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文化:万事不离茶 德昂族的茶文化

合集下载

德昂族酸茶:古老的茶叶瑰宝

德昂族酸茶:古老的茶叶瑰宝

PAGE18看见·非遗PAGE 19看见·非遗德昂族酸茶:古老的茶叶瑰宝文|卢凤美2022年,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中,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作为子项目入选。

德昂酸茶分食用茶和饮用茶两种。

食用茶一般当菜来食用,饮用茶酸涩回甘,其汤色金黄透亮,年份久的茶有橄榄香、桂花香、奶香等香气。

通常,德昂人选择春夏两季制作酸茶,选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厌氧发酵、舂制等工序加工而成。

德昂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种植茶树和饮茶历史的民族20看见·非遗PAGE 德昂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现共有人口约2万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等地。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其中又分为“别列”“梁”和“汝买”三种方言。

德昂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种植茶树和饮茶历史的民族,被誉为“茶的民族”“古老的茶农”。

该族是唯一将茶树视为图腾的民族,也是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

茶在德昂族道德中象征诚实和信任,定亲交友,茶是信物和使者,一切真诚都在茶的甘苦回味之中。

茶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是他们的命脉,联系着德昂族人的精神信仰和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

德昂族的茶礼茶俗仪式伴随着德昂族人的生命历程,成为德昂族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酸茶是德昂族最具有特色的茶饮,史书称之为“谷茶(或者沽茶)”。

德昂族传统制作工艺下的酸茶分湿茶和干茶两种,湿茶主要用以食用,可上餐桌,美味可口,干茶则主要用来饮用。

德 昂 族 酸 茶 古 法 制 作 有 专 门 的 师 傅, 整个制作过程充满着神秘色彩。

制茶的日子选择三六九,要单日,不要双日。

逢九的日子,将蒸揉后的茶叶放入竹筒内压实,用新鲜芭蕉叶盖住缺口,绑上藤子密封好后,放入预杀青后的茶叶装入竹筒内进行厌氧发酵PAGE21看见·非遗先挖好的发酵坑,分批将盛有酸茶的竹筒埋入地下,进行自然发酵。

德昂族独特的酸茶技艺

德昂族独特的酸茶技艺
取 呢?
“ 虎 抱 蛋 ” 之 谜 ,也 就 迎 刃 而 解 了 。 老
宜 良 地 处 滇 中 , 虽 自明 初 以 来 实 行 屯 垦 , 县 境 居 民 已 多 为 汉 族 ,然 而 其 进 入 县 境 之 初 ,
于 是 乎 困 惑 。从 那 时 迄 今 ,我 差 不 多 整
整 思 量 了 半 个 世 纪 ,却 一 直 没 找 到 答 案 。
小 麦 地 冲 彝 族 自 称 为 “ 罗 ”, 即 虎 族 , 于 每 罗 年 正 月 初 八 至 十 五 要 举 办 虎 节 ,跳 虎 舞 , 以
戏 并 保 存 下 来 ,直 至 建 国 初 期 的 上 世 纪 5 年 0
, f 老 虎 胎 生 ,无 须 抱 蛋 ,此 为 人 所 共 知 。 故 2。
活 的 “ 虎 抬 伴 ” “ 虎 勾 脚 ”、 “ 虎 擦 化 内涵 的独 特所 在 。口 老 、 老 老
德 昂族独 特 的酸茶 技 艺 文 李 信 , 淳
德 昂 族 是 云 南 特 有 的 人 口 较 少 民 族 ,也
是 云 南 “ 过 区 ” 的 跨 境 民 族 。 在 长 期 的 生 直
天 上 的 日 月 星 辰 / 是 荼 叶 的 精 灵 化 出 … … 都
茶 叶 是 德 昂 的 命 脉 / 德 昂 人 的 地 方 就 有 有 茶 山 / 奇 的 传 说 留 到 现 在 / 昂人 的 身 上 还 神 德
飘 着 茶 叶 的 芳 香 … …
产 、 生 活 实 践 中 ,德 昂 族 靠 着 自 己 的 勤 劳 智
《 古 农 ”。 茶 在 德 昂 族 道 德 中 象 征 着 诚 实 和 信 任 , 达 定 亲 交 友 ,茶 是 信 物 和 使 者 ,一 切 真 诚 都 在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与茶叶有着怎样的关系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与茶叶有着怎样的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德昂族文化德昂族与茶叶有着怎样的关系
导语: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

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
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

