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内涵——以明式椅子为例
随方制象斫木成诗——明式座椅的审美意趣
![随方制象斫木成诗——明式座椅的审美意趣](https://img.taocdn.com/s3/m/bd30d21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9.png)
随方制象斫木成诗——明式座椅的审美意趣●随方制象斫木成诗——明式座椅的审美意趣︱安夙︱北宋初年陶谷在其所著《清异录》中言:“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架,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
”日本僧人圆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道:“相公及监军并州郎中、郎官、判官等皆椅子上吃茶,见僧等来,皆起立,作手立礼,唱'且坐’,即俱坐椅子,啜茶。
”相传顾闳中依靠“目识心记”画成的长卷《韩熙载夜宴图》,再现了南唐五代家具的辉煌,画面的整体结构依靠数量最多的各种坐具,再配合手卷特有的“时空”节奏,共同“演绎”了一场“别有用心”的豪门盛宴。
宋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家具也出现了繁荣与定型,最为突出的代表即为“太师椅”一词的由来。
宋代张端义在《贵耳集》中有言:“今之交椅,古之胡床也。
自来只有栲栳式,宰执侍从皆用之。
因秦师垣(秦桧)在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
京尹吴渊奉承时相,出意选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遣匠者顷刻添上。
凡宰执侍从皆有之,遂号'太师椅’。
”明代对家具设计制作规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标准。
如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对于椅子的形制要求描述得十分具体:“总之,(椅子)宜矮不宜高,宜阔不宜狭,其折叠单靠、吴江竹椅、专诸禅椅诸俗式,断不可用。
”这一时期涌现了各种椅子的形式,如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扶手椅、玫瑰椅、杌凳……(明) 黄花梨透雕背板圈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士人参与的设计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篇中曾言:“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至于萧疏雅洁,又本性生,非强作解事者所得轻议矣。
”其中的“随方制象”虽然本意是指园林的营造法则,但实则反映出明人的一种审美旨趣,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类日常视野的改变,从来与坐具相关。
跽坐式到垂足式改变的不仅是室内的装饰风格,同时也相应地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识注入其中。
儒家思想的“中和之美”,道家理论的“天人合一”,释家美学的“空寂静思”都可以在坐具设计中得到体现。
明式家具的视觉艺术与文化内涵
![明式家具的视觉艺术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ba9380abed5b9f3f90f1cb8.png)
明式家具的视觉艺术与文化内涵家具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
贯穿于家具发展中相互矛盾的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有时简直使人眼花缭乱,只有抓住本质的联系,并一层一层地进行剖析,才能最终揭示出家具发展的基本规律。
什么是家具发展中本质的联系呢?主要有三方面:(一)人们对家具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二)人们对家具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三)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方面要求。
具的功能和使用,已有许多文章作了详细的探讨,而精神和审美方面的特点也有很多人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
单纯从形式上来讨论明式家具的美学规律是不足取的,这不仅关于明式家是由美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所造成的,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形式美规律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差异。
应当指出: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应当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而后者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
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
明式家具之所以被认为是美的,这是因为它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而在清代,它并不会被认为很美,否则清式家具就可能不会形成那种繁琐的风格特征了。
设计要素有机统一的视觉艺术古今中外的家具,尽管在形式处理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但凡属优秀作品,必然遵循一共同的准则——多样统一。
因而,只有多样统一堪称之为形式美的规律。
至于主从、对比、韵律、比例、尺度、均衡.......等等,都不过是多样统一在某一方面的体现,如果孤立地看,它们本身都不能当作形式美的规律来对待。
多样统一,也称有机统一,为了明确起见,又可以说成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或者是寓杂多于整一之中。
任何造型艺术,都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只有把这些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就各部门的区别,可以看出多样性和变化;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和谐与秩序。
既有变化,又有秩序;这就是一切艺术品,特别是造型艺术形成必须具备的原则。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https://img.taocdn.com/s3/m/f4f942a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a.png)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具备了实用的功能,还注入了美的元素,成为了设计和功能相结合的典范。
设计是明式家具的精髓所在。
明式家具以其简洁、大方、朴实的特点而著称,设计风格独具一格。
明式家具采用了对称、比例、对角线等设计原则,强调了整体感和稳定感。
