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写入《三字经》的谢道韫:深情错付了庸人,靠自己逆风飞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写⼊《三字经》的谢道韫:深情错付了庸⼈,靠⾃⼰逆风飞扬《三字经》⾥有⼀句:“蔡⽂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这个被写⼊后世启蒙经典之作的谢道韫何许⼈也?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安西将军谢奕的⼥
⼉,淝⽔之战取得⼤捷的车骑将军谢⽞的亲姐姐,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媳,江州刺史王凝之
的妻⼦,名⼠王献之、王徽之的嫂⼦。

如此多头衔的谢道韫不仅仅只是附着别⼈的光环,⽽是靠着⾃⾝的才情把⾃⼰活成了⼀道⽆⽐
灿烂的彩虹。

“咏絮之才”来⾃良好的家风和⾔传⾝教
“不过是下了⼀场⼤雪,不过是随⼝⽽出吟了⼀句诗,我就成了世⼈嘴⾥极富才情
的“咏絮之才”。


尚且年幼的谢道韫哪⾥知道,就是这⼀句诗会留传千年,让我们知道了东晋时还有这么⼀位奇
⼥⼦。

那⽇,谢安把家中的孩⼦们聚到⼀起谈诗论赋,突然窗外飘起了雪花,便让孩⼦们形容⼀下这
纷雪飞扬,侄⼦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在⼀旁的谢道韫听完不慌不忙的道:“未若柳絮因
风起”。

谢安听罢,看向这位⼩⼩年纪的谢道韫,满意致极。

⼜⼀⽇,谢安问孩⼦们:“《诗经》中你们认为哪⼀句最佳?”这位⽇后⼀⼿组建北府兵,收复中
原诸地的猛将谢⽞想了想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谢安没想到,⼀
介男⼉⾝居然会喜欢这两句柔情蜜意的诗句,谢安认为男⼉从⼩便应该铁⾻铮铮,便告诉
他:“訏谟定命,远猷⾠告”这句更有雅致深意。

问及谢道韫,她回答说:“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甫永怀,以慰其⼼。

”此句是赞美中华诗祖
尹吉甫的,称他和美如清风化⾬滋养万物,所以要永远怀念他,以此安慰他的⼼。

谢安同样没
想到,⼩⼩的侄⼥表现出来的竟是朗朗的男⼉情怀,他⽇才学不可限量。

谢道韫的娘阮⽒,在汉朝末年已是名门望族,是⼀个有着建安七⼦之⼀、⽵林七贤之⼀的显赫
家族,⽽她的启蒙⽼师便是⾃⼰的娘。

由于谢道韫的⽗亲长年在外,教导⼦⼥的任务便由叔⽗
谢安来执⾏,谢安对孩⼦们的教育也可谓是⾮常上⼼,⽤⾃⼰的实际⾏动来成为家中孩⼦们为
⼈处事和学习的榜样。

都说⾔传⾝教,⽗母是孩⼦最好的⽼师,孩⼦是⽗母的⼀⾯镜⼦,教养是要以⾝作则的。

这位在第⼆届《中华诗词⼤会》夺得冠军,以613分(满分660分)的成绩被清华⼤学录取,被
⼤家称为“国民才⼥”的武亦姝,也深受其⽗母的影响。

⽣在知识分⼦家庭,武亦姝的⽗母每晚吃
过晚饭便聚在⼀起看书绘画,⽗母以⾝作则,不看电视,不玩⼿机,久⽽久之,家庭⾃然形成
了⼀种热爱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孩⼦每每看到⽗母都尚且如此努⼒,⾃⼰⼜哪⾥好意思去玩
呢。

当⼤多数⽗母在赞叹别⼈家的孩⼦考取了如此优异的成绩时,是否也看到了别⼈家的⽗母为之
付出的努⼒和家风家教呢。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写道:“成⼈⼼中有馨⾹,才能对⼉童形成宜⼈
的熏陶。


