极管的稳幅电路
AC应 增 最v、位 极f的幅后较D器管当二等过达点小式下的电V极效程到所,o中半等路大管电。稳对于部效的时工阻当定应是R"的平电,作,输幅的Vp是o电均压二在所 出 度下等电阻 电增极降效以 幅 的A、位值 阻益管。电输 度 目B器。 值为支由阻出 大 的点上。R路图,幅 到 。,'半3的(小度 一电=Ab部交)于v小 定路Rf可3的流=工。 程的/看电1电/作度增+出阻流R在,益RD二值R,较"增较A'pp极、,R大益大D管B是RRR,下,点'4工并p3R是降引所D作联较电,起对在二小, 电工技术
f0
2π
1 LC
电工技术
同名端的极性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
91..3电.3感三三点点式式LCL振C振荡荡器电路
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CB)
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CE)
电感线圈L1和L2是一个线圈,2点是中间抽头。 用瞬时极性法可判断出电工电技术路符合正反馈的相位条件。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
三点式振荡器
与等效损耗电阻之比。
Q 0 r0L 0 1 C r1 r C L R 00 L 0C0R
Q0的大小标志着谐振质量的优劣。Q0↑→损耗越小。 Q0通常在30~200之间。
电工技术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
4.谐振曲线
L
(1)谐振曲线 (2)通用谐振方程
Z AB
r
C j(L
1) C
I总 U i
A
IC
C
IL
L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
9.1.3 起振条件和稳幅原理 振荡器在刚刚起振时,为了克服电路中
电工电子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正弦电压Y形连接,已知V,则应为()。
参考答案:2.对称三相电源接对称△负载,线电流有效值为10A,则相电流有效值为()。
参考答案:A3.储能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响应(零输入响应)()。
参考答案:仅有暂态分量4.几个电容、电阻、电感元件相串联,都消耗能量。
()参考答案:对5.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之和。
()参考答案:错6.若电路中不含有独立激励源,则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和电压。
()参考答案:对7.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参考答案:错8.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时,独立电压源开路,独立电流源短路。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314μF 电容元件用在 10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参考答案:5.1Ω2.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参考答案:50mA3.u=-100sin(6πt+10°)V超前i=5cos(6πt-15°)A的相位差是()。
参考答案:115°4.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参考答案:错5.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参考答案:错6.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参考答案:对7.从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感元件属于动态元件。
()参考答案:对8.无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这部分功率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
()参考答案:错9.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参考答案:错10.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比较小。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参考答案: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参考答案:正向电压大于PN结的死区电压3.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为理想元件,US=5V,则电压uO= ()。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原理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本文将介绍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RC振荡电路由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器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当RC电路充电时,电容器会逐渐储存电荷,电阻器则起到调整充电速度的作用。
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开始放电过程,电容器中的电荷逐渐减小。
通过不断重复充放电过程,RC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元件——放大器。
放大器的作用是增加振荡电路中电压的幅度,以确保正弦波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放大器。
R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初始状态:电容器初始没有电荷,电压为0,放大器输出为0。
2.充电过程:电源施加一个正弦波形的信号到振荡电路,电容器开始充电,电阻器控制充电速度。
电压逐渐增加,放大器将电压放大后输出。
3.放电过程: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容器开始放电,电压逐渐减小。
放大器将放电过程中的电压放大后输出。
4.重复充放电过程:电容器在放电过程中将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次开始充电,重复进行充放电过程。
这样,振荡电路就能不断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稳定振荡电路的工作,需要根据电容器容量和电阻器阻值来选择合适的数值。
同时,放大器的增益也要适当调整,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总结: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通过充放电过程产生稳定正弦波信号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基于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通过不断重复充放电过程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放大器起到放大电压的作用,确保正弦波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RC振荡电路时,需要根据电容器容量、电阻器阻值和放大器增益来选择合适的数值,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AL041501. AL04321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编写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该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