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

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都好饮浓茶,传说从古老的时候就这样了。

说起德昂族饮的浓茶,那真是名不虚传,他们把一大把茶叶投入能容纳的一百亳升水的罐内加水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将茶水倒入人们常称之为“牛眼睛杯”(比水牛眼大不了多少)中即喝。

外来人喝这种茶往往要渗入几倍的开水才行。

由于德昂族人常饮浓茶,久而久之就有了茶瘾,茶瘾发作时会使人四肢无力,特别在走长路时使人难于行进,但只要煮一罐茶喝几杯后,精神就抖擞起来了。

人们常说,德昂族办事情离不开茶叶,他们常把茶叶作为礼品,它表明“茶到意到”。

如果去探望久别的亲戚朋友,见面礼就是一包茶叶,有客人来了,主人家总是先烧水煨茶招待,男青年求婚请媒人去说亲时,首先带往女方家的也是一包两、三斤重的茶叶。

若有喜庆事邀请亲朋好友光临,送一小包扎有红十字线的茶叶作表示。

如果群众之间发生纠纷,某一方因有过失,要求得到对方谅解时,也先送一包茶叶给对方,当有过失的一方主动送了茶叶,另一方再有理也要加以原谅,这是德昂族的礼俗,若不送茶叶而是送钱物,那就被认为是不懂德昂族的“礼”,也不会得到谅解,甚至会将事情办坏。

若相互之间的纠纷自己不能解决而需请头人调解时,也要裹一小条茶叶和一小象草烟交叉成“Ⅹ”形交给头人,然后再申述各自的理由。


生活常识分享。

云南德昂族的茶文化

云南德昂族的茶文化

54养 性品 茗2019.03一向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云南德昂族,自古以来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男女老少对茶向来都情有独钟,别具深情。

这种心态世代相沿,从而形成了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德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即“茶文化”。

有人说,德昂儿女是茶的儿女。

凡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满山的茶树,就有茶文化。

茶是德昂族人的命脉,德昂族与茶叶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物质的范畴,而有着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情结。

德昂族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孩童时代嬉戏于茶林,青年时代谈情说爱于茶林,老年时代徜徉于茶林,在夕阳陪伴下追忆一生与茶共度的时光,德昂人甚至将自己民族的来源也说成是由茶树的叶子变成的。

德昂族是一个崇尚种茶、饮茶的古老民族,居住于滇西南山区与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的都种茶,房前屋后都种着茶树,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空气中任何时候都弥散着茶香,有的村寨周围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倍受人们的珍视和保护,寨中人以能拥有“茶王而感到自豪”。

历史上,德昂族虽有过几次大的迁徙,但凡是德昂族居住过的地方,一般都有大片茶树遗迹留下。

在云南盈江县德昂族过去的居住地,有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老茶树,铜壁关附近也遗留着成片的老茶林,在瑞丽市户育乡的雷弄山上,德昂族留下了好几片茶林,现经当地村民修整改造和利用,仍是当地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女性几乎不可一日无茶,而且好饮浓茶。

喝茶时,常常将一大把茶叶放入一个能容纳约一百毫升的小茶罐里加水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时,将茶水倒入“小牛眼睛杯”中即喝。

由于这种茶非常浓酽,所以一般人喝了极易兴奋、彻夜难眠。

德昂族人在劳累之后煮一罐浓茶,喝上几口,立刻精神倍增,劳顿全消。

德昂人还爱喝一种“酸茶”,这种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

酸茶叶也可直接嚼食,味微酸、微苦而回味甘甜。

各民族的茶文化

各民族的茶文化

景颇族腌茶
•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地区的景颇族、德昂族等兄弟民族,至 今仍保持着一种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吃腌茶就是其中之 一。茶一般在雨季进行,所用的茶叶是不经加工的鲜叶。 制作时,姑娘们首先将从茶树上采回的鲜叶,用清水洗净, 沥去鲜叶表面的附着水后待用。腌茶时,先用竹篇将鲜叶 摊晾,失去少许水分,而后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食盐 适量拌匀,放入罐或竹筒内,层层用木棒舂紧,将罐(筒) 口盖紧,或用竹叶塞紧。静置二、三个月,至茶叶色泽开 始转黄,就算将茶腌好。腌好的茶从罐内取出晾干,然后 装入瓦罐,随食随取。讲究一点的,食用时还可拌些香油, 也有加蒜泥或其他佐料的。
•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 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 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 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 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 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 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 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 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 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 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 分满为止。 •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 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 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 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 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 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 “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德昂族茶文化的认识