家具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搭配和装饰,使得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均衡的美感。
例如明式座椅,采用了弓形座背,座面用弧线勾画,既能保护人体的腰背,又能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这种简洁舒适的设计使得人们在坐下来的时候能够得到最大的舒适度。
明式桌面呈长方形,四周都有精美的雕刻装饰,整体看起来非常美观,而这种长方形的形状,也能使得人们在用餐或工作时更加方便。
明式家具不仅在设计上讲究美感,还兼具功能性。
明式家具以实用为设计的出发点,每一件家具都有着明确的功能。
例如明式床,采用了抬高的设计,不仅能够防潮防霉,还方便人们收纳物品。
明式书桌则采用了抽屉的设计,方便人们存放书籍和文具。
明式家具还注重人体工学,例如明式沙发的坐架和垫子选用了透气性好的材料,使得人们长时间坐在上面也不会感到不适。
明式家具的高脚几采用了木雕、纹饰等装饰工艺,使得家具本身不仅具备了功能性,还具有了一定的观赏性。
在美与功能相结合的明式家具也融入了人文精神与意境。
明式家具在设计上充满了民族风情和古韵,它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艺术追求。
明式家具以自然、质朴的木材为主要材料,不仅给人一种安心之感,更能让人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珍爱之情。
家具上的花纹、雕刻和装饰,都寓意着吉祥、美好和祝福,将美和神秘感融入家居生活中,使得空间更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
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设计、实用的功能和美妙的意境,成为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瑰宝。
它的设计不仅仅注重美的外表,更注重人体工学和实用性,使得人们在使用中能够感受到便利和舒适。
明式椅——玫瑰椅中的文化
![明式椅——玫瑰椅中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75831e2a1c7aa00b52acb50.png)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明式椅——玫瑰椅中的文化
摘要:在百花齐放的明代艺术文化中,明式家具可谓个中翘楚。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比例、材质在整个中国设计世上都是典型的杰出代表。明式家具种类繁多,其中在当今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还是明式椅。明式椅的独特魅力以及蕴藏着的文化底蕴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本文从明式椅中的玫瑰椅的角度来探讨明式家具设计理念与当时时代背景的联系以及文化含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浓厚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也逐渐的发展、丰盈起来。而在人类文明这条历史长河中,家具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具也随着人的不同需求而改变着他的面貌。明朝是继唐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高峰。明朝政治稳定、军事强大、经济然荣、对外交流频繁,而社会的繁荣、稳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明代的艺术风格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唐代富丽丰满,宋代典雅理性,元代粗犷豪放,而明代吸收了宋元两代的精髓,理性、简洁而又不失优雅、庄重。明代的家具精美绝伦,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工作精细,装饰适度,简繁相宜,质地优良,纹理优美并且在细节之处,处处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其中明式椅集中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的最高水平,而从当今来看,纵观整个椅子的设计领域,明代的椅子也都属于上乘之作。明代文人士大夫是明式家具、风格的奠定者。由于文人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和审美情趣,他们刻意追求的是“简远”、“天然”、“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这些文人的爱好偏向对明式椅的发展和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明式椅有如下几种类型:宝座、交椅、玫瑰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等。其中,我个人最偏爱玫瑰椅。“玫瑰”二字一般指很美的玉石,就“瑰”字讲,一指“美石”,另一指珍奇之物。在中国北方称为“玫瑰椅”,称此名的原因尚不清楚,在南方,因为文人学士们喜欢实用这种椅子,而称之为“文椅” ,她体态玲珑,是文化人聚会常用之物,也可供千金,妇人使用。玫瑰椅的十分造型别致,早在宋代名画中,就曾出现过,明代更为常见。它的椅背低于其它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这是因玫瑰椅常陈设于窗台下,靠背低,不致高于窗台;同时,在配合桌案陈设时,椅背也不高出桌沿。在明清时期的达官贵人家中,人们都喜欢在窗台下陈设几张玫瑰椅,因此,玫瑰椅在当时颇为流行。玫瑰椅,名副其实,这种椅子很是漂亮,但她的观赏性强多过实用性,她椅背较低,靠背的高度与副手相差无几,这样人长时间靠坐在上面,腰部没有力的支撑点,会十分不适。在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他也这样写道:“……因为它的后背不高,搭脑部位,正当坐着的后背,依靠时不舒适,这是它的主要缺憾。”。但就我而言,却不认为这是她的缺憾。其一,她式样考究,制作精工,造型单纯优美,有一种所谓“书卷之气”,所以常供文人书房、画轩、小馆陈设使用,由此可见古人的雅而尚礼、文不失秀、而不堕媚的审美境界。——此时她的缺憾正好烘托的是一种格调、气氛;其二,她椅形较小,造型别致,用材较轻巧,容易搬动,体现出女人的柔态。而坊间一直流传她的体形与放置于女性闺房有关,虽然目前典籍中尚无记载,学术界也没有定论,但我认为她的却是专属于女性的椅子,但这不是我臆想而来的。苏州昆山的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而富甲一方的沈万三更为周庄带来了金灿灿的光环。而这闻名遐迩的沈宅中,女眷的客厅所陈设的椅子就全是玫瑰椅。据导游介绍,当时沈家的女子在自己的厅会客都只能坐玫瑰椅。而女子坐姿必须端正,腰需挺直,且只能占据椅面的三分之一,以这样的姿势来体现大家闺秀的教养。众所周知明代对于妇女的生活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程度,其对妇女行为的限制也更多,更不用说作为富可敌国的沈家的女子,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一个朝代女性行为的标准。就像现代女性穿8里面的高跟鞋一样,明知其害却又不免其害,这都是一个时代的不同的审美标准而造就的产物,高跟鞋是,那又有什么理由说明玫瑰椅不是呢?