本课程是为系统学习“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以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为研究对象,以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直流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理解等效变换的概念;(2)重点掌握各种电路定理、节点电压法、支路电流法,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3)了解磁路及交流电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概念;(4)了解异步电动机的原理,重点理解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能正确选择异步电动机。
重点掌握异步电动机起动、制动、调速的方法;(5)理解低压电器的原理、功能,重点能正确阅读继电器电接触控制电路图,能设计较简单的继电器电接触控制电路;(6)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伏安特性以及主要参数;硅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原理及主要参数;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输入特性曲线教学内容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4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方面的应用5运算放大器在测量方面的应用6集成功率放大器7运算放大器中的反馈8使用运算放大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十一部分正弦波振荡电路(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RC和LC选频网络的工作原理;掌握RC和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得的判断及振荡频率的估算。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习题答案.docx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习题答案【篇一:电工电子技术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1、把图 1 所示的电路改为图 2 的电路,其负载电流 i1 和i2 将( )。
(a) 增大 (b) 不变(c) 减小2、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ubc = 380sinwt v,则相电压 ub = ( )。
(a) (b) (c)3、在图示电路中,开关 s 在 t = 0 瞬间闭合,若(a) 0.6 a (b) 0.4 a (c) 0.8a ,则( )。
4、两个铁心线圈除了匝数不同 (n1 n2) 外,其他参数都相同,若将这两个线圈接在同一交流电源上,它们的磁通 f1 和f2 的关系为()。
(a) f1 f2 (b) f1 f2(c) f1 = f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于( ) 。
(a) 电源电压大小(b) 电源频率高低 (c) 定子电流的相序6、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 )。
(a) 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b) 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c) 实现短路保护7、在中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应采取( ) 措施。
(a) 保护接中( 接零 ) 线(b) 保护接地 (c) 保护接中线或保护接地8、图 1 与图 2 为两个正弦交流等效电路,已知 r = 9 w,r¢= 10 w,c = f,c¢ = f,需施加的正弦信号的角频率 w为 ( )。
(a) 0.32 rad / s (b) 0.11 rad / s(c) 2 rda/s9、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r = xl = 10 w,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 l = 0.707,则 xc为 ( )。
(a) 20 w(b) 10 w(c) 5 w10、在 r,l,c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流i = 10sin(wt+) a,w=1 000 rad / s,l = 1 h,则 r,c 分别为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自激振荡
自激振荡:一个放大电路通常在输入端上有信号的 情况下才有输出。如果在它的输入端不外接信号的 情况下,在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输出, 这种现象就是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振荡器与放大器的区别在于:振荡器不外加输入信 号就有信号输出,放大器的输入端接信号源。
产生自激振荡的原理: 产生自激振荡的原理:
18.2 RC振荡电路 一、选频电路
用RC 电路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即所谓的 RC 振荡电路, 选频网络有多种, 振荡电路,可选用的 RC 选频网络有多种,这里 只介绍文氏桥选频电路 文氏桥选频电路。 只介绍文氏桥选频电路。
R1 C1
& Ui
& Uo
R2
C2
R1 C1
& Ui
& Uo
R2
C2
& Uo 1 = & R1 C 2 1 Ui (1 + + ) + j (ω R1C 2 − ) R 2 C1 ω R 2 C1
FAu=1 自激振荡的条件
& & & X o = Au X d = FAu X o
自激振荡的条件: 自激振荡的条件:
所以,自激振荡条件也可以写成: 所以,自激振荡条件也可以写成: (1)振幅条件:即反馈电压要等于所需的输 )振幅条件: 入电压 | A F | =1
u
(2)相位条件: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要同 )相位条件: 也就是必须正反馈 相,也就是必须正反馈
_
所以, 所以,要满足相位 条件, 条件,只有在 fo 处
+
R C R1
∆ ∆ ∆ ∆
+
ϕF = 0
Au F = 1 R2 1 Ui Au = 1 + F= = R1 3 U0
⇒ R2 = 2R1
Uo和Ui同相,也就是电路具有正反馈。起振 时,使|AuF|>1,即|Au|>3。随着振荡幅度的 增大, |Au|能自动减小,直到满足|Au|=3或 |AuF|=1时,振幅达到稳定,以后并能自动 稳幅。
选频网络: 首先介绍一下 LC 选频网络:
& I
& Ui
C
1 ωo ≈ LC
& IL
L R
谐振时回路电流 比总电流大的多, 比总电流大的多, 外界对谐振回路 的影响可以忽略! 的影响可以忽略!
