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1.目的:为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制定本项制度。
2.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工作。
3.责任:采购员
4.内容:
4.1医疗器械的购进必须坚持“按需购进,择优购进”的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
4.2采购员必需从具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且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
4.3采购的国产产品必须具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制造认可表,同时该产品必须是在供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产品范围内。
必要时对产品和企业质量体系进行考察。
4.4采购的进口产品必须具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同时该产品必须是在供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产品范围内。
4.5首次经营的品种应建立质量审核制度。
质量审核包括:索取产品技术标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并建立采购合同档案。
4.6采购员不得采购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购进过期,失效或国家明令淘汰的医疗器械。
4.7购进的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并建立完整,真实的购进记录,做到票、账、货相符。
4.8企业须将所有经营品种的产品资质以及其供货方的资质,制作目录并形成档案,妥善保存。
定期还需核对资质的有效性,及时更新。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2)
是指医疗机构为规范和管理医疗器械采购活动,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程序。
该制度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采购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医疗器械采购的目标,如提供合理价格、确保质量和安全、维护医疗机构利益等,并制定相应的采购原则,如公平竞争、透明公开、择优采购等。
2. 采购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医疗器械采购的组织架构,包括采购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责。
3. 采购计划和策划:制定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包括采购项目的确定、采购量的确定、采购预算的编制等。
同时,制定采购策略和方案,如采购方式、招标条件、评标标准等。
4.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信誉评价等。
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5. 采购程序和流程:明确医疗器械采购的具体流程和程序,包括需求确认、立项申请、招标公告、投标文件评审、中标结果公示等。
6. 合同管理:建立医疗器械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签订的程序和要求,合同履行的监督和管理等。
7. 质量管理和验收:制定医疗器械采购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检验和验收。
8. 监督和检查:建立医疗器械采购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和管理医疗机构的采购活动,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提高采购效率,节约成本,维护医疗机构的利益。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3)
是指医疗机构为实现合理、科学、透明和公平的医疗器械采购,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采购计划制度: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需求和财务状况,制定年度、季度或项目的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2. 采购程序制度:医疗机构应明确医疗器械采购的程序和流程,包括需求确认、招标、评审、成交、合同签订等环节,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公正和透明。
3. 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经营资质、产品质量可靠和服务能力优良。
4. 投标评审制度:医疗机构应明确采购评审的标准和程序,组织专家对投标报价进行评审,选取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成交。
5. 合同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合同履行完善,并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6. 采购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做好采购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工作,包括采购计划、招标文件、议标会议纪要、合同等相关文件和记录的保存和归档。
7. 采购监督与评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采购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采购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以上是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这些制度,确保医疗器械采购的合规性和科学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4)
一、总则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医疗器械采购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采购申请
1. 采购申请应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等必要信息,并由需要采购的科室或个人填写。
2. 采购申请一般在每年的集中采购计划确定后提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采购,应提前申请并说明理由。
三、供应商选择和资质审核
1. 采购部门应根据医疗器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并明确评审的要求和程序。
2.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医疗器械的注册证书,并有良好的供货记录和服务质量。
3.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如有问题或变更应及时调整供应商名单。
四、询价和比价
1. 采购部门应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询价,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网上发布等方式进行。
2. 询价应明确时间要求、报价方式、提供的信息等,并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查证。
3. 报价时,供应商应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价格明细、交货期等必要的信息。
五、采购合同签订
1. 采购合同应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2. 采购部门应对采购合同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采购合同的变更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并及时将变更信息通知供应商。
六、付款管理
1. 采购部门应根据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制定付款计划,并及时支付款项给供应商。
2.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付款的记录和统计,如有延期付款的情况应及时解决并记录原因。
3. 采购部门应妥善保管付款凭证和相关的财务文件,以备查验和审计。
七、验收和入库
1. 采购部门应根据医疗器械的特点和要求,制定验收标准和程序,并及时进行验收。
2. 验收时,应对医疗器械的数量、质量、性能等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3. 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入库,并进行合理的存放和分类管理。
八、质量追溯和售后服务
1. 采购部门应建立医疗器械的质量追溯制度,包括供应商的追溯信息、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
2. 如发现采购的医疗器械存在质量问题,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要求解决。
3.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评估和考核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质量。
九、责任追究
1. 如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2. 供应商如提供虚假资料或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纳入不良供应商名单。
十、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医疗器械采购。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以上为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内容,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5)
是指医疗机构在采购医疗器械方面的管理规定和流程。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经济效益,并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采购政策和原则:明确医疗机构的采购目标、原则和政策,包括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过程,遵守法律法规和采购伦理准则。
2. 采购流程和程序:规定医疗器械采购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职责,包括需求确认、招标公告、投标评审、合同签订等。
3.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和评价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并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或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义务。
4. 采购预算和决策:确定医疗器械采购的预算和资金来源,建立采购决策机制,确保采购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
5. 采购合同管理:规定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流程,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维护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6. 采购质量管理: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建立质量监督和检验制度,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7. 采购档案管理:建立医疗器械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文件、合同、付款凭证等文件的保存和管理,以备审计和监督检查。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的效率和效益,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有效防范腐败和不正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