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基本知识总结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补充光照一般采用不大于60瓦的清洁白炽灯,并使用灯罩,注意保持灯罩完好, 每周擦拭灯泡1次。用40瓦灯泡时,灯泡离地面1.5~2米,灯间距在3米左右,若安装25瓦 灯泡,其灯间距应为1.5米,食槽、饮水器尽量放在灯泡下方,以便于鸡的采食和饮水。
蛋鸡产蛋期间的光照强度以1平方米面积10勒(或3瓦)为好,它有利于蛋的形成和蛋 壳钙化。光照过强会引起鸡的不安,神经敏感,导致破蛋增加。
蛋鸡基本知识总结
会计学
1
知识小结目录
蛋鸡基本认识
1.蛋鸡生理结构图 2.各大系统的认识 3.蛋鸡饲养环境控制要求 4.鸡场管理者的要求有哪些 5.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什么问题,导致原因鸡应对措施 6.疫苗的种类,各自的优劣势,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7.浅谈蛋鸡采食量、蛋重、产蛋率、死淘、鸡蛋品质等相关因 素及解决措施。
2.笼养 笼养是现代蛋鸡饲养的最主要方式,饲养蛋鸡一般都采用笼养。因其优点诸多,尽管一次性 投资较大,但仍被养鸡者所青睐。不过,笼养蛋鸡对饲料、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同时也存在着一 些蛋鸡的工艺病综合症,如笼养蛋鸡疲劳症、脂肪肝综合症、惊恐症、啄癖等。
饲养密度
产蛋期的饲养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不同而异。 1–2周龄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平养30只以下, 3–4周笼养每平方40只左右。平养25只左右,5–6周每平方笼养20–30只。平养20只以下。2周龄以后鸡 群密度大影响发育且诱发多种疾病。在密度大的鸡群中空气污浊。采食饮水受限制。病源可以大量 积累。易产生弱鸡成为易感鸡。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生产中往往遇到的不是鸡舍内湿度太低而是鸡舍内湿度太大。当舍内湿度太高时,鸡的羽毛污秽,稀薄的鸡粪四溢 ,此种情况多发于冬季,舍内外温差大,通风换气不畅,鸡群易患慢性呼吸道病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加大 通风量、经常清粪、在鸡舍内放一些吸湿物等办法来降低湿度。
六、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目的在于调节舍内温度,降低湿度,排除污浊空气,减少有害气体、灰尘 和微生物的浓度和数量,使舍内保持空气清新,供给鸡群足够的氧气。
第9页/共18页
尽量避免应激因素发生
应激是指对鸡健康有害的一些症候群。应激可能是气候的、营养的、群居的或内在的(如由于 某些生理机能紊乱,病原体或毒素的作用)。鸡应激的特征为:垂体前叶和肾上腺增大,腺上素胆 固醇耗竭,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胸腺萎缩及雏鸡腔上囊萎缩,循环白细胞数及血糖和血浆游离脂 肪酸浓度变化,生长迟缓,体重减轻,生产性能下降等。
呼吸系统 鸡的呼吸系统有气囊和肺、以及全身骨 骼连通 ,因此 一些呼 吸道疾 病可以 通过气 囊传播 到全身 各组织 ,造成 鸡的抗 病力一 般比哺 乳动物 低。鸡 共有9个 气囊, 分别是 一个锁 骨间气 囊、一 对颈气 囊、一 对前胸 气囊、 一对后 胸气囊 和一对 腹气囊 。 鸡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头、气管、 鸣管、 支气管 、肺、 气囊和 某些含 有空气 的骨骼 。与哺 乳动物 相比, 鸡的肺 是很小 的,但 是气囊 和含有 空气的 骨骼可 以补充 。鸡有9个气囊 ,分别 是一对 前胸气 囊、一 对后胸 气囊、 一对腹 腔气囊 、一对 颈气囊 和一个 锁骨间 气囊。 空气可 自由 进出肺 和气囊 ,但呼 吸作用 还主要 是由肺 来完成 。对家 禽来讲 ,由于 缺乏汗 腺,呼 吸器官 也具有 降温的 作用, 主要是 水蒸气 的方式 排出热 量。
为达到通风的目的,在建造鸡舍时,应合理设置进气口与排气口,使气流能均匀流过 全舍而无贼风。即使在严寒季节也要进行低流量或间断性通风。进气口须能调节方位与大 小,天冷时进入舍内的气流应由上而下不直接吹向鸡体。机械通风的装置应能调节通风量, 根据舍内、外温差调节通风量与气流速度的大小。
第8页/共18页
光照
第1页/共18页
1.蛋鸡生理结构及产蛋图示
第2页/共18页
鸡蛋形成过程
