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综合科生态系统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综合科生态系统复习资料
高三生物综合科生态系统复习资料
一.主要考点
1.生态因素:
1)阳光: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植物的开花(短日照.长日照植物);影响植物的生长(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影响动物的体色.影响动物的视觉.动物的生长发育(蚜虫).动物的繁殖.
2)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动物的体形(极地狐和沙漠狐)
3)水:一年中的降水总量和雨季的分布,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沙漠中植物的形态不同)
4)生物因素:
2.种群的特征: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当前的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也可以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人工控制的种群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减少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防治害虫
5.群落的结构:
6.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7.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研究能量流动意义
8.生态系统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
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生物种类―――生态平衡的原理
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10.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1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12.几个重要的热点:温室效应.酸雨.大气污染.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富集).生物入侵.生态安全.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岭南饮食文化与野生动物保护.沿海生物资源与生物的多样性红树林.珊瑚礁.湿地.海洋.桑基鱼塘.鼎湖山等自然保护区;珠江水系水污染与治理.珠三角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二.练习:
1.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2.东北某林区,山区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
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4.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
A.温度不同
B.盐度不同
C.含氧量不同
D.光谱成份不同
5.几百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糖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循环利用
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
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扰
6.下列对各生态系统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能量基地
B.草原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控制洪水和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
7.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较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A.发展民营经济,增加经济后劲
B.发展生态农业,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C.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治理水体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8.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B.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
C.有的动物也能成为分解者
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B.没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也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
10.广东省近年来多次发生因食用被农药或水源污染的蔬菜而中毒的事件.下列做法中,不能防止类似事件继续发生的是( )
A.研制对人畜无毒害或毒性较低的化学农药
B.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取代化学农药
C.控制工厂企业的排污.整治水污染
D.培养种植耐污染的蔬菜种类
11.薇甘菊并不是我国本地物种,它原产于中.南美洲,19世纪末,亚洲的印尼从热带美洲引进,希望薇甘菊能够成为橡胶园地表的覆盖植物.它分布中海拨0~500米的高度,主要集中在海拨100~250米的低海拔地区,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被覆盖的植物就会因长期缺少阳光而枯萎.薇甘菊在我国已经造成了触目惊心的区域性危害,例如内伶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薇甘菊与其周围的生物存在关系.
2)薇甘菊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国外称之为〝一分钟一英里草〞,这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
3)目前防治薇甘菊的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但化学防治会带来
后果,在生物防治中,广东省引进了菟丝子,菟丝子与薇甘菊的关系是.
4)请分析薇甘菊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
5)为了避免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措
施? .
12.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说明了
13.下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甘蔗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
加工厂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根本的生物因素是,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来源,各类生物
要.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
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
5)上述描述的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比,有什么优点?
14.请分析一块豆田中生物的关系?
大豆与大豆――

大豆与害虫――
大豆与病毒――
大豆与根瘤菌――
大豆与杂草――
参考答案:1D.2C.3C.4D.5B.6B.7D.8D.9C.10D.11①竞争②繁殖能力③寄生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稳定性受到影响,引起生物多样性改变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海关出入口检疫;加强教育宣传等.12.野生生物是培养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13.
1)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保持相对稳定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分解者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硝酸盐4)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5)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少用化肥,减少对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