谢道韫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也是我们嘴⾥“别⼈家的孩⼦”。

家传是什么,便收获什
么,能把财富、官运、家风、家教传承百年,可见谢⽒治家之严谨、教育之成功。

只谈门当户对,没有志同道合的婚姻也是貌
合神离
若门当户对的婚姻便可长久恩爱,琴瑟合鸣,才⼦佳⼈相互成全便是如童话般美好的话,那谢道韫与王凝之的爱情也应该地久天长,传唱后世。

只可惜,即便是门当户对的相配也并⾮所托是良⼈。

王凝之乃⼤书法家王羲之的⼆⼉⼦。

谢安最先相中的实是王献之,这位⽇后在书法造诣上最有成就,最像⽗亲王羲之的⼩⼉⼦,可惜⼈家却不钟情于谢道韫,⽽是⼼中另有所属,乃⾃家表姐郗道茂,况且这王献之的年龄⼜⽐谢道韫⼩。

谢安不愿做这棒打鸳鸯的事,便将⽬光放到了五⼉王徽之⾝上,奈何这王徽之⽣性过于散漫,谢安害怕这样的性格未必能给他最爱的侄⼥⼀世安稳,遂⼜另择佳婿。

眼下最般配的便只有这次⼦王凝之了。

王凝之写得⼀⼿好草⾪,做⼈中规中矩,⽆波⽆澜。

谢安认为把侄⼥谢道韫嫁予他也算是⼀桩良配,虽做⼈平淡⽆味,⽣活倒也平实安稳。

《红楼梦》⾥宝⽟说:“⼥孩⼉未出嫁,是颗⽆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
许多的不好的⽑病来,虽是颗珠⼦,却没有光彩宝⾊,是颗死珠了;再⽼了,更变
的不是珠⼦,竟是鱼眼睛了。

分明⼀个⼈,怎么变出三样来?
可这宝⽟⼜哪⾥懂得⼥⼉⼼,⽆论是怨妇还是泼妇,怎么离得了男⼈的推波助澜。

⼥⼈把真⼼交付予你,便期望共⽩头,长相守。

可偏偏这王凝之痴迷那五⽃⽶教。

五⽃⽶道在东汉时由张道陵创⽴,是道教早期的⼀个流派,⼜被称为天师道、正⼀道,据传是因为⼊道时要交五⽃⽶⽽得此名。

这王凝之平庸也便罢了,还迂腐。

长时间的接触,谢道韫哪⾥会没有怨⾔,只怪⾃⼰的深情错付了他⼈,便把⼼放在教导孩⼦与操持⼤家之上。

这段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如果在携⼿共进的路上⼀⽅只是安享另⼀⽅为其所带来的这理所应当的付出,⽣活⾥缺少共同的语⾔与爱好,这段情即使为了两家颜⾯存续着,也实则索然⽆味,貌合神离。

婚姻除了要门当户对以外,更多的还需要精神的共鸣,⼀样的三观认同感,共同的可交流的语⾔。

门当户对只是进⼊合适婚姻的门坎,进了门以后的⽣活便需要各⾃修⾏,当⼀切的新鲜感消失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平淡,唯有共同进步,各⾃变得更加优秀,才能成就这段关系的繁荣。

⼀世深情错付了庸⼈
多年后,孙恩叛乱,兵临会稽城下,⾝为会稽县令,痴信五⽃⽶教的王凝之不顾谢道韫的真⼼相劝备战御敌,反⽽开坛祈求天上各路神仙⿁兵前来相助。

⼗万神兵未等到,等来的却是孙恩的屠城。

由于王凝之的关系,⼀⽅⾯他不相信同样信教的孙恩会对他下杀⼿,另⼀⽅⾯他还对他召唤的天兵天将有所期盼,当敌军出现在内史府的庭院时,孙恩依旧仰望着天空等待着,整个会稽城毫⽆抵抗之⼒便落⼊孙恩之⼿。