德昂族茶文化的认识

德昂族茶文化的认识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

德昂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中茶文化是德昂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昂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德昂族的日常生活中,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来访还是节日庆典,德昂族人都会以茶会友。

茶对于德昂族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交流感情、传递友谊的重要媒介。

德昂族的茶文化不仅体现在茶的品种上,还包括茶的制作和品尝方式。

德昂族人制作茶的方法独特而讲究,一般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

他们会将新鲜的茶叶摘下后,经过晾晒、揉捻、烘焙等工序进行加工。

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口感鲜爽。

德昂族人品尝茶的方式也有一套独特的礼仪。

在茶会上,主人会将茶倒满到客人的茶杯中,然后慢慢品尝。

茶的味道和口感会在客人口中慢慢散开,而客人则会细细品味茶的滋味。

在德昂族茶文化中,品茶是一种缓慢、平和的过程,人们可以借此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茶在德昂族文化中还有着其他的象征意义。

茶被视为团结和友谊的象征,因此在德昂族的重要场合,人们常常会以茶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茶还被视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德昂族人相信通过品尝茶,可以与自然界的精神沟通,获得平静和安宁。

除了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德昂族的茶文化还在一些传统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德昂族的新年“腊八节”,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茶宴,邀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品茶。

茶宴上,人们会互相祝福,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德昂族茶文化的认识不仅体现在茶的品尝和制作上,还体现在茶的传承和发展上。

德昂族人非常重视茶文化的传承,他们会将自己的茶文化知识和技艺传授给后代,以确保这一文化传统能够延续下去。

同时,德昂族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茶文化,将传统的茶制作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更多新品种的茶叶。

总的来说,德昂族的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不仅是德昂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德昂族的茶文化

云南德昂族的茶文化

云南德昂族的茶文化作者:潘春华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9年第3期一向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云南德昂族,自古以来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男女老少对茶向来都情有独钟,别具深情。

这种心态世代相沿,从而形成了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德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即“茶文化”。

有人说,德昂儿女是茶的儿女。

凡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满山的茶树,就有茶文化。

茶是德昂族人的命脉,德昂族与茶叶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物质的范畴,而有着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情结。

德昂族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孩童时代嬉戏于茶林,青年时代谈情说爱于茶林,老年时代徜徉于茶林,在夕阳陪伴下追忆一生与茶共度的时光,德昂人甚至将自己民族的来源也说成是由茶树的叶子变成的。

德昂族是一个崇尚种茶、饮茶的古老民族,居住于滇西南山区与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的都种茶,房前屋后都种着茶树,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空气中任何时候都弥散着茶香,有的村寨周围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倍受人们的珍视和保护,寨中人以能拥有“茶王而感到自豪”。

历史上,德昂族虽有过几次大的迁徙,但凡是德昂族居住过的地方,一般都有大片茶树遗迹留下。

在云南盈江县德昂族过去的居住地,有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老茶树,铜壁关附近也遗留着成片的老茶林,在瑞丽市户育乡的雷弄山上,德昂族留下了好几片茶林,现经当地村民修整改造和利用,仍是当地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女性几乎不可一日无茶,而且好饮浓茶。

喝茶时,常常将一大把茶叶放入一个能容纳约一百毫升的小茶罐里加水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时,将茶水倒入“小牛眼睛杯”中即喝。

由于这种茶非常浓酽,所以一般人喝了极易兴奋、彻夜难眠。

德昂族人在劳累之后煮一罐浓茶,喝上几口,立刻精神倍增,劳顿全消。

德昂人还爱喝一种“酸茶”,这种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

德昂族历史 独具特色的德昂族历史文化

德昂族历史 独具特色的德昂族历史文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德昂族历史独具特色的德昂族历史文化导语:德昂族,有人口15462人。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德昂族,有人口15462人。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

与傣、景颇、傈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

新中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并与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的汉、傣、景颇、佤等民族杂居。

因此,受这些民族影响,特别是受傣族的影响较深,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基本与傣族相同。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茶农”之称。

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

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昂语支。

有三种方言,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民族渊源德昂族是保山、临沧、德宏一带最古老居民之一。

德昂族的先民是濮人的一部分,最初居住在坝区和山区,农业和手工业都比较发展。

至今潞西县芒市河边及轩岗坝等地,均有德昂族村落遗址。

据傣族父老相传,遮放坝区的许多水田都是德昂族开垦的,到元末明初德昂族才被迫迁入山区。

在今德宏州高黎贡山西部的群山中,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历史遗迹,如瑞丽县孟修寨旁的古佛塔,南津里附近的石铺村道,以及山区发现的大片古茶林等,据说都是德昂族先人留生活常识分享。

