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龄化与国际营销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页/共42页
日本老龄化发展过程及现状
• 二战之后,日本日本出现了暂时的生育高峰, 同时死亡率大幅下降,这种高死亡、低死亡、 高增长的人口变化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 代中期,由于受到经济影响,西方价值观西方 价值观念和社会伦理家庭观念的冲击,人口逐 渐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趋势过渡。日本 的人口出生率除了在两次“婴儿热”时期高涨 之外,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日本65岁以上老年 人口数量由1950年的410.9万人上升到2008年 的2821.6万人,占总第4人页/共口42页比例也由4.9%上升到
第18页/共42页
• 第三,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要通过立法,强制收取。我国现 在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带有现收现付性质的 部分积累制度,我们应当向日本学习,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积累 制。凡满20岁的公民,不论工作与否,都必须为自己未来养老 逐步交纳养老保险金。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可以暂 缓交纳,但以后必须补交 。
目录
• 日本老龄化问题综述 • 日本老龄化发展及现状 • 日本老龄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 日本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 • 从日本人口老龄化方面得到的启示 • 日本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 老年服务市场将是很大的国际营销机会
第1页/共42页
日本老龄化问题综述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人口结构出 现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育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增长迅速下降,甚至 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日本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
新加坡和韩国。
第8页/共42页
• 第9页/共42页
• 如表3所示,战后 以来,日本劳动力人口基本处 于上升的趋势,其中进 入21世纪以来,劳动力人 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老年 人口和女性人口中参 加社会生产的人口比重增加所 导致的。虽然失 业人口比重从2002年开始下降,但 其主要是因 为随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形势的好转以及劳 动力短缺使老年人口和女性人口就业机会大 大 增加,从而导致失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而在15 岁以上人口中,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呈现不断增 加 的趋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人口 老龄化 不断发展的原因。日本劳动力供需之间 矛盾的产生 是日本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结果,是 在现代社会向 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信息社会迈 进的背景下,由于 技术进步导致日本产业结构发 生变化过程中的必然 产物。
第12页/共42页
•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学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 均寿命将会继续延 长,预计到2030年日本人口的平 均寿命将达到男性81 88岁,女 性88 66岁,到2055 年进一步提高到83. 67岁和90. 34岁。由于 日本人 口出生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口寿命的继续 延长, 人口老龄化进程将继续加快,特别是老龄人口 中高龄人口的比例 会进一步加大。
第23页/共42页
日本保障制度面临困难
• 步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社会保障给 付激增,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面临严峻考验。主要体现:(一) 人口迅速老化,年金制度难以为继。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日 本的年金制度出现了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老龄化的发展 导致年金负担加重;二是各代人之间负担与收益出现明显的不 平衡,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逐渐远离年金制度。第二个问题也是 由于老龄化的进展而日益突显的,这就是各代人之间收益和负 担不均衡,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逐渐远离了年金制度。
第20页/共42页
• (三)、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形成单位与人才和劳动力 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采用更为灵活的合约制,改革目前人事 档案制度,建立一个集社会身份、安全、人事、个人税收和纳 税等信息于一体的新型档案制度。另外,进一步鼓励人才和劳 动力国际间交流、流动,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人力资源,例如 高薪聘任制、绿卡制等,采取灵活性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 级人才。
13.5
38.7
1990 14895
12.1
37.6
17.3
66.2
2000 22005
17.4
41.4
25.5
119.1
2005 25672
20.1
43.3
30.5
146.5
2008 28216
22.1
44.3
34.3
164.3
第5页/共42页
• 表1显示了二战以来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的 变动情况。尤其是 1975年以来,由于人口出生率的 下降速度很快,导致日本人口老 龄化程度迅速发展, 已经引起了日本人口学界和世界的关注。 1950〜 1970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 2 2 个 百分点,人口数量由410. 9万人上升到733. 1万 人,增长速度并 不是很快。1970年,日本65岁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 1%,标志着日本进入人口 老龄化阶段。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其 直接的后果 便是导致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
第17页/共42页
• 第二,在老龄化形势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走“自保公助型” 道路。我国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建立一个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区助老服务相 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应由国家基本保险、 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组成,国家基本保险实行社会统 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 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宜采用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相结合 的模式,即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账户储存积累,多 征集一部分保险费作为积累基金。
第10页/共42页
日本老龄化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在未来几十年里日本人口将持续负增长,预计 到 2050年左右,日本人口将进一步减少到1亿人以 下。 即到本世纪中叶日本人口数量将减少约2 700 万人左 右,占目前日本人口总数的1/5左右。人口 长期处于 低生育水平并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是日本所 面临的严峻的人口问题,并将给未来的日 本经济和社 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第15页/共42页