古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体态玲珑,名字优美的玫瑰椅搭配上阿罗多姿,淡雅脱俗的美女不正好就是现在香车配美人的活例子么。所以玫瑰椅要舍其安逸取其风韵,她的缺憾却也更凸显了她的独特魅力所在。玫瑰椅以它优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美感而屹立于世界家具之林。她处处体现出明朝的时代特征和文人气息,蕴藏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一块瑰宝。而我通过对玫瑰椅文化内涵的研究,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明式椅的精髓神韵所在,也更加赞叹古代工匠们的精湛工艺和绝佳的艺术修养。这也为我国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菁华模本和参考价值。参考文献:杨耀.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方海.现代家具中的“现代主义”.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ee7db1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0.png)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
明式椅凳是一种具有明清特色的古典家具,它是以明清时期官府、贵族家庭为主要使用对象的木质座椅。
这种古典家具的制作需要精湛的工艺,工匠们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做出完美的明式椅凳。
明式椅凳的制作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材料,如榆木、紫檀木、罗汉木等。
制作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多种木工工具,如锯、斧、刨、刀等,每个工具都需要使用得当,才能保证制品的品质和精度。
制作明式椅凳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严谨细致的工序。
首先需要测量所需的木材尺寸,然后进行裁剪、磨光、雕刻、打磨等步骤,最后进行组装和打磨。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握,以保证每一个工序的精度和品质。
对于制作明式椅凳的工匠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各种木工工具和工序,还需要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他们需要耐心地研究和实践,不断尝试和改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品质。
他们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瑕疵和缺陷,要追求完美的细节和精度,为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从明式椅凳制作中,可以看出这种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的深厚底蕴和工匠精神的卓越品质。
这种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
它传递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总之,从明式椅凳的制作中可以看出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面貌。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这种精神,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和信仰。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https://img.taocdn.com/s3/m/c15348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a.png)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典型代表,其设计兼具美观和实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精髓。
明式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
明式家具追求简洁、实用、耐用的设计风格,充分考虑到家具的功能需求。
明式宝垫椅的设计既考虑了人体工学原理,让人坐得舒适,又能起到保护宝垫的作用。
明式床的设计结构稳固,能够承受重压,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明式书橱的设计则注重收纳功能,可以合理地摆放书籍、文件等物品。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明式家具注重实用功能的特点。
明式家具的设计注重美观性。
明式家具追求简洁、优雅、大方的设计风格,形式美与实用性相结合。
明式桌椅的设计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色彩淡雅,符合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
明式家具的雕刻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图案独特,给人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明式椅子的椅背采用板状与竹肘状结合的设计,既美观又舒适。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明式家具追求美观性的特点。
明式家具的设计注重功能性。
明式家具兼具实用和美观的设计,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习惯,为其提供方便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明式罗汉床采用了升降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床头和床尾的高度,让人可以享受到不同的睡眠体验。
明式餐桌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人数进行展开或收缩,提供了灵活的使用方式。
明式书橱的设计也注重了书籍的保护,采用了隔板和推门等设计,为书籍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环境。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明式家具注重功能性的特点。
明式家具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实用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精髓。
明式家具注重实用功能,考虑到家具的使用需求;注重美观性,追求简洁、优雅的设计风格;注重功能性,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这些设计特点使得明式家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
