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强化训练高二上学期生物专题一、选择题:本题共0道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4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最多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1个
B.2个
C.8个
D.16个
4.在种子的哪一项生理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
A.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
B.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
C.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
D.种子在贮藏的过程中
5.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千余名中小学生实验表明,饭后吃一些巧克力,下午1-2节课打瞌睡者才2%,而对照者(不吃巧克力)却高达11%。
许多研究人员研究证实,只要适量摄入糖对人体是有益的。
这是因为
A.糖类物质都是能源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B.糖类是直接的能源物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D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可用脂肪代替
6.下列各种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A.叶绿体
B.中心体
C.液泡
D.核糖体
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
D.所有细胞器都有膜
8.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
B.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9.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B.都需要消耗能量
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10.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
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1.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分别如图1、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1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为碱基基团腺嘌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
②该核苷酸是构成的_______原料:
③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该核苷酸主要分布于_______中。
(2)图2为条核苷酸链示意图。
图中所示②的名称是_____;由图2组成的核酸是_______。
其结构一般由_______条_______构成。
(3)在生物体细胞中,由A、C、G、T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_______种,体细胞中的核酸
彻底水解产物有_______种。
12.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中各种糖类含量的变化,欲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被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检测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试剂,此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3)根据图示检测结果分析:①小麦种子萌发12h后,还原糖的量_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可能与____________的水解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②种子萌发20h后,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推测其水解成_________________。
13.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可能是(填字母)。
A.黑藻的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蓝藻
(2)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图中序号与名称,下同)。
此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
(3)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的功能。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通过
_______相互连接,完成这一功能。
(4)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再用_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14.物质出人细胞膜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2)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代表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的运输方式的是_______;
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强化训练高二上学期生物专题一、选择题:本题共0道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详解】A、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靠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B、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B错误;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C正确;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2.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和发菜都属于蓝藻,它们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胞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在蓝藻和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详解】A、因不具有叶绿体,故判断该单细胞生物不可能是真核生物,A错误;
B、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题中显示该单细胞生物含有叶绿素,故可知该生物为自养生物,B错误;
C、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单细胞生物为原核生物,故为无核膜的生物,C正确;
D、由于判断该单细胞生物为原核生物,故不可能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C。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4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最多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1个
B.2个
C.8个
D.16个【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是原来4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8/4=2个。
故选B。
4.在种子的哪一项生理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
A.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
B.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
C.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
D.种子在贮藏的过程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及自由水与结合水之间的转化过程的考查,回忆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及自由水与结合水之间的转化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A、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自由水逐渐转化成结合水,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A错误;
B、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丢失的水是自由水,因此自由水含量下降,B错误;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逐渐增强,自由水含量逐渐升高,C正确;
D、种子在储藏过程中自由水含量不会增加,D错误.