1 fo ≈ 2π LC L Zo = RC I L ≈ IC = QI i
Q=
ωo L
R
例1: :
+UCC C2
L
设L 、 C1 、 C2 组成的谐振 网络中的电流为i ,则 网络中的电流为
uL +
duC1 duC 2 i = C1 = −C2 dt dt
uC1 ↓ uC2 ↑ uB ↑
正反馈
组成的谐振网络决定。 频率由 L 、 C1 、 C2 组成的谐振网络决定。
分析三点式振荡电路是否满足相位条件(正反 馈),只要看三点的中点(抽头)是否与发 射极相连,或经一旁路电容或耦合电容与发 射极相连,若是就一定满足相位条件。
从|AuF|>1到|AuF|=1,这是自激振荡的建立 过程。
如何起振? 如何起振? 当将振荡电路与电源接通时, 当将振荡电路与电源接通时,放大电路中存 在噪声即瞬态扰动, 在噪声即瞬态扰动,这些扰动可分解为各种 频率的分量。为了得到单一频率的正弦电压, 频率的分量。为了得到单一频率的正弦电压, 振荡电路还必须具有选频性 选频性。 振荡电路还必须具有选频性。就是对不同频 率的信号分量, 率的信号分量,能满足自激振荡的只有某一 个特定频率的信号。因此, 个特定频率的信号。因此,正弦波振荡电路 都包含放大电路 正反馈电路.选频电路和稳幅 放大电路.正反馈电路 都包含放大电路 正反馈电路 选频电路和稳幅 电路四部分 四部分。 电路四部分。
& Xo
反馈信号代替了放大 电路的输入信号。 电路的输入信号。
& Xd
& Xf
基本放大 电路Au
反馈电路
F
& & X o = Au X d & & X f = FX o & & & Xd = Xi + X f
& Xd
基本放大 电路Au
& Xo
& Xf
反馈电路
F
& & Xd = X f
,
& & X f = FX o
ϕA +ϕF = ±2nπ
n是整数 是整数
例如:设 |Au|=100, |F|=0.01, 即|AuF| =1,这时, 如果输入端电压的有效值为0.01V(Ui=0.01V),那 么在输出端得到1V(U。=1V)。而反馈电压(Uf)也正 好是0.01V。如果Uf和Ui的相位相同,振荡电路就 可以稳定工作 设|Au|=200, |F|=0.01, 即|AuF|>1。这时,如果在 输入端有0.01V的电压,那么,在输出端可以得到 2V电压,而反馈电压为0.02V;再由此在输出端得 到4V,而反馈电压为0.04V;如此循环下去。但是 电压的幅度不会无限增大;由于反馈元件或晶体管 的非线性,电压放大倍数|Au|将随着振荡幅度的增 大而自动减小,最后达到|AuF|=1时,振荡电路便 稳定在某一振荡幅度下工作,即使由于任何原因 (如温度或电源电压的变化)使振荡幅度变化时, 也能自动稳幅。
& Xi
+
× –
& Xd
基本放大 电路Au
& Xo
& Xf
反馈电路
改成正反馈
F
& & & Xd = Xi − X f
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 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
& Xi
+
× +
& Xd
基本放大 电路Au
& Xo
& Xf
反馈电路
F
& 如果: & 如果:X f = X i ,
& 仍有信号输出。 则去掉 X i , 仍有信号输出。
电子琴的振荡电路: 电子琴的振荡电路:
R28 R27 R26 R25 R24 R23 R22 R21
1 fo = 2πC R1R2
RF1 RF2 R1 C ∞
D1
D1
_
+
C R
∆ ∆ ∆ ∆
uo
+
18.3 LC振荡电路
LC 振荡电路的选频电路由电感和电容构成, 振荡电路的选频电路由电感和电容构成, 可以产生高频振荡。由于高频运放价格较高, 可以产生高频振荡。由于高频运放价格较高, 所以一般用分离元件组成放大电路。 所以一般用分离元件组成放大电路。本节只 振荡电路做一简单介绍。 对 LC振荡电路做一简单介绍。 振荡电路做一简单介绍
+
C1
– + ⊕
+ –
C
正反馈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频率由 谐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频率由LC谐 振网络决定。 振网络决定。
例2: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哈脱莱振荡电路)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哈脱莱振荡电路)
+UCC C2 C1 C
设 uB ↑ uL2 ↓
ube ↑ uL1 ↓ uD ↑
uC ↓
uL1
L1
uC
uB ↑
uL2
正反馈
L2
D
频率由C 频率由 、 L1 、 L2谐振 网络决定。 网络决定。
例3: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考尔毕兹)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考尔毕兹)
+UCC
设 uB ↑
uC ↓
uC1 ↓
C B
A i C1 + –
C2 –
uC1减小时, uC2如何变化? 减小时, 如何变化? i
能自行启动的电路( ) 能自行启动的电路(1)
RT t° R C ∞ 半导体 热敏电阻 起振时, 略大于2R 起振时,RT略大于 1, 使|AuF|>1,以便起振; ,以便起振; uo 起振后, 起振后,uo逐渐增大则 RT逐渐减小,使得输出 逐渐减小, 为某值时, uo为某值时,|AuF|=1, , 从而稳幅。 从而稳幅。
_
+
R C R1
∆ ∆ ∆ ∆
+
uo
t
Rt
A
能自行启动的电路( ) 能自行启动的电路(2)
R21 R22 D1 R22为一小电阻, 为一小电阻, 使(R21+R22)略大于 略大于 2R1,|AuF|>1,以 , 便起振; 便起振;
D2 R C
_
∞
+
C R1
∆ ∆ ∆ ∆ຫໍສະໝຸດ +随着u 的增加, 随着 o的增加,R22 逐渐被短接, 自动 逐渐被短接,A自动 下降到使|AuF|=1, 下降到使 , 使得输出u 使得输出 o稳定在某 值。
1 2πf o R1C2 = 2πf o R2C1
同相
1 fo = 2π R R2C1C2 1
1 如果: 如果:R1=R2=R,C1=C2=C,则: fo = , , 2πRC
二、用运放组成的RC振荡器 用运放组成的 振荡器
因为: 因为:Au = 1 + R2 ∞
ϕA = 0
uo
R2 R1
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