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教案 -精编.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第一课时】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真实
【教学目标】
1、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静物写生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讲授、欣赏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
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进行静物色彩写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
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1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
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使学生对在美术创作中表达主观情感、创作思维过程、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体验,从而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构图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对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所包含的造型手段、表现手段及作品所传达情感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术作品情感心绪的表现。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2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特征的理解。
2、
3、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艺术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资料: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受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家,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
他的《开国大典》指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
它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毛泽东主席看了油画《开国大典》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
《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
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
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
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
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董希文艺术特色和个人风格的形成,首先在于艺术功力的深厚扎实。
油画家艾中信说,董希文的素描称得上稳、准、狠。
整体观念强,又画得很活,全在于他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所谓札实,不仅在于能把对象准确地画下来,还在于“富于感情去表现,有才感染力。
”“形要有感情的形,色要有感情的色。
在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农民运动虽然风起云涌,但国内的农奴制残余依然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平民知识分子参加的强大的民主解放运动,终于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2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可是,根深蒂固的封建剥削势力丝毫没有让步,俄国农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得到改善。
1869年,还在学生时代的列宾去涅瓦河野游,看到了一幕使他吃惊的景象:远处一些黑黑的、闪着油光的东西在向前爬动,渐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
那些蓬首垢面、衣衫槛楼的形象使他感到震颤。
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也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的作品,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对社会的不平。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
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
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
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