论文匠合流下明式家具的内涵与影响
![论文匠合流下明式家具的内涵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1e0a7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4.png)
论文匠合流下明式家具的内涵与影响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流派,起源于明代(1368年-1644年),在清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探讨明式家具的内涵及其对后世家具制作的影响。
明式家具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式家具注重实用性。
明代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生活方式决定了明式家具强调实用性。
明式家具的造型简洁大方,布局得体,注重功能性。
家具的设计和制作都很注重使用者的体验,使人感到舒适和便利。
明式家具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明式家具注重纹饰的装饰性。
明式家具通常采用精致的雕刻和纹饰,用以增加家具的装饰效果和美感。
这些纹饰多用于家具的边角和细节部分,以增强整体造型的美观性。
明式家具的纹饰通常取材于神话故事、植物花纹和动物图案等,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明式家具注重材料的精选和细腻的工艺。
明式家具通常选用高质量的原木作为材料,如水曲柳、紫檀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质地和可塑性,能够让家具制作出更加细腻的造型。
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细,包括雕刻、画绘、镶嵌等工艺,使得家具呈现出华丽而精巧的效果。
明式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式家具在设计、工艺和纹饰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为后世家具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后世的家具制作在借鉴明式家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丰富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形态。
明式家具对世界家具制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明式家具的美学价值和精湛工艺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关注和赞赏。
由此,明式家具开始在国际上流行起来,并对世界家具制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些国外的家具制作流派受到明式家具的启发,加入了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式家具的价值被逐渐认识到,对家具收藏和传承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明式家具的认识和欣赏逐渐加深。
收藏和传承明式家具成为一种趋势,促使家具制作传统得到保护和发扬。
明式座椅,用线条诠释美
![明式座椅,用线条诠释美](https://img.taocdn.com/s3/m/87c0fd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2.png)
明式座椅,用线条诠释美线条,中国传统美学的灵魂,从汉字一笔一划的神韵到工笔画尽其精微的意境,线条,简单的直与曲的组合,演绎了无数的精彩,家具亦然。
明式圈椅与官帽椅承载着明代文人审美意趣的,用流畅的线条,诠释着自己的美。
在中国艺术史上,可以说是一部线的造型艺术史。
线体现在青铜、玉器上,便是纹饰艺术;线体现在砖石上,就是造像版诏;线体现在纸墨上,就是书画;线体现在文字中,便是诗词格律;线体现在声音中,便是戏曲唱腔;明清以降,线体现在家具上,便是明式家具。
雅韵红木从这个意义上讲,明式家具作为世俗文化的器用,但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线的神韵,它无疑在雅文化范畴之内,和文人生活就密切相关。
明式家具中的圈椅与官帽椅所体现的这种线条的独特和空间造型,正合乎了传统审美的内在规律;而诗化的生活和生活的诗化,使明式家具合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审美目标。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这是构成文人与明式家具的深层原因。
方和圆,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观念的典型表现方式,明式椅用线条所构成的方与圆,也很值得玩味。
大如宇宙,天圆地方的学说在圈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圈背完美地连着扶手一顺而下,组成一个完美的弧度,坐面又四方平稳,好比圈椅的月牙扶手为天,方正的坐面为地,天与地的交会,隐藏的是圆满与稳健的愿景。
小到个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自我约束也在官帽椅上打下深刻烙印。
从靠背到椅脚,官帽椅似乎更偏爱直线,方正、四平八稳也许就是循规蹈矩最佳展现。
虽说如此,但灵动的曲线又和谐地穿插其中,方中带圆,庄严中却又带着典雅。
线脚看似硬朗,但细看又会发现是圆形设计,用手触摸非常柔和。
外面圆滑里面却坚韧,明式椅隐藏的是阴阳平衡的哲学,坚硬却藏着温柔,刚柔并济,极具美感。
S型的靠背,整体微微下扩。
明式椅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细节玩的不仅是美观,更是如今被反复提起的人体工程学与黄金分割比例,从官帽椅、圈椅的整体线条上就能看出一点端倪。
官帽椅与圈椅的靠背设计,呈S型,这个S,是流畅的曲线,是柔美婀娜的表现,更是人体工程学里的延伸。
明式家具特点及具体案例
![明式家具特点及具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f9bbc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1.png)
明式家具特点及具体案例
1. 明式家具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洁流畅呀!你看那把黄花梨木椅,它的线条多么优美自然,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就像一位优雅的君子,质朴而纯粹。
用起来那叫一个舒服!
2. 明式家具非常讲究材质呢!比如说那套紫檀木的衣柜,哎呀,那木材的质感简直绝了!就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细腻温润,这可真是好东西呀!
3. 明式家具的工艺精湛得让人惊叹啊!像那个雕花的桌子,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工匠们是多么用心啊,这工艺简直可以和大师的画作相媲美了,难道你不想拥有吗?
4. 比例协调也是明式家具的一大亮点哟!就拿那张罗汉床来说吧,长短宽窄恰到好处,看上去特别协调大气,就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摆在家里一样,多有面子呀!