• 其次企业雇佣制度出现危机,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减 少日本劳动力供给,还将严重冲击曾在日本大企业中占主导地 位的并对昔日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雇佣体制。随 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年轻劳动力减少,年老职工增加,继续 维持年功序列工资制会使企业成本增加,降低企业利润。企业 追求利润的本能会要求降低成本,改革雇佣制度和工资制度。
第26页/共42页
日本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 结合日本目前人口老龄化结构、年龄结构的变动以及未来人口预测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口老龄化将对日本 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第27页/共42页
•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日本劳动力短缺现象严 重,特别是在日本农村、建筑工地、老年人疗养中心等,劳动 力资源匮乏,劳动力供给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的缓慢增 长。另外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和老龄化程度加快,许多日本 人担心他们会老无所养,对未来的担忧使得日本储蓄率一直维 持在较高的水平,进而影响到日本消费市场。
第16页/共42页
从日本老龄化问题中获取的启示
•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人口 老龄化进程具有老龄化速度比较快、达到水平比较高和时间、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适应这样特点的我 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走渐进式的、逐步完善的发展道路。
第11页/共42页
• 日本人口的生育率很难有上升的趋势,甚至可 能还会继续缓慢下
降。根据日本公布的预测结果, 到2013年总和生育率将降到1
21,随后会开始缓慢 上升,到2050年大致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 另一方 面,由于拥有先进的医学技术,日本的人口死亡率一 直保 持在很低的水平。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 断发展以及老年人 口所占比重的上升,预计今后老 年人口的死亡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日本老龄化变化情况(千人,%)
年 65 岁 及 占 总 人 口 平 均 年 龄 老 年 抚 养 老少比
份 以 上 人 比重
(岁
系数
口数
1950 4109
4.9
22.6
8.3
14
1960 5350
5.7
29.1
8.9
19.1
1970 7331
7.1
31.5
10.2
29.5
1980 10647
9.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3.9
第24页/共42页
• (二)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医疗保险体制出现 危机。由于日本收入很低的老年人几乎都参加了国民健康保险, 因此,与其他医疗保险相比,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基础非常脆 弱,其财政状况最差。尤其是人口较少的市町村,医疗保险财 政问题更为严峻。为确保国民健康医疗保险财政的稳定,许多 市町村被迫从一般会计中拨款给予补贴。
第21页/共42页
• (四)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 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老龄产业健康发展。
第22页/共42页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至少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资源禀赋还是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
力相对丰富。为了发挥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需要得 到鼓励,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努力创造技 术、资本优势,不断提高资本密集型,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的发展水平,把实现较高的增长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 经济发展从高能耗、高投入、低收益向低能耗、低投入、高收 益方向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 决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6页/共42页
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 (千人,%)
第7页/共42页
表2显示了 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年龄结 构的变化 •情况。可以看出,1980〜2005年,日本人口 老龄 化在25年期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20. 09%,即 每5 个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成为世界 上65 岁以上人口比重最先达到20%的国家。2008 年,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 1%,根据 日本 国立保障与人口研究所对世界主要国家人口老 龄化 发展的预测,日本不仅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的国 家,还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仅次 于
第25页/共42页
(三)加重护理保险的费用负担。
• 日本政府以往推行高福利、低负担的政策,但由于在养老金、医疗护理方面的支付水准水涨船高,刚性增 长,导致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由于这些负担最终是要由下一代人来承担的,这就势必会影响年轻一代加入 年金、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的积极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日本引以自豪的社会保障制度将难以为继。
第19页/共42页
• (二)人口红利开发最大化。为了充分利用现存的“人口红 利”,最大化地挖掘“人口红利”的作用,我国应该把人口政 策的重点切实放到提高人口素质上来。为此,首先要加大公共 财政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并 提高这些投入的使用效率,逐步用人口素质优势来取代人口数 量优势。其次,要鼓励企业和其他非政府部门加大对人力资本 的投资力度。另外,要充分发挥人口对经济的贡献,还需要实 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2页/共42页
• 二战后,随着日本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对日本人口变动有着 很大的影响。1947年日本总人口7810万人,1967年超过一亿人,1970年日本 人达到1亿372万人,到了2000年30年间,日本人口增长速度明显缓慢,仅仅增 长了2320万人,达到1亿2692万人,2005年日本人口出现负增长,2008年人 口总数为12769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7.9万人。
第13页/共42页
日本老龄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数量和供给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根据人口学的基本 规律,人口老龄化将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从而形成劳动力供给困难的局面,这是人口老 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
第14页/共42页
• 此外就是新生力对老龄化人群的赡养的负担大大增加了。日本人口老龄化使退出劳动岗位的老年人增多,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应下降,对老年人的赡养系数上升,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年轻人进入劳动队伍 的时间推迟,势必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总供养系数和老年人赡养系数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 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