德昂族居室文化和茶文化都有何特点

德昂族居室文化和茶文化都有何特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德昂族居室文化和茶文化都有何特点
导语:居室文化德昂人的住房普遍为干栏式建筑,有较高的建筑水平。

住房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木材,屋脊之上还装饰有草制饰物,更是别有风趣。

集体
居室文化
德昂人的住房普遍为干栏式建筑,有较高的建筑水平。

住房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木材,屋脊之上还装饰有草制饰物,更是别有风趣。

集体竹房建筑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昂地区仍保留父系大家族,同一父系祖先的有血缘关系的后代共同居住在一所大房子内。

集体生产,共同消费。

解放以后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幢房子,长达50米,宽约15米,面积达750平米,一般大房子面积也在四五百平米左右。

大家族逐步解体以后,有血缘关系以及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家族还有共住一所大房子的习惯,只是在经济生活方面是各自独立的。

个体家庭住房个体家庭的民居多为竹木结构、歇山式草顶的干栏建筑,平面多为长方形,但也有平面为半圆形,歇山式草顶呈弧形的,别有风格。

干栏式民居上层住人,下层作畜厩,有主副两座楼梯。

歇山式草顶为圆弧形的民居,当地又称“毡帽形”,风格粗犷。

民居构架为穿斗式木梁柱,楼面、隔间均用竹片或木板铺设。

山寨茶香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
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
神奇的《古歌》代代相传,
德昂人身上飘着茶叶的芳香。

这是德昂人传唱已久的古歌。

生活常识分享。

少数民族德昂族的各种习俗

少数民族德昂族的各种习俗

少数民族德昂族的各种习俗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你想看看德昂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少数民族德昂族的各种习俗。

少数民族德昂族的饮食习惯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

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德昂族饮食比较考究,用料较为广泛。

擅长煮、炖、拌、舂等技法,口味酸辣中带甜。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

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味。

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的小菜。

主要特色菜有:凉拌番木瓜、凉拌挑手鱼、竹筒捣菜、脆皮冬瓜、勒浪等。

饮浓茶,这是德昂族成年男子和老年妇女的嗜好。

传说从古老的时候起就有这种习俗。

因此,德昂族各家各户都习惯在自己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栽培一些茶树,采摘的茶叶系士法加工,主要供自己消费,有剩余时携人市场与其他民族交易。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

在日常生活中,德昂族离不开茶,婚丧嫁娶。

探亲访友,都以茶作为礼品,“茶到意到”。

如参加婚礼时,要送一包扎有十字红线的茶叶;参加葬礼则送一包用竹蔑或竹麻拦腰捆扎的茶叶。

到德昂族人家做客,好客的主人将客人迎上竹楼后,会捧出一杯杯烤得焦香的浓茶递到客人手中。

德昂人嗜茶成瘾,他们说一天不喝茶,混身都没劲。

只有喝下一杯浓浓的热茶,才能提起精神,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

味酸涩,能生津解渴。

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

这种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

酸茶叶也可直接嚼食,味微酸,微苦而回味甘甜。

德昂人认为这种茶可以解热散毒。

干茶和酸茶在当地集市上都可买到,通常由年长的德昂妇女出售,它们被为“蔑宁”,在德昂语中,这是“茶妈妈”的意思。

德昂族茶文化探析 (1)

德昂族茶文化探析 (1)

德昂族茶文化探析学院:教育学院班级:2011级应用心理学班小组成员:戚春燕、李莲、吴明芳、李学丽、丁雅岚、蒋金玲目录前言 (1)自然环境 (1)一、文献查阅 (2)1.1德昂族茶史 (2)1.2.茶俗功能 (6)1.3德昂族茶俗文化中的传统生态意识 (6)1.3德昂族茶文化的困境 (7)二、访谈法 (8)三、实地考察 (10)3.1调查阶段 (10)3.2考察目的 (11)3.3考察时间 (11)3.4考察人员 (11)3.5考察线路 (11)3.6经费预算 (11)3.7调查工具 (12)3.8生活用品 (12)四、反思 (12)附录 (13)(一)文献资料: (13)(二)图片资料 (14)(三)问卷 (15)德昂族茶文化探析前言德昂族,现有人口1.5万为云南独有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潞西县与镇康县,少数散居于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

