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文化,回归数学的本真--“认识算盘”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li yu xu shi
漕越数学文化,回归数学的本頁
—
—“认识算盘”教学实录
--------------------------------------------------------------------眉占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熊郦红彭小强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
数学不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汇聚,它还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数学在给予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人类的思考品质,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增进人的本质力量。
《认识算盘》是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一单元中的内容。
我们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努力突出三个要点: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算盘的结构,给出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以一当五”,感受算盘为人类发展作出的贡献;在算盘上表示数,加深学生对不同数位上数的意义的理解,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借助相关资料,挖掘和放大算盘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传承、发扬数学文化,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
过程描述
算盘的前世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
七子之家隔两行,十全归一道沧桑。
五湖四海盘中算,三教九流珠上忙。
柴米油盐小黎庶,江山社稷大朝堂。
八方天地经营手,六六无穷今古章。
你能猜出古诗里描述的事物是什么吗?
生:算盘。
师:关于算盘,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
师:算盘,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和智慧的结晶。
在很久以前,人们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和竹签计数,也就是算筹。
再后来人们用小棍把珠子穿起来,用上面的珠子表示5,下面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计数,像这样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使用的算盘。
算盘被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3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算盘从明代流传到了日本,朝鲜,泰国,等地,领先世界水平将近1000年。
国际上曾多次进行过算盘和计算机的
对抗赛,每次加、减法的冠军都是算盘。
师: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我国北宋
时期的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画中,在
赵太丞家的药铺里就有一幅算盘,有机会
看到这幅画,别忘了找一找里面的算盘。
算盘的今生
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师:了解了算盘背后蕴藏着的文化底
蕴,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构造。
出示课件,认识框、梁、档、上珠、下珠。
算盘歌。
一把小算盘,四周围满框,横卧一
根梁,竖着许多档,梁上是上珠,梁下是下
珠。
一颗上珠表示5,—颗下珠表示1。
游
戏,猜猜我是谁:它有四条边,最爱帮助
人,不让珠乱跑。
(框)
虽然只有它,本领却很多,一个可顶
五。
(上珠)它是一条线,横在框里面,管住
上下珠。
(梁)它有许多根,穿着小珠子,辟
里啪啦响。
(档)小组活动:互相说出名
称,找出所指部位,比赛谁说得快而正确。
在算盘上表示数
师: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
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
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
一般情况
下,我们现在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
依次往左推,分别是—
—十位、百位、千位。
算盘上分别表示的是哪些数?说明理
由。
生1:一个下珠表示1,所以是1.
生2:一个上珠表示5,所以是5.
生3:一个上珠和4个下珠合起来表
示9O
拨一拨:拨出下面的数:345、1050
师:刚才在读、写、拨数时,我们都遵
循了什么法则?
生:读、写、拨数时,都从高位起。
拓展活动。
用2颗珠子拨出一个最大
的两位数o(60)用2颗珠子拨出一个最小
的两位数o(ll)用3颗珠子拨出一个最大
的三位数o(700)用3颗珠子拨出一个最
小的三位数o(102)
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增加了哪些
经验值?
生1:要想拨出来的数大,就要冬量
让高位上的数大。
生2:要想拨出来的数小,就尽量让
高位上的数小,但零不能在最高位。
师课件出示: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
数就越大。
延伸阅读
师:关于算盘,我们新中国第一位总
理周恩来曾指示道:不要把算盘丢掉。
在
我国上海,有一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算盘
收藏家”的耄耋老人,打从1937年涉足算
盘收藏开始,到现在他已度过了整整65个
算盘收藏春秋了,他就是驰名世界的算盘
收藏家陈宝定教授,一位毕生践诺"不要
把算盘丢掉”的人。
在他的家庭算盘博物
馆里,有1000多种各式各样的算盘,同学
们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结束语
师:关于算盘,还有很多计算的口诀,
同学们可以和父母一起上网查询。
前人给
我们留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需要你,我,
他一起传承,发扬。
反思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
《数学课程标
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
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
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
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
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
向学生展现数学发展史,引领学生通过学
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
慧与文明。
如何在常态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践
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
学课堂的一种自然与厚重的本色?我们立
足从教学过程与文化拓展两个方面进行探
索。
教学伊始,我选择从古诗入手,在算盘
的发展历史中,引发学生感受算盘的神奇
魔力;探究结束后,我介绍了算盘文化传
承人陈宝定的故事,给学生播下传承民族
文化的种子,让算盘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
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
竭动力源泉。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上看,学生
的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互动性强,较
好地实现了教学内容知识点、技能点和素
养点的形成与发展。
《四川教育》2020年第07-08期.综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