5. 明式家具还有一个特点是造型优美哦!比如那款月牙桌,那独特的造型真是太别致了,就好像一弯新月挂在家里,给整个空间都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多吸引人呀!
6. 不得不说,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深厚着呢!像那对官帽椅所蕴含的等级文化,让人感受到了古代的韵味。
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我们可一定要好好珍惜!我觉得明式家具就是家居界的瑰宝,是值得我们欣赏和拥有的经典之作!。
浅谈家具的意象表达——以明式官帽椅和北欧熊椅为例
![浅谈家具的意象表达——以明式官帽椅和北欧熊椅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3a50fd51e79b89680226b4.png)
在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是外在的“象”,能够感知的是象所传递的“意”,意与象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就像融化在水中的盐,无形却有味。
意象是富有意蕴的感受或者境界,随着媒介的转换而引发人们的特定联想。
座椅作为一种媒介,通过特定的材质、颜色、造型、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传递出不同的意味和感受,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具体而丰富的体验和回味。
明式座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然质朴、简约流畅的风格特征,与追求简约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北欧设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同时,两者在意象表达方面着重于体现和传递文化脉络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并且传承了巧妙的民族工艺技术,通过革新和简化成为家具史上不朽的经典。
一、意象表达的环境因素1.民族精神的积淀明式座椅较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审美中的自然之美,造型精简,不烦琐、不臃肿,干净沉稳,多用线的艺术进行组合和设计,通过穿插交错营造出虚实结合的意境。
这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十分接近,道家追求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注重的精神内核是让本真自然的状态呈现在生命之中。
在道家审美中,追求艺术本身的自然本真之美,推崇不经过分雕琢和修饰,通过形态、材质、细节等诸多方面体现纯粹的意境。
这种自然而然的意境之美在官帽椅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自然而然、朴拙无华、流畅简约,是北欧家具的设计风格。
基于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对于天然材料的尊重与推崇,北欧风格逐渐成为有机设计的代名词,它与明式家具的简约之风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北欧座椅的简约之风受到功能主义的影响,注重实用性、舒适性。
北欧地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加上北欧民族理性、质朴的特点,使其在长时间的手工艺发展中十分注重家具的功能需求,装饰性元素被巧妙融入了家具的线条、连接结构,以及材质的美观性。
北欧家具设计在形式上基本符合功能主义所提出的产品要基于目的性进行设计,以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技法辅助功能的体现。
但与功能主义相比,北欧家具设计加入了更多感性互动的因素,这份家具中的人情味主要源于大面积天然材料与传统工艺技法的运用,使其更加具有自然、柔和的美感和生态、有机的韵律。
设计的魅力 明式木椅一
![设计的魅力 明式木椅一](https://img.taocdn.com/s3/m/eb376cc55fbfc77da269b1d9.png)
设计的魅力明式木椅一黄花梨木圆椅·明·通高930mm,圈椅最早见于五代前期的绘画作品,后来很少见到,到明代时期这样的圈椅又很盛兴。
此椅鹅脖上端略弯,与扶手交接处有挂牙装饰。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宝座·明·此座为皇宫内专用品。
除座面以外,通体浮雕莲花,莲叶,密不露地。
刻工细腻,刀法接近于元明之际的剔红器物。
宝座前配有风格相同的脚踏,制作同样精美。
宝座全为大料拼接,实为紫擅家具中之绝品。
老花梨木圆梗直背椅·明此种形式为苏式家具中年代较早的一种。
通体材料均取圆梗形,鹅脖、联帮棍、靠背都挺直不弯,造型简洁,隽永耐看。
黄花梨雕花靠背椅·明·从椅背精细的雕刻,和草书“寿”的风格看,与明嘉靖时期的雕漆花纹极为相似,所以可推断为明中期作品。
但这件椅子的结构非常罕见,有多处不协调的地方,据此有人怀疑此为拼合而成的作品。
老花梨高扶手矮背椅·明高915mm。
鹅脖稍退后单立,不与前腿足连做,通体线形坚挺,富于弹性。
靠背板是点睛之做,精雕细刻,上段浮雕团纹,虚实相间;中段较长,镶平面木板,展现木纹自身的变化;下段卷草纹亮脚,与上段呼应。
老花梨木笔梗式扶手椅·明此椅为早期明式家具式样,现已很少能见到实物,非常珍贵。
背板处由三根笔杆式圆棍替代,左右两根上部内倾,产生空间上的变化,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
四不出头扶手椅·明·万历高185mm是一件明器,出土于明代潘允徽夫妇墓。
搭脑呈弓形,中部为宽料,两端与后腿作套榫;座面为竹编;该椅给我们提供了明代万历时期四不出头扶手椅的标准样式。
榉木矮脚四不出头扶手椅·明椅子靠背板上的龙凤图案最为抢眼,造型硬朗,刀法刚劲。
此椅式样与一般文椅无甚区别,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矮脚。
后腿与搭脑之交接处托角挂牙呈卷草形,更显精致美观。
老花梨木带联帮棍四出头扶手椅·明末这种扶手下端安装联帮棍的扶手椅,鹅脖部分大多与前腿一木连做。
明代家具举例鉴赏
![明代家具举例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e96cc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d.png)