德昂人说,他们的祖先是从茶树上来的。

他们喜欢饮茶,世世代代长于植茶,因此德昂族又被称为古老的茶农。

茶文化是根植于根植于该民族中,有着与其他民族没有的历史和对茶情感的依赖。

茶不仅作为该民族的图腾,而且茶俗作为一种礼仪渗透到德昂人生活和一个人的一生之中。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德昂族的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

此次德昂族的茶文化探析我们主要采用1文献查阅法(查阅结果将在后面详述),2访谈法,采访了两位德昂族的大学生,访谈结果后面将会附录。

3实地考察,因为条件有限,实地考察我们只做了考察计划表。

考察地区为德宏州盈江县新城乡杏坝村松山。

研究德昂族的茶文化不仅可以探究德昂族茶文化的特殊性还可以了解茶和德昂族的历史渊源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节。

通过此次对德昂族茶文化的探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德昂族茶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希望通过了解德昂族的茶文化,让我们能够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引起重视与保护。

“古老的茶农”——德昂族茶俗

“古老的茶农”——德昂族茶俗
数, : 即 通媒 、 帖 ( 生 辰 八 字 、 庭 状 况 、 产 之 过 写 家 财
在德昂寨子里 , 你随处可见的东西莫过于茶树 ,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茶树。无论你走进寨子里的 哪户人家 , 都会 被 德 昂人 的热 情所包 围 , 们会 用迎 他
类) 等事项 。此后 , 如若 男方有 意 , 便需 占 卜问吉 凶, 得吉签, 纳吉” 而后方可托媒求亲。此 时, 称“ ,
“ 睦茶 ” 等 。 和 等
中, 婚礼与茶的关系显得极 为密切。我 国古代许多
地区都流行“ 三茶六礼” 的婚俗。所谓 “ 三茶” 就是 下 茶 、 茶 和合 茶 ; “ 礼 ” 是 : 采 、 定 而 六 则 纳 问名 、 纳 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下茶之前为 纳采、 问名 等礼
盈江、 丽、 瑞 陇川 、 河 、 陵以及 临沧地 区 的耿 马 等 梁 龙
地, 与傣族 、 颇族 、 景 佤族 、 傈僳 族 、 族 等 民族 杂 居。 汉 居住 在 德 宏 傣 族 景 颇 族 自治 州 的德 昂 族 自称 “ 德 昂 ” 居住 在 临 沧地 区镇 康 、 马等 县 的 则 自称 “ , 耿 尼
德昂人人生 的几 个重要礼俗 , 如诞 生礼、 年 成 礼、 婚礼、 丧礼等都与茶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其
他们讲究“ 茶到意到” 宾客临 门必先泡茶 款待; , 走 亲访友必以茶为见 面礼 ; 宴请宾客时则用一小包扎 有 红 十字线 的茶 叶来 代表 “ 柬 ” 化解 矛 盾 时则 喝 请 ;
已全 身预热 的茶 罐 中 , 用食指 、 中指 和拇 指构 成 三角 形状 , 紧握 住 罐 柄 来 回翻 抖 茶 叶 , 停 地 上 下 抖 紧 不 动 。当罐 内 的茶 叶色 泽呈 金 黄 色 , 发 出香 味 来 的 并

德昂族的茶俗:德昂族用喝茶言情用茶传意

德昂族的茶俗:德昂族用喝茶言情用茶传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德昂族的茶俗:德昂族用喝茶言情用茶传意导语:德昂族的未婚男女,有自行择偶的自由。

双方经过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并愿意缔结婚约时,男女即告之父母。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这种告不是以言德昂族的未婚男女,有自行择偶的自由。

双方经过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并愿意缔结婚约时,男女即告之父母。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这种告不是以言语表述,而是以茶相告。

即小伙子趁父母熟睡之机,将事先备好的择偶茶置于母亲的常用筒帕里。

待母亲发现筒帕里的茶叶,便知道要为儿子提亲。

随即便与丈夫商量,并委托同氏族和异氏族的亲戚各一人,作为提亲人。

提亲人去女方家提亲时,不必带别的礼物,只要在筒帕里装上一包茶(半斤左右)。

到了女方家后,亦不必先以言语表述,只需将茶放到供盘上,双手递到主人面前,主人即知道提亲人的来意。

女方父母经过媒人两三次说合,看到男方确有诚意,即收下茶叶,表示同意。

否则,即表示拒绝。

男方父母知道女方家长应允儿女婚事之后,便请媒人再次携带茶叶一斤,另加酒肉若干斤,赴女方家宴请女方父母和老人、舅舅等。

席前,先由男方叔叔、伯父、姐姐向女方父母赠送茶叶一包;接着再由他们陪同男青年以茶认亲;最后由双方亲戚以茶议定订婚礼物。

跨入德昂山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后的茶树,处处反映出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特殊感情。