故选C.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5.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千余名中小学生实验表明,饭后吃一些巧克力,下午1-2节课打瞌睡者才2%,而对照者(不吃巧克力)却高达11%。
许多研究人员研究证实,只要适量摄入糖对人体是有益的。
这是因为
A.糖类物质都是能源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B.糖类是直接的能源物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D.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可用脂肪代替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糖类物质不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C正确;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可能分解产生葡萄糖,脂肪可转化为葡萄糖,但脂肪不能直接代替糖类供能,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各种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A.叶绿体
B.中心体
C.液泡
D.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A正确;中心体是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液泡含有单层膜结构,C错误;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
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
D.所有细胞器都有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详解】A、包括细胞膜在内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
C、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原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C正确;
D、不是所有的细胞器都有膜,如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没有膜结构,D错误。
故选D。
8.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
B.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1、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发送蛋白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内质网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A正确;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都在其内进行,B正确;
C、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
D、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降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即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D正确。
故选C。
【点睛】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功能,能运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准确判断各项。
9.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B.都需要消耗能量
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详解】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A错误;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不需要ATP,吸收无机盐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 错误;
C、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共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
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
D错误。
故选C。
10.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
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答案】D
【解析】
【分析】红细胞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皱缩,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红细胞的体积越小;在等渗溶液中细胞体积不变;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细胞体积变大。
【详解】分析图中4幅图中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观察图中的4个装置发现乙烧杯中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说明红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相等;丙烧杯中红细胞皱缩,说明细胞失水,则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丁中细胞由圆饼状变成了球状,说明细胞吸水了,则该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低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甲中红细胞破裂了,说明细胞吸水最多,则该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最低。
根据以上分析,四个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甲,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1.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分别如图1、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1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为碱基基团腺嘌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
②该核苷酸是构成的_______原料:
③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该核苷酸主要分布于_______中。
(2)图2为条核苷酸链示意图。
图中所示②的名称是_____;由图2组成的核酸是_______。
其结构一般由_______条_______构成。
(3)在生物体细胞中,由A、C、G、T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_______种,体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_______种。
【答案】(1)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RNA##核糖核酸③.细胞质
(2)①.脱氧核糖②.DNA##脱氧核糖核酸③.2④.脱氧核苷酸链(3)①.7②.8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图中的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因此该核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分析题图2可知,该核苷酸链中含有碱基T,因此5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胞嘧啶),4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小问1详解】
①据图分析,图1中含有碱基腺嘌呤,且五碳糖是核糖,故该化合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③在绿色植物细胞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小问2详解】
图2中由于含有胸腺嘧啶T,是脱氧核苷酸链,故②表示脱氧核糖;表示的是DNA的一条链的片段,DNA一般是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
【小问3详解】
A、C、G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而T是DNA特有的碱基,因此由A、C、G、T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2×3+1=7种;体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它们彻底水解的产物有5种含氮碱基、核糖、脱氧核糖、磷酸共8种。
12.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中各种糖类含量的变化,欲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被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检测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试剂,此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3)根据图示检测结果分析:①小麦种子萌发12h后,还原糖的量_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可能与____________的水解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②种子萌发20h后,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推测其水解成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单糖、二糖、多糖②.斐林③.砖红色沉淀④.逐渐增加⑤.淀粉⑥.果糖和葡萄糖(或还原糖)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逐渐增加,淀粉含量下降,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有所下降,可见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转变为了还原糖、蔗糖分解生成还原糖。
【详解】(1)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被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2)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3)根据题图检测结果分析:①小麦种子萌发12h后还原糖的量逐渐增加;发生这一变化可能与淀粉的水解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②种子萌发20h后,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淀粉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
【点睛】本题考查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糖的分类和功能
以及还原糖的鉴定原理,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获取有效信息,结合细胞内糖的种类和功能解决问题。
13.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可能是(填字母)。
A.黑藻的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蓝藻
(2)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图中序号与名称,下同)。
此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
(3)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的功能。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通过
_______相互连接,完成这一功能。
(4)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再用_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答案】(1)A(2)①.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②.①叶绿体③液泡
(3)①.受体②.信息交流③.胞间连丝
(4)差速离心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结构①~⑭依次是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质基质、核液、核仁、核膜、核孔、核糖体、细胞膜、细胞壁、内质网、高尔基体、胞间连丝。
【小问1详解】
A、图示细胞含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等结构,可能是黑藻的叶肉细胞,A正确;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液泡,C错误;
D、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A。
【小问2详解】
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①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①叶绿体和③液泡。
【小问3详解】
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这一功能。
【小问4详解】
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由于各种细胞器的密度不同,故再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14.物质出人细胞膜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2)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代表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的运输方式的是_______;
(3)a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物质的运输需要_______和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能选择吸收_______、排出_______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答案】(1)蛋白质(2)①.bcd②.b
(3)①.主动运输②.载体蛋白③.消耗ATP(或逆浓度梯度运输)④.需要的物质⑤.代谢废物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e代表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运输方
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小问1详解】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中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小问2详解】
a、e代表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故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即图中b方式。
【小问3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