明代家具举例鉴赏1. 简介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明代家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以几个明代家具的经典例子为范例,介绍明代家具的特点和鉴赏要点。
2. 明式宴桌明代的宴桌是一种重要的家具,通常由桌面、腿部和桌龛三部分组成。
明式宴桌追求简洁大方的设计,桌面为长方形或方形,通常采用红木制作,表面有漆或上光。
明式宴桌的腿部精雕细刻,常见的纹饰有花卉、云龙、瑞兽等,展现了明代家具的华丽和精致。
在鉴赏明式宴桌时,需要注意其材质、工艺和纹饰的完整度,以及表面的光滑度和光泽度。
明代的书柜也是一种常见的家具,用于存放书籍、古籍和文房四宝等。
明式书柜通常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用于展示精美的文房用具,下层用于存放书籍。
明式书柜的特点是结构平稳,线条简洁,重点突出。
书柜的门板常采用透雕或嵌花的技法,展示了明代家具的雕刻工艺精湛。
在鉴赏明式书柜时,需要注意其结构是否完整,雕刻工艺是否精细,以及门板上的纹饰是否可以清晰辨认。
4. 明式软椅明代的软椅是一种具有特殊地位的家具,通常用于贵宾座位或主人的座椅。
明式软椅的特点是造型优雅、舒适度高和材质讲究。
软椅的背板和扶手常采用华丽的装饰,常见的纹饰有龙凤、云纹和花卉等,展现了明代家具的奢华和精美。
在鉴赏明式软椅时,需要注意其结构是否稳固,表面是否有损伤,以及装饰的精美程度。
明式屏风也是明代独具特色的家具之一,通常用于装饰和划分空间。
明式屏风的特点是造型简洁、线条清晰,常见的纹饰有山水、花鸟和人物等。
屏风的制作材料多样,包括木材、漆器、宝石等,展现了明代家具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在鉴赏明式屏风时,需要注意其制作材料的质量,纹饰的瑕疵和显示效果的美观程度。
6. 总结明代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具的珍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鉴赏明代家具时,需要关注其材质、工艺和纹饰的完整度,以及构造的牢固性和装饰的美观度。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ef01f9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8.png)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明式椅凳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从明式椅凳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工匠精神的体现,下面就让我们来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一下。
明式椅凳的设计非常考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明式椅凳的背椅和座椅形状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给人提供舒适的坐姿。
背椅的高度和弧度经过严谨计算,能够让人的脊椎得到充分支撑,减轻坐姿对脊椎的压力;座椅的大小和倾斜度也经过仔细设计,使得人能够自然而然地保持正直的坐姿,减少腰椎的负担。
这些设计不仅显示出工匠对人体工学的深度理解,也展现了他们追求舒适和健康的工匠精神。
明式椅凳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严格的要求。
明式椅凳通常采用实木为主要材料,如紫檀木、酸枝木等,这些木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质感。
在制作过程中,工匠需要根据木材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切割、磨光、拼接等工序。
尤其是明式椅凳的榫卯结构,需要工匠们进行精准的测量和巧妙的安排,以确保椅凳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在装饰方面,明式椅凳通常采用雕刻、镂空、描金等技法,使得椅凳更加华丽和富有装饰性。
通过这些精湛的工艺,明式椅凳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和文化符号。
明式椅凳的制作需要工匠们的耐心和细心,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视。
明式椅凳的制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实践,只有经验丰富的工匠才能熟练掌握各种技巧。
他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无论是选择木材还是进行制作工序,都能够谨慎细致地完成。
工匠们还有一种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他们会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技艺,力求让每一件作品都达到最高的水准。
正是这种耐心和细心,使得明式椅凳成为了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通过研究明式椅凳,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工匠精神的体现。
明式椅凳的设计考究、制作精良和工匠们的耐心和细心,都显示出了工匠们对于工艺和品质的追求。
这种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制作技能,更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关注。
今天,虽然明式椅凳已经不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具,但是它所传递的工匠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珍视和继承。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0a49e2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4.png)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工艺的高度追求。