这时,无论客人进入谁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

客人光临,不是递酒,而是敬茶,有说一句话,喝一盅茶的习俗。

这茶水,是主人事先准备好的,一般均用大土罐炳在火塘边,随喝随沏,这叫迎客茶。

遇上亲戚或好友来访,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敬茶。

这是茶主人临时采摘来的。

先将锅盖置于火塘的三角架上,然后三番五次地烘烤、揉生活常识分享。

浅述陇川县德昂族与茶

浅述陇川县德昂族与茶

2019.02茶,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陇川境内共有古茶树居群6个,面积1.96万亩,株数21.18万株,其中,野生型4个,面积为1.93万亩,古茶树12.02万株,分布于景罕镇曼面山村、王子树、邦东村等海拔1700~2230 m之间。

如此近二万亩的古茶树是无价之宝。

它是该县少数民族生存的化须,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要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和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借大旅游搭台,发展该地大健康产业,促当地经济发展。

1 陇川县概况陇川县位于滇西南边境。

西与缅甸山水相连,民族相通,国境线长50.9km。

全县东西最大横距42km,南北最大纵距51km。

县城驻地章凤镇距州府芒市约130km,距省会昆明约760km,距缅甸八莫重镇约92km。

全县总面积1931km 2,地处云贵高原,全境由高黎贡山余脉纵贯,地貌特征为“三山两坝一河谷”,山脉均为西南走向,山峦起伏,东北高峻。

陇川属边境县,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50.9km,境内有大小河流98条,全部汇入伊洛瓦底江,陇川县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立体气候突出,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

历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595mm,年均降雨日166d,日照数2284h,终年无雪。

最冷月1月,最热月5月,年相对湿度80%。

境内海拔780~2618.8m,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3.1%。

全县有9个乡镇、73个村委会(社区)、7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32万人,汉族8.92万人、占全县的46.2%,少数民族 10.4 万人、占全县的53.8%2 茶叶饮料的历史传承茶叶源于中国,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

然而饮茶也始于中国,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

德昂族茶文化探源_丁菊英

德昂族茶文化探源_丁菊英

德昂族茶文化探源丁菊英(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云南 潞西,678400)=摘 要>德昂族茶文化是德昂族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德昂族从不同角度认识、体验茶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功能和意义,赋予了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风情万种,五彩斑斓的德昂族茶文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对茶的解读像德昂族那样深情、醇厚、芬芳。

多彩的德昂族茶文化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关键词>德昂族;茶文化;根源我国的德昂族75%居住在山川秀丽,自然景观奇特多样的德宏,这里是茶的故乡,茶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是茶文化的沃土。

这里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和德昂族,其中德昂族在当地是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少的世居民族,仅有13800人(2006年末),在我国属于小少民族,并且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

目前其经济文化在当地相对落后,但其茶文化却多姿多彩。

茶在德昂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沉积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内涵,它内联民风民俗,托情寓义,理性升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昂族茶文化。

一、多彩的德昂族茶文化11迎客茶跨入德昂山寨人们可以处处感受到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特殊感情。

德昂人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栽满了茶树,无论客人进入谁家都会受到以茶为礼的热情接待。

客人光临,不是递酒,而是敬茶,德昂族有/说一句话,喝一盅茶0的习俗。

这茶水,是主人事先准备好的,一般均用大土罐炖在火塘边,随喝随沏,这叫/迎客茶0。

21敬客茶遇上亲戚或好友来访,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敬茶。

这茶是主人临时现采摘的新茶,主人先将锅盖置于火塘的三角架上然后三番五次地烘烤、揉搓,直到发出香味。

稍凉片刻,又用手抓一小撮放进小土茶罐里,继续烘烤到茶叶发黄,即用滚烫的开水冲入罐里,待水泡全消,稍作烘煮,尔后,再倒给客人喝,直到喝完。

主人只能喝第二道,表示以诚相待,友情长存。

这叫/敬客茶0。

31送客茶客人告辞,德昂人仍然以喝茶相送。

德昂族的解释

德昂族的解释

德昂族的解释德昂族,一个充满神秘魅力的民族,就像一颗隐匿在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

德昂族的人们,就像那深山里静静流淌的清泉,纯净又质朴。

他们居住的地方,往往是山清水秀之处。

那一片片的竹楼,就像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巨大竹制蘑菇,稳稳地扎根在那里。

竹楼的构造啊,可讲究了。

它可不是简单的几根竹子搭起来的,而是凝聚了德昂族先辈们无数的智慧。

就好比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个角落,每一根竹条,都有着它的意义。

走进竹楼,你会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阳光透过竹缝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个独特的家绘制的一幅天然画卷。