鸡蛋是在成熟的母鸡生殖器官内形成而排出体外的。 母鸡的生殖器官主要构造有两部分,卵 巢一对成结节状,输卵管一对,包括喇叭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及阴道部。右侧卵巢和输 管管在孵化的第7~9天即停止发育,只有右侧卵巢和输卵管正常发育,具有繁殖机能。一个卵巢有数 百万枚卵泡,但其中仅有少数能成熟排卵。每个卵泡含有一个卵母细胞或生殖细胞。未受精的蛋, 生殖细胞在蛋形成过程中,一般不再分裂,打开鸡蛋后蛋黄表面有一白点,叫胚珠。卵泡上有许多 血管,自卵巢上送来营养供卵子成长发育。卵巢上每一个卵泡包含一个卵子。卵子在成长过程中, 因卵黄累积而逐渐增大。生产较大的卵泡,迅速生长,在排卵前,经9~10天达到成熟。卵泡成熟后, 自卵泡缝痕破裂排出卵子,排出的卵子在未形成蛋前叫卵黄,形成蛋后叫蛋黄。 卵泡成熟排出卵黄 后,立即被输卵管喇叭部纳入。约经18分钟,进入蛋白分泌部,这里有很多腺体,分泌蛋白,包围 卵黄。由于输卵管蠕动作用,推动卵黄在卵输管内旋转前进。在蛋白分泌部(也叫膨大部),因机 械旋转,引起这层浓蛋白扭转而形成系带。然后分泌稀蛋白,形成内稀蛋白层,再分泌浓蛋白形成 浓蛋白层。最后再包上稀蛋白,形成外稀蛋白层。卵在蛋白分泌部停留约3小时,在这里形成浓厚粘 稠状蛋白。 蛋白分泌部的蠕动,促使包有蛋白的卵进入峡部(管腰部),在此处分泌形成内外蛋壳 膜。 卵进入子宫部,约存留18~20小时,由于渗入子宫液,使蛋白的重量增加一倍,同时使蛋壳膜鼓 胀而形成蛋的形状。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蛋壳和壳上胶护膜都是在离开子宫前形成。卵在子 宫部已形成完整的鸡蛋。 蛋到达阴部,约存留20~30分钟,子宫肌肉收缩,使鸡蛋自阴道产出。以
排泄系统 鸡的排泄系统的特点是泄殖腔是混合开 口。公 鸡的泄 殖腔有5个排泄 口,分 别是一 对输精 管开口 、一对 输尿管 开口和 一个粪 道开口 ;母鸡 的泄殖 腔有4个排泄 口,分 别是一 个输卵 管开口 、一对 输尿管 开口和 一个粪 道开口 。鸡的 尿是以 固体尿 酸盐的 形式和 粪便一 起排出 体外的 。鸡排 泄系统 有两个 肾脏, 位于肺 的后方 。每个 肾有根 输尿管 连接泄 殖腔。 鸡的尿 主要是 尿酸盐 ,尿酸 盐是蛋 白质代 谢的最 终产物 。尿酸 盐在泄 殖腔内 同粪混 合,呈 白色糊 状物随 粪排出 。
9 .泄 殖 腔
10. 肝脏 肝脏分两大叶,其功能之一是分泌胆汁。胆汁是含有胆汁酸的黄绿色液体。胆汁进入十二 指肠的下段,主要帮助消化脂肪。胆汁内不含消化酶,其主要作用是中和食糜的酸性并使脂肪乳化 ,从而促进其消化。 11. 胆囊 鸡有一个胆囊,但有些鸟类没有胆囊。胆囊主要是贮存胆汁的作用。
第5页/共18页
的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鸡没有牙齿,而有坚硬的喙和贮存食物的嗉囊;有一个腺胃和一个肌胃。
1. 口 鸡没有嘴唇、软腭、面颊和牙齿。有角质化的上下喙以关闭口腔,上喙附着于颅骨, 下喙是可以上下活动的。鸡饮水时不能将水吸入口中,必须抬起头使水借助重力流入食
道,没有吞咽动作。 口中的腺体可分泌带淀粉酶的唾液,但是食物在口中的通过速度很快,所以食物在 口腔内发生消化的机会很小,不过淀粉酶和食物在口腔混匀后可以在其他部位协助消化。
2.食道 食道是食物从口进入腺胃的通道。
3. 嗉囊 嗉囊的作用是贮存食物,嗉囊没有消化功能,但口腔分泌的唾液可在嗉囊继续对食
物进行消化。
第4页/共18页
腺胃也称真胃或前胃。腺胃中的腺细胞呈突起状,也称腺胃乳头。腺细胞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蛋
4.腺 胃 :
白质的胃蛋白酶以及盐酸,消化液通过腺胃乳头的小孔进入腺胃。由于食物通过腺胃的速度较快, 所以食物在腺胃中的消化量很少。胃液中的酶可以在食物进入肌胃后发生消化作用。
肌胃也称砂囊,内有很厚的粘膜,有两对强有力的肌肉能发出强大的力量,对食物其到磨碎的作用
5. 肌 胃 :
。 成年鸡的小肠大约1.5米长,小肠前段形成十二指肠襻,襻内嵌置胰脏。胰脏分泌胰液,胰液含有胰
6 .小 肠 :
淀粉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小肠壁也可以分泌少量酶对蛋白质和糖类进行消化。
在小肠和大肠的交接处的两侧各有一个盲袋称为盲肠。正常健康的成年鸡每一盲肠的长度约15厘米
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都可能引起鸡发生应激反应。养鸡生产中,应激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如:称重、免疫、转群、断喙、换料、噪声、舍温过高或过低、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线过强、 光照制度的突然改变、饲料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断料停水、饲养人员及作业程序的变换、陌生人 入舍、鼠、狗、猫等窜入鸡舍等。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出现,创造一个良好、 稳定、舒适的鸡舍内外环境,是产蛋鸡管理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7页/共18页