名门将相之后的谢道韫,此刻对这迂腐⽆能的丈夫是失望透顶,宁愿命丧⼑下也不做那贪⽣怕死之⿁。

谢道韫抱着⼩外孙提着⼑杀将⼀条⾎路出来。

孙恩之众在整个城池都束⼿就擒时,突然眼见⼀妇⼈奋死抵抗,厉声喝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傲然⾯对风⼑霜剑,犹如寒风中的⼀朵梅花。

谢道韫终是为家族保存了最后的⼀丝将后之才的颜⾯与尊严。

孙恩之乱,王谢⼆家均遭遇了灭族之灾,⾃⼰的四个⼉⼦也倒在了⾎泊之中,仅剩下谢道韫与唯⼀的⼩外孙活了下来。

孙恩欣赏⼀介妇⼈却有着男⼉的⽓魄,派⼈护送了婆孙⼆⼈离城。

消沉了若⼲年的谢道韫从悲伤中终究是⾛了出来。

晚年的她只醉⼼于研究诗⽂,研讨学问,与慕名⽽来的学者们在堂上隔着素帘清谈甚欢,犹如那坠⼊凡间的⼀颗星⾠。

三⽑说:“如果有来⽣,要做⼀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半在尘⼟⾥安
详,⼀半在风⾥飞扬;⼀半洒落阴凉,⼀半沐浴阳光。

⾮常沉默,⾮常骄傲。

从不
依靠,从不寻找。


谢道韫便是那棵傲然挺⽴风中的树,半⽣风⾬半⽣沉寂。

此后终⽣未再改嫁,唯有那⼩外孙伴在⾝边,寄情于⼭⽔之间,⽀撑她下半⽣的只有那⼀世才华。

不悲不喜,风清云淡的过完余⽣。

当⽣活给了你不想要的,请靠⾃⼰逆风飞扬
幸福的婚姻需要⼈⽣路上志同道合的良⼈相伴,如若不能撑起⼀⽅绚烂的晴空,⾄少可以许你⼀世安稳,不⾄风⾬摇曳,残缺不全。

如若遇⼈不淑,所托⾮⼈,我们也不可寄所有希望于旁⼈⾝上,⽽是⽆论何时都要靠着⾃⼰闯出⼀⽚天,把⽣活经营得有⽆他⼈均是⼀样的繁花似锦。

幸福⽣活的密码总是掌握在⾃⼰⼿中,我很佩服⼀种⼥⼈,她们⽆论是婚前婚后都按照⾃⼰的步伐和节奏⽣活着,完全没有被⾝边的男⼈带⾛或是追随旁⼈的脚步乱了⾃⼰的⽅⼨。

她们总是热爱⾃⼰⽣活⾥的⼀切,旅游、画画、看书,忙⾃⼰的事业,维护⾃⼰的朋友圈。

男⼈同样是⾃⼰⽣活⾥锦上添花的事,⽽⾮嫁⼈以后就得靠着别⼈穿⾐吃饭。

这样的⼥⼈,她们⼼中有光,眼⾥有远⽅,正如谢道韫嫁给王凝之以后,如果夫妻志同道合便携⼿共进,如果观念相悖,那只能⾃⼰远⾏。

只是谢道韫在最后关头也没有抛弃王凝之逃⾛,⽽是选择和他在⼀起⾯对⽣命⾥遇到的最后⼀⽚狂浪,凭着⾃⼰的满腔热⾎终是在那乌云密布中划出了⼀道⼝,是傲⾻,也是谢家做⼈的底线。

⽣活给予了谢道韫最殷实与幸福的童年,让她看到了世间所有美好的⼀⾯;但同时也给了她最残酷的打击,经历了丧夫丧⼦之痛,谢道韫终是凭着⾃⼰坚强的内⼼与⽣活的风⾬握⼿⾔和。

不抱怨,不计较,不郁郁寡欢,⽤⾃⼰对⽣活的爱,对⼤⾃然的⽆限敬畏,重新找到⼀⽚清新湛蓝的天空,终能把⾃⼰活成出淤泥⽽不染,经风⾬⽽不凋的模样。

-E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