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北师大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为坻.(chí)金樽.(zūn)淫.雨(yín)环滁.
(chú)
B.林霏.(fēi)伛偻.(lǚ)廿.二日(niàn)浅鬣.(liè)
C.红装而蹇.者(jiǎn)呷.浪(xiā)俶.尔远逝(shù)挂罥.(juàn)D.风掣.(chè)大庇.(bì)倩.女(qiàn)堕.事(huī)
2.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3分)
(1)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佳木秀.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3.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5分)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对归隐生活的真实描写,表现自己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清静无为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自己远大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家宝总理提出:“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人呼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回答)
(4)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花常常引起人的悲伤。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见落花而伤心落泪:“试看春残花渐老,便是红颜老死时。
”而清朝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对落花却有不同的情感,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请依据以下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或课外读物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
(4分)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抒写忧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5分)
你一定读过不少名人传记,从名人身上可以汲取有用的东西,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请你介绍一篇或一本自己读过的名人传记。
要求:写出传记的名字,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这本书,再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6.(2011·湖南邵阳中考)综合实践。
(7分)
2011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走进自然,品读名山大川,领略风土人情。
“中国旅游日”标志“旅”字的演变
(1)观察“中国旅游日”标志,谈谈你对标志的理解。
(写出一点即可)(2分)(2)给你熟悉的旅游景点拟一条宣传标语。
(2分)
(3)请你根据“旅”字的演变图示,选一个角度进行探究。
(3分)
你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探究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7~8题。
(6分)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8.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分)
(二)(2011·山东日照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9~13题。
(17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春和景.明景:____________
(2)四时之景.不同景:____________
(3)而或.长烟一空或:____________
(4)把.酒临风把:____________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若夫/淫雨霏霏B.感极而/悲者矣
C.其/喜洋洋者矣D.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分)
文段写景抒情
甲第一段淫雨霏霏(1)第二段(2)喜
乙先写山间之朝暮
乐再写(3)
13
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4~16题。
(10分)
喜雨亭记(节选)
[宋]苏轼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邪?”
注: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3分)
(1)余至扶风之明年
..()
(2)既而弥月不雨.()
(3)以属.客,而告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6.《喜雨亭记》表现了苏轼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
(4分)
三、写作(40分)
17.(2011·江苏苏州中考)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他对熟悉的地方缺少观察、缺少好奇心、缺少发现。
其实,风景无处不在。
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自定。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项的“俶”应读“chù”。
2.答案: (1)断绝妙(2)看景象(3)茂盛、繁茂秀丽
3.答案: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答案:示例:小石潭幽深冷寂柳宗元排遣郁闷
5.答案:示例: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感受:痛苦和磨难造就伟大的人。
6.答案:(1)“中国旅游日”标志主体部分由甲骨文“旅”字的变形和方形的印鉴外形组成,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
(2)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欢迎您!(3)探究的问题:中国古老而独特的象形文字探究的方法:查找有关字典,在网上查找资料。
答案:7.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8.解析:抓住“嫌”和“穿”“作飞花”来把握修辞,分析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答案:9.(1)日光(2)景色(3)有时(4)持、执
10.(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11.B
12.(1)悲(2)春和景明(3)山间之四时
13.解析:结合作者境遇来理解“乐”的含义。
参考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的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也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答案:14.(1)第二年(2)下雨(3)通“嘱”,劝酒
15.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吗?
16.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17.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