鸡舍温度
温度对蛋鸡的生长、产蛋、蛋重、蛋壳品质、种蛋受精率及饲料报酬等都有较大影响。蛋鸡适宜 的温度范围为5~28℃,产蛋适宜温度为13~20℃,其中13~16℃产蛋率最高,15.5~20℃饲料报酬 最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产蛋鸡舍的适宜温度为13~23℃,最适温度为16~21℃;最低温度不能低 于湿度 7.8℃,最高温度不应超过28℃。否则,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
上就是鸡蛋形成的简单过程。
第3页/共18页
2.蛋鸡各大系统的认识
鸡和哺乳动物相比有许多特点。从消化系统来看,家禽没有牙 齿,而有坚硬的喙和贮 存食物的嗉囊;有一个腺胃和一个肌胃,腺胃也叫真胃,可分泌消化液,肌胃翔能力。下面以鸡为例说明家禽
蛋鸡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左右,但相对湿度为45%~70%,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鸡舍内湿度太低或太高 ,对鸡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为害较大。当鸡舍内湿度太低时,空气干燥,鸡的羽毛紊乱,皮肤干燥,饮水量增加 ,鸡舍尘埃飞扬,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遇到这种情况,可向地面洒水,或把水盆、水壶放在炉子上使水分蒸发 ,以提高室内湿度。
鸡群在上面饲养。此法虽然投资小,但缺点很多,如饲养密度低,鸡与粪接触易患病,空气污染,
窝外蛋、脏蛋较多等。网状或木条(竹片)网上平养,其结构与养雏鸡相同,只是网眼较大,一般
为2.5厘米×5.0厘米;木条网上平养用的木条宽1.25~5.1厘米,木条间宽2.54厘米。用竹片做网养蛋鸡, 竹片的宽及间宽均为2.0~2.5厘米。木条或竹片走向要与鸡舍的长轴平行,走道设在鸡舍的正中间, 宽度为0.8~1.2米。走道两侧铺上网子,料槽、水槽、产蛋箱挂在走道两侧的网上,饲养员在走道上 添料、加水、捡蛋。
7 .盲 肠
。盲肠的确切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不过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大。盲肠内有一些细菌的活动,似乎对 鸡的免疫力有关。
鸡的大肠只是一根比较短的直肠,成年鸡的大肠仅10厘米长,直径约为小肠的两倍。大肠上接小肠
8 .大 肠
末端,下接泄殖腔。大肠的作用是重新吸收水分以增加鸡体细胞中的含水量和保持体内水平衡。 泄殖腔是消化道、尿道和生殖道的公共出口。
生殖系统 鸡的生殖系统的特点是母鸡仅左侧卵巢 和输卵 管发育 ,没有 乳腺, 后代繁 殖是以 产卵的 形式, 然后再 进行体 外孵化 。公鸡 的阴茎 退化。
第6页/共18页
3.蛋鸡饲养环境控制要求
一.蛋鸡的饲养方式
分为平养和笼养二种。
1.平养 平养是指利用各种地面结构在平面上饲养鸡群。平养又分为垫料地面平养和网状或木条(竹 片)网上平养两类。垫料地面平养如前述育雏期的地面平养一样,在地面上铺设一定厚度的垫料,
蛋鸡光照的原则是在产蛋率上升期光照时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在产蛋高峰来临前的 2~3周,每天的最长光照时间要达到16~16.5小时并一直恒定不变,在产蛋后期,每天可 增加0.5小时,至17小时。
密闭式鸡舍的光照应在原来每天8小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小时。连增两周后,改为每 周增加半小时,直至每天光照16~16.5小时,维持恒定不变。开放式鸡舍,主要是利用自 然光照,不足部分用人工光照来补充。因此产蛋期光照时数,应根据当地日照时间的变化 来调节,日照短于光照时数的差数,应采取人工光照补充。增加光照时间,以天亮前和日 落后各补一半为宜。较为简单的方法是:保证规定的光照时间,早晚各开、关灯1次。若 每天光照16小时,则可在早上4:30开灯,日出后关灯;晚上日落后开灯,20:30关灯。 这样每天的开关灯时间不变,便于管理,不易错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