这种精神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是一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传统的手工艺品领域,工匠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包含着对技艺的钻研和对产品的热爱。
明式椅凳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正是承载了这种工匠精神的体现。
明式椅凳是中国传统的家具之一,它一般采用原木雕刻制作而成,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其中的工匠精神,则体现在它的每一个细节上。
比如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要对每一块木头进行精心的选择,要考虑木质的颜色、纹理等各种因素,力求每一把椅凳都可以完美的展现出原木的自然之美。
在雕刻工艺上,工匠们更是要经过数年的磨练,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把每一根线条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在装配和涂漆等环节上,工匠们也是一丝不苟,力求每一把椅凳都可以展现出他们对品质的追求。
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让每一把明式椅凳都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更体现在工匠们的对待工作的态度上。
他们不怕辛苦,不怕苦练,只求将每一件作品做到最好。
很多工匠为了追求更好的技艺,经常会加班加点,甚至有的工匠为了挑选最好的原材料,要跋山涉水数十里。
他们废寝忘食,只为了不辜负每一块木头、每一根线条。
这种敬业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他们在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领域中能够保持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古代,工匠是被尊称为“艺师”的,他们的地位和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地位逐渐被工业品所替代,工匠们的地位也逐渐被边缘化。
正是这些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使得传统手工艺品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因此,保护和传承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保护和传承工匠精神呢?首先是要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保护,给予它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
明代椅凳类家具设计
![明代椅凳类家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5054f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d.png)
明代椅凳类家具设计明式家具概述在家具的发展历程中,明代家具堪称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言人。
明式家具比例匀称,造型优美,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家具中最好的。
它不仅外观充满韵味,用料也极为讲究,使用的是硬木,尤其是黄梨、紫檀最为常见。
明式家具最大的特点是其结构与装饰的完美结合。
既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又具有优雅大方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明式家具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家具中沿袭数千年的漆木家具的制作方法。
它充分借鉴了木色本身的自然纹理,用精美的材料和简单简单的体系,不做任何雕琢,就创造出“精品木家具”。
在明代,许多设计都受到古代宇宙观天圆地方的影响,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明代椅凳的设计,将其融入到椅凳设计中。
明式椅凳大多是方形和圆形的结合体。
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方为辅。
圆代表着幸福、和谐。
方代表着稳重、规矩,这些完美地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天圆地方的这一理念。
以现代化的美学角度来看,明式椅凳的视觉效果、造型等各个方面与现代人的审美观非常吻合。
扶手和扶手靠背的倾斜度、弧度和高度,三者的结合和比例的协调,构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家具。
也对后世家具,椅凳的设计产生影响。
明代椅凳设计的特点:设计原则1.遵循古代家具的基本特征:具备流畅、简练的线条,完美匀称的比例,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合理科学的功能尺寸。
2.遵循现代家具风格的基本特征:简洁、大方、实用、美观。
3.融入一定的思想或平静理性的符号,做到造型大方雍雅、灵空隽永,内涵通透脱俗、意境幽远,集东方禅者寂.静、清、明、智、慧、圆、通等精神风貌于一体。
(一)材质自然明代家具科学借助了材料原来的色泽还有纹理,没有进行人为处理,色泽庄重清新、纹理优美雅致,质感坚致细腻,能够满足稳定及协调方面的标准,展示了设计者崇尚自然,展示材料独特性质的观念。
(二)结构优美明式家具多采用榫卯结构,各个位置借助具备明显差异的榫卯,展示我国独特木制家具风格和设计者的设计观念。
(三)造型自然外观浑厚冼练、稳重大方、比例匀称、线条优美。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aa0c449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5.png)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明式椅凳是中国明代时期的一种家具,它是以传统的工匠技艺制作而成,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明式椅凳中可以看出中国工匠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传承古老文化的精神,是追求卓越品质的精神,是生命与工艺的共同体现。
