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湾战争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
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战争评析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这场战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末期世界的基本矛盾,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它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现代化局部战争80年代末期,随着东欧和前苏联的剧变以及前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世界形势开始发生战后最深刻的变化。

东西方两大阵营长达40年的冷战局面被打破,作为战后世界战略格局支柱的雅尔塔体系开始瓦解,世界的主要矛盾即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

这种情况,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它一方面给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酝酿和产生着新的矛盾与不稳定因素。

海湾战争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违反了国际法准则,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

就世界的一个局部来说,这是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也是伊拉克政府谋求地区霸权的结果。

但是,就世界范围而论,这一事件又构成了对有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冲击。

首先,它对美国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谋求新的霸权地位的全球性战略提出了挑战;其次,它对西方发达国家以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渴求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再次,它对本来就很紧张的中东局势更增添了不稳定因素,引起了这一地区国家的强烈不安和反对。

正是这些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激烈冲突,在以政治手段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作为政治的继续,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胜利一方政治上的目的。

科威特的主权得到了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和中东地区的地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利益得到了维护;中东格局表面上恢复了战前状况。

但是,作为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引发这场战争的所有世界基本矛盾。

战后,由于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膨胀,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更加突出;西方发达国家在共同的目标达到之后,都想在战后中东格局的建立和科威特重建中捞取实利,在原有各种摩擦继续存在的基础上,矛盾难以弥合;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了石油的冲击,使这些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等关系更加突出,南北矛盾愈益加剧;中东地区仍然是在世界新秩序建立过程中斗争的重点地区,各派力量重新排列组合,原先已有的多种矛盾更加复杂;世界各国从这场战争中重新认识到军事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军备的势头又有所发展,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海湾战争标志着战争的高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在海湾战争之前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特征已初露端倪,其最为突出的标志是高技术兵器的使用。

但是,就使用的广泛程度来说,那几场战争都无法同海湾战争相提并论。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尤其是美军使用的高技术兵器几乎包括陆海空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军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夜视器材、新型坦克、隐型飞机、巡航
导弹、防空导弹系统、电子战武器、军用计算机、C3I系统等等。

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使战争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况。

例如,在以往的战争中,美军的坦克必须先找到隐蔽物,停车瞄准后才能开火,而且夜间在2000米以外击中目标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而在海湾战争中,M-1A坦克却不仅可以在行进中开火,而且它所装备的夜视仪、激光器以及能根据湿度、风力和其他情况自动调整射击诸元的计算机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90%的命中率。

又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飞机投掷炸弹或发射导弹落在150米以内的只有50%,而在海湾战争中,这一范围已精确到5米左右。

就战争最基本的特征而论,海湾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1.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2.打击方式基本已不再是过去战争所追求的那种大规模毁伤,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3.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上述情况绝非出自偶然。

20世纪60年代,人类迎来了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时代。

从那时起,一大批高技术新技术在现代最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日益崛起,它们极大地开拓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范围和深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这一基础上,军事领域也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和海蒂·拉夫勒指出,军事战略、战术及技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演进,但是战争很少发生革命性变化,而最深刻的变化往往同创造财富的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同时出现。

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客观上已为海湾战争那些革命性的变化创造了物质基础。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海湾战争标志着战争的高技术时代已经到来
作战理论
海湾战争不仅大大影响了世界的政治局势,也对整个世界军事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整个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领域的发展,被导致的一系列变革性影响,后来被统称为“新军事变革”。

其中,在作战思想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便是被称为“三非”的三种军事作战理念:非接触作战、非对称作战和非线性作战。

所谓非接触作战,主要被定义为交战双方兵力在不直接接触条件下的作战,在战争中强调使用高技术远程火力对敌方军队的间接打击作用,在脱离和避免与敌军直接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的作战思路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均是这一作战策略的主要表现。

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72坦克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

作战中使用非对称作战策略的一方,一般拥有在远程火力投送方面的绝对或者相对的优势。

而采取这一策略,可以在作战中在杀伤敌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兵力伤亡与损失。

非对称作战,主要表现为双方使用不同类型部队(美军定义)或不同作战力量(我军定义)的作战行动,以区别于同一兵种或者同一作战力量之间交手的“对称作战”。

如果说对称作战中,决定制胜的因素主要是指挥的水平、兵力的多寡和兵器技术的优劣的话;在非对称作战当中,则更加强调运用军种和兵种的技术优势以及不同兵种之间“相生相克”的特点。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应用了这一作战样式,如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等。

通过非对称作战方式,能够尽可能发挥己方的长处,在作战当中扬长避短,取得军事优势。

而非线性作战,则区别于以前作战双方战线分明(典型代表便是阵地战中的战壕)的特点,交战双方将不再具有明显的战线划分。

战争甚至连明显的前线和后方界限都将模糊,成为真正的立体化战争。

在非线性作战当中,一城一地的得失将不如以前重要,采用这一策略的军队将最大限度发挥己方在机动方面的优势(非线性作战对军队的机动能力要求相当突出),以最快速度直插对方的作战中枢地区,以全力争取速战速决为目标。

而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在代号“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行动当中,采用了代号“左勾拳”的非线性作战策略。

以少数兵力和航空兵牵制吸引住科威特的伊军主力,而美军主力地面部队取到沙特,绕到伊军力量薄弱的右翼一方,从敌后直插伊军后方发起强烈攻势,从而起到了“避实击虚”的理想效果,在地面作战一开始便把持主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当中,美军高速的兵力突击,快速占领巴格达也是这一策略的应用表现),并取得了地面作战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