德昂族的服饰也特别引人注目。

女人们的服饰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精致的刺绣,就如同春天里盛开的百花,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裙子上的图案丰富多样,有的像展翅高飞的鸟儿,象征着自由与希望;有的像摇曳的水草,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男人们的服饰虽然没有那么多花哨的装饰,但也别有一番风味,简洁而不失庄重,就像大山一样稳重可靠。

德昂族的茶文化也是一绝。

茶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简单的饮品,那简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血液在身体里流淌一样重要。

他们的茶就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精灵,从采摘到制成,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

德昂族人泡茶的时候,就像对待最珍贵的宝贝一样小心翼翼。

那一杯杯香浓的茶,喝上一口,就仿佛能感受到整个德昂族的历史和文化在舌尖上跳动。

要是把德昂族的茶文化比作一条长河,那每一杯茶都是这条长河里泛起的一朵浪花,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德昂族的传统节日里,整个寨子就像被点燃的火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大家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欢聚在一起。

节日中的歌舞表演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

那欢快的舞步,像是鸟儿在林间跳跃;那悠扬的歌声,如同山间的清泉在流淌。

男女老少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没有丝毫的拘束,就像一家人在自己的院子里尽情玩耍一样。

德昂族的手工艺也是非常厉害的。

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无论是精美的竹编还是独具特色的陶器,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样。

云南德昂族茶民俗

云南德昂族茶民俗

云南德昂族茶民俗
恬歆
【期刊名称】《小康生活》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德昂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德昂族居住于亚热带雨林山区,森林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茶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与其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他们对茶情有独钟,茶,不但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供品、赠品、祭品,而且已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特有的民俗文化。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恬歆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364
【相关文献】
1.历史记忆、民俗阐释和民众教化——德昂族民间传说文化解读 [J], 张兰仙
2.原始宗教民俗对德昂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J], 刘云;
3.茶到意到的德昂族茶风 [J], 成建昆
4.德昂族酸茶的传承与发展 [J], 卢凤美
5.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J], 梁名志;杨天铭;卢凤美;杨世达;张艺;何声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1)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1)

昌美 要 男 戴 昌 逢 不 女 统 遮 的 般 已 着 色 穿 多 阿 刀观 佩 子 上 女 年 穿 子 裙 住 对 穿 婚 黑 对 蓝 样 昌 ”的 戴 出 银 子 节 裙 则 。 膝 襟 长 女 色 襟 黑 。 族 “式门饰还,。穿未盖衣而子裤上或男服 阿样则。要阿每裤婚的和窄一。衣白子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独龙族是云南省人口最 少的少数名族。居住在 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边。 独龙族没有本名族的文 字,独龙族人大多会说 怒语。长期以来,独龙 族与怒,藏等名族为邻, 从事“刀耕火种”的原 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 集为生。
聚居于独龙江峡谷的独 龙族,祖祖辈辈沿袭着 古老的文面习俗。由于 这一习俗,史书将他们 称为“绣面部落”。独 龙族的文面习俗,仅限 于女子。有关独龙族的 文面,说法不一。
傣族青年的恋爱 自由,可以通过 串歌为自己找到 意中人。傣族青 年相爱、定情以 后,便由男方父 母托媒人去女方 家提亲,女方父 母一般不会反对。
傣族信奉南传上 座部佛教。贝叶 经,堪称傣名族 的百科全书;而 泼水节、孔雀舞、 竹楼、统裙,则 向世人张扬着这 个名族浪漫的情 调……;
哈尼族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
• 布朗族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 简单,第二次隆重。第一次婚礼是在 定亲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 仍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 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 • 第二次婚礼属于正式婚礼。届时,新 娘要在众多送亲人的陪同下来到男方 家。在交验陪嫁的物品和财产后,村 寨中的长老为新婚夫妇栓线,并致以 吉祥的祝福。至此,布朗族的两次婚 礼这才结束。
清真寺是云南回族进行集体活动的主要场 所,也是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云南的 清真寺从布局上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分散; 二是数量多;三是其规模与当地的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云南德旧式清真寺 建筑,既保存了伊斯兰教的艺术风格,又 有当地其他名族建筑的艺术风格,还带有 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特点。

