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研究【精品发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研究【精品发布】
1.银行财务会计事后监督中的问题
1.1监督职责模糊
在对财务会计核算业务全面核查的前提下,事后监督要担负起以防范资金风险、堵塞资金漏洞等为重点的职责,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指出监督的具体内容,而且也没有具体可遵循的实施细则。

如果有具体的监督方法,那么监督人员必须要每天对日常的财务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检验,这样,加大了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工作质量上很难保证对某些工作进行重点的监督和防范,也影响了时候监督有效的发挥其职能。

事后监督对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较少。

相反地,对财务会计的业务活动的监督多。

目前,事后监督的方式还停留在以帐表、凭证等进行非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如计算机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系统口令与密码是否保管严密等的检查很少。

且,有些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岗位进行监督,事后监督人员由其他部门人员暂时代替或者兼岗,所以他们的职责没有明确。

1.2思想认识偏差
有些财务会计部门缺少专门的事后监督人员,而且银行对经营情况的好与坏都以最终的经济效益来衡量,最主要的还是很多银行管理者对财务会计事后监督工作价值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作为一项管理工作,银行财务会计事后监督的运营费用和人工成本都是显性的,通过事后监督而规避的风险和损失却是隐性的。

所以,要恰当认识监督工作,否则,风险出现或释放,银行将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2.财务会计事后监督的政策
2.1明确职责,科学定位
从职能特点与目的为出发点,明确事后监督的工作定位。

事后监督部门是对财务会计核算业务进行非现场监督的一个部门,主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检验、审核。

检验的是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现的差错,审核的是财务会计核算业务在处理数据和得出处理结果上的有效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财务会计业务的管理应该是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对事后监督部门反映出的问题要重视、并认真对待,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以便出台相应措施。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资金的损失、化解一定的资金风险。

所以,一方面,事后监督部门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找到工作重心,做好财务会计核算的重点检查和日常监督。

另一方面,加大对某些业务难点和疑点的检查力度,改善以前监督工作中不到位的情况。

事后监督部门要和其他部门协商一致,明确各自的工作,共同为银行将资金风险控制到最小。

2.2提高监督认识
银行要加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及时防范和规避资金风险以及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质量必须开展事后监督工作。

通过事后监督不但能堵住资金漏洞,还能制止违规操作,进而遏制恶性结果的发生。

银行的管理者应该科学评价、正确认识事后监督工作,加强对财务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充分发挥时候监督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让银行整个体系良好发展。

2.3有效提高监督手段
加强核算过程中的控制。

财务会计事后监督是一种监督过程,也是核算过程,其责任与权限要明确。

事后监督部门要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客观的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相关部门予以纠正。

创新监督手段能使事
后监督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使用计算机技术便是其中一项。

加快建设计算机监督系统,利用完备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安全监督。

银行要充分利用电子化监督,来弥补人工监督工作方式的不足,电子和人工监督方式结合,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

除此之外,可以赋予财务会计监督部门一定的权利,如建议权、监督权和查处权,从而增强财务会计事后监督的权威性,让其在监督过程中有效地行使行政权。

3.总结
总而言之,财务会计事后监督能有效的防范资金的风险。

银行要加强财务会计事后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依靠事后监督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在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银行的监督工作必须定位明确、权责分明,利用有效的监督方法使财务会计事后监督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将银行的整体损失降至最低、及时避免风险,保护银行的整体利益。

结束语: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

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

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