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全国一等奖(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教案全国一等奖(一)
水调歌头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演唱中国古代词曲名作《水调歌头》来提
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演和
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和独特韵律;
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能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能够合作进行小组演唱,并通过合作达到更好的音乐表现效果;
4.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水调歌头》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相关绘画、摄影或视频素材,以帮助学生理解创作背景;
3.乐器(如古琴、笛子等)和打击乐器(如鼓、钹等),用于伴奏。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介绍《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歌曲欣赏(10分钟)
播放《水调歌头》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感受韵律(15分钟)
1.请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2.引导学生一起朗诵歌词,注意节奏感和语调变化。
学习歌词(20分钟)
1.分发《水调歌头》的歌词,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和理解每句歌词的
含义;
2.教导学生逐句跟读歌词,并纠正发音和语调上的错误。
演唱训练(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歌词;
2.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歌词的演唱,注意协调和谐;
3.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如音调变化、音量控制
等。
小组演唱(20分钟)
1.每个小组进行歌曲演唱,并根据需要使用乐器进行伴奏;
2.合并各小组的演唱,形成整体的合唱。
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水调歌头》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点评学生的表现;
3.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
1.邀请音乐专家或艺术家进行现场讲解和演唱;
2.组织学生进行与《水调歌头》相关的创意表演,如舞蹈、话剧等;
3.进一步学习和比较其他中国古代词曲名作。
家庭作业
1.着重阅读理解《水调歌头》的歌词含义,并写下个人的感受;
2.听取家长或亲友的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歌曲演唱技巧。
注意:教案中不可出现html字符,也不可出现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评估与反馈(5分钟)
1.设计简单的歌曲评分表,对学生的合作演唱、表演技巧进行评估;
2.针对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知识拓展(15分钟)
1.介绍中国古代词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与现代
音乐的联系;
2.提供更多的古代词曲名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
思考讨论(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水调歌头》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鼓励学生发
表自己的见解;
2.分享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体会,促进交流与互动。
客观题测试(10分钟)
1.准备一些与《水调歌头》相关的客观题,测试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和记忆;
2.提供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以检验学生对于歌曲内容和形式的
掌握程度。
自主学习(10分钟)
1.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渠道,进一步了解《水调歌头》的
创作背景和作者;
2.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与《水调歌头》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表演。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欣赏与演唱《水调歌头》,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表演技巧。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欣赏、合作演唱、小组合唱等,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过程并体验到乐趣。
通过延伸学习和思考讨论,学生能够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