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二中高二生物质量检测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阳二中高二生物质量检测(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呼吸酶
3.在动物体内的各种液体中,能互相渗透转变的是
A.血液与淋巴 B.组织液与淋巴 C.血浆与组织液 D.血液与淋巴4.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K+ B.Na+ C.Cl- D.Na+和Cl-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6.下面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叩击膝下韧带,小腿突然跳起 B.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C.预备铃响,走进教室 D.草履虫受到盐粒刺激向清水移动7.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讲话,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到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活动区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D大脑皮层H区8.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9.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0.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这主要是什么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
11.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A.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效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
12.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B.生长素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1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部位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
D.不同器官(如芽、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样
14.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植物均需统计
15.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 B.100只/hm2 C.75只/hm2 D.50只/hm2
1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
17.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这两种微生
A、竞争
18.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
A、小型植食性动物
B、大型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A、B、C同时出现,无先后顺序
19.右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
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出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是竞争
D.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关系是共生
20.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
率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2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D生产者和消费者22.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次级消费者
B.初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生产者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3.禽流感是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的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B.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24.下列有关体温恒定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B.下丘脑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寒冷条件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D.感受寒冷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肾上腺等2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
B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别很大
C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就是种群密度
D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6
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C.C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27.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数量极多,分布广
B .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
C .分解者的营养级别最高
D .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28、(4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常用 来表述。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而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存在K 值,K 值又称 。
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的根本措施 。
29.(8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作答:[ ]中填数字。
(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液体、内环境与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的交换,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用笔在图中将其圈出来。
其中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填标号)
(2)②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②内因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 值保持在 之间。
(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图中的[ ] 中,此时,人体需要通过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
(4)如果图中①细胞为人体内的B 淋巴细胞,它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人体在感染病菌后会刺激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抗体的作用是 。
30.(9分)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1)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来自图中过程,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图中的过程(填标号)。
人体体温的维持主要受调节的,但也离不开调节,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体血液中,的含量会升高,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从而促使体温上升。
(3)能够促进②分解的激素是和肾上腺素,糖尿病人由于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尿糖。
(4)合成⑥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31、(8分)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三组带芽在枝条甲、乙、丙;
结果根的生长状况如下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课题是。
(2)实验的结果是:
①枝条生大量根,其原因是。
②枝条不生根,其原因是。
③枝条生有少量根,其原因是。
(3)上述实验表明IBA的作用表现出性。
32、(9分)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
(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同时,地衣分泌的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
(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D
5.B
6.C
7.A
8.D
9.D 10.D 11.D 12.B 13.A 14.C 15.B
16.A 17.B 18.C 19.C 20.A 21.C 22.D 23.A 24.B 25.A 26.C
二、多项选择题
27.AB 28.ABCD 29.CD 30.ABCD 31.BD 32.ABC
Ⅱ卷
33.数学模型; J型曲线; 环境容纳量; 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大K值
34.(1) 淋巴指向组织液的箭头③④ (2)7.35~7.45 (3)①组织细胞细胞
(4)体液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抗体和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
胞的黏附.
35.(1)① 0.8~1.2g/L (2)⑤神经体液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3)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4)肝脏、肌肉
36.(1)戊,甲、乙、丁(2)丙
(3)捕食和竞争(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5)3250
37.(1)传出神经感受器
(2)突触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神经递质
(3)使B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38.(1)IBA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2)①甲;由于IBA浓度适宜,大量生根
②乙;IBA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
③丙;丙枝条中芽产生的生长素对生根有一定促进作用
(3)两重
39.(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有机酸
(3)草本植物阶段
(4)苔藓阶段
(5) 取样器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诱虫器吸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