德昂族故事

德昂族故事

德昂族故事《多彩德昂族故事,绽放在岁月的神秘花朵》在那神秘而多彩的民族画卷中,德昂族宛如一抹独特而绚丽的色彩。

说到德昂族,那可真是有一箩筐有趣的故事可以讲。

德昂族的服饰就特别有意思。

那独特的设计和鲜艳的色彩,仿佛是他们对生活热爱的宣言。

男人们的包头和筒裙,女人们的五彩衣裳,走在路上那叫一个醒目,就像是大地上行走的花朵。

我就想啊,德昂族人咋那么有创意呢,穿上这样的衣服,感觉心情都会变得超好。

再说说他们的舞蹈,哇塞,那可是充满了活力和节奏感。

每次看到德昂族同胞们欢快地跳着他们的传统舞蹈,我都忍不住想加入进去一起摇摆。

那舞步就像有着魔力一样,能把所有人的快乐都调动起来。

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你就会明白,这舞蹈可不单单是舞蹈,更是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表达。

德昂族还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就像那个“串姑娘”,听着就很有意思。

小伙子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心仪的姑娘,多么浪漫而直接啊!要是换做咱,估计还得纠结老半天怎么开口呢。

这让我不禁感叹,德昂族的爱情故事果然与众不同。

而他们的茶文化也是一绝,那浓郁的茶香仿佛能让人沉醉其中。

一杯德昂族的茶水下肚,感觉全身都舒畅了,仿佛烦恼都被赶跑了。

我想,这茶文化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就像我们离不开手机一样重要。

德昂族的故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点缀在民族历史的天空中。

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乐趣。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活,传承着文化,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坚韧和执着。

接触德昂族的故事越多,就越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魅力和独特。

他们的乐观、热情、对生活的热爱,都深深地感染着我。

让我也开始学会用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所以啊,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了解了解德昂族,听听他们的故事。

相信我,你一定会被他们的魅力所吸引,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然后深深爱上这个充满神奇和趣味的民族。

让我们一起在德昂族的故事中,感受那份独特的美好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昂族的文化:万事不离茶德昂族的茶文化
>“茶叶是德昂人命脉/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山茶/有山茶的地方就有德昂人的故事/神奇的《古歌》代代流传/德昂人的身上飘着茶叶的芳香。

”循着这首德昂族人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民歌,记者走进德宏州潞西市三台山乡勐丹村。

一路走来,我们看见,德昂族村寨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或村寨附近的山坡上都是茶树。

我们刚走进村委会,村委会主任便问:“远方的客人习惯喝烤茶还是泡茶?”原来,烤茶是把茶叶放于泥制茶罐内,用火将茶叶烤出香味,再冲以开水而成的茶。

泡茶则是我们通常用开水泡之即饮的茶。

说起德昂族人的茶叶情结,云南省民委文化教育处沙云生副处长感触颇深,激动地为我们介绍了德昂人的茶叶礼仪:成年礼茶、媒茶、婚礼茶、亲情茶,还有姑姑茶、干爹干妈茶……德昂人办事离不开茶叶,他们把茶叶作为礼品,认为“茶到意到”。

探亲访友,便送茶叶一包;客人来了,主人总要沏茶招待;群体间发生纠纷,有过失的一方要求得到谅解,若能给对方送茶一包,矛盾便迎刃而解……德昂族同胞向我们介绍的“媒茶”和“婚礼茶”,让我们耳目一新。

采茶时节,是多数德昂青年选择意中人的时候。

他们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茶,边采茶叶边对山歌。

通过采茶相互认识,通过对歌相互沟通。

若对某人有意,便可特意对唱,当对歌发展到一定程度,双方情投意合,几天后,男方就会托人给女方送去一包“媒茶”。

若女方愉快收下,表示愿与对方相处,反之,则告知对方另寻相好。

德昂人的婚礼离不开茶。

婚礼一般分为迎客日、正客日和送客日3天。

迎客日,新郎新娘各自背着茶叶,在伴郎伴娘
的陪同下,挨家挨户地给青年男女送上一把茶叶,意在邀请他们光临婚礼。

若无特殊,寨子里的小伙儿姑娘们都要带一包茶叶作礼物,前往帮忙和庆祝。

正客日,新娘喝完娘家的一杯浓茶,方可随娶亲的队伍起程,到了婆家,进门之前新娘需先用茶水洗手,意在洗尘避邪。

送客日,婚礼结束,要给每位宾客赠茶一包,以表谢意。

走出德昂族村寨,茶乡渐远,茶香渐淡,而德昂族人的茶文化成为一道风景线,深深印在记者的脑海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