明式椅凳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制作。
从选木材、分板、雕刻、拼接到磨光、上漆,每个步骤都需要工匠细心、耐心的处理。
这种精益求精的制作精神,让明式椅凳在外观和结构上都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美观度,成为各种珍贵文物之一。
制作明式椅凳的木材需要选择树龄大、木材稳定、质地坚硬的材料,并通过多道加工手段,打造出坚韧、硬度高、不易裂变的的椅凳。
雕刻则需要手工完成,工匠通过用锯、刻刀、锤、钮锁等工具,将图案、花纹、雕饰等逐一制作完成。
拼接、磨光、上漆则是对木材制品进行最后的加工处理,使其更加美观,坚固耐用。
工匠精神是一种凝聚力量的精神,是一种对工艺热爱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对工匠而言,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份信仰与承诺,他们通过艰辛劳作,让那些普通的木头变得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展现出人类的力量和智慧。
在这个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呼声:“匠心独具”、“打造完美之品”,正是对工匠精神的高度评价。
同时,工匠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道法自然”,即追求自然界的本质真实,注重手艺、工艺、美雅,尊重命运之转化,追求人地万物的和谐。
而工匠精神恰好集结了这些理念,让人与自然、人与工艺和谐相处,也让一种温馨、和谐的精神融入到椅凳的制作中,让椅凳成为一种有温度的家具。
总之,明式椅凳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代表着中国工匠通过传承、创新、追求卓越品质,创造出来的艺术、设计、传统文化的精品。
明式椅凳不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件教育人们如何尊重传统、崇尚卓越、追求完美的文化载体。
明式家具古典圆凳,是古人对于事物圆满的一种精神寄托
![明式家具古典圆凳,是古人对于事物圆满的一种精神寄托](https://img.taocdn.com/s3/m/92d40ee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5.png)
明式家具古典圆凳,是古人对于事物圆满的一种精神寄托
圆凳,也叫圆杌,是一种杌和墩相结合的凳子。
圆凳,穿透时空的迷雾,感悟社会的演变。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比如太阳、月亮和天空。
圆形是一种圆满的回归,这是一种很难找出视觉瑕疵的造型。
古典圆凳,形制从魏晋时代的圆凳发展而来,造型日趋完美,
到明末清初形成四大形制,有鼓形、笔筒形、弯脚形、独挺形,形制更完善,形态更成熟。
圆凳是以圆取势,边棱、枨柱至花牙皆求圆润流畅。
圆凳面有圆形、海棠式、梅花式。
凳面取材有利用天然花纹的云石、有瓷板绘青花的、彩绘的,
有瘿木制作的,材质多样,型材融合造型款式,丰富多彩。
造型上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的,有带托泥和不带托泥之分。
古典圆凳造型构思富有创意,将装饰与结构融合在一起。
造型优美,婀娜多姿,雅俗共赏,内涵气韵尽在不言中,是艺术与实用的典范,
用十六字来概括圆凳,形制古朴、结构严谨、比例协调、灵动毓秀。
不可缺少的圆凳,居家点缀生活,作为镇宅之宝。
圆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圆凳,像一件艺术品可以把玩,
可以养眼怡神,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传承。
除了以上这些经典的明式圆凳外,还有一些运用在日常圆台搭配上的圆台。
我看来看下。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42a875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a.png)
从明式椅凳看工匠精神明式椅凳作为中国传统木工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造型、工艺还是文化内涵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旧时社会中重要的家具之一,更代表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工匠们为艺术的追求和传承而努力的精神。
明式椅凳在造型设计上,力求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整体造形给人以简明、秀逸的感觉,这与它所代表的时代特点密切相关。
明朝是一个文化蓬勃、经济繁荣的时代,艺术追求以淡泊为本,近乎于清雅、自然、明朗,这也体现在了椅凳的设计上。
与此同时,明式椅凳的造型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和使用上有着精妙的匠心独运。
例如,椅凳的扶手设计不同于其它的家具,可以作为写字、绘画的支撑,不仅便于人们的使用,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尊敬知识的风俗。
而在工艺上,明式椅凳更是展现了工匠精神的魅力。
在制作工艺上,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琢磨和精心设计,就像是一件精细的艺术品。
首先,在选材上就要求用料考究,材质上乘,木质的质地纹理都要符合细节要求;其次,在工艺上要求匠人手工打磨,使椅凳的边缘拦角和线条更加流畅美观,方格、缝纫也要均匀规范,工艺必须精益求精,不得有丝毫的差错;最后,椅凳的装配也需要匠人精益求精,无论是关节、卡口,还是榫卯的锁合都必须非常精准。
在明式椅凳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注重细节,为了达到独特的装饰效果,采用了许多独特的工艺,如蚯蚓、虫洞、焦头烂额、榫卯等。
椅底还常常刻有精美的图案,彰显了匠人的艺术造诣和匠心独运。
这些都是显现出匠人们为了将艺术融入到家居生活中而愿意付出的代价,而这种代价的背后是他们对于工艺精神的追求和传承。
当今社会,工业制造风起云涌,手工制造被压缩到了商店礼品等特殊领域,传统的工匠文化与技术也在逐渐消失。
但是,明式椅凳仍然作为中国传统木工艺术的杰出代表,仍能在今天被人们所欣赏。
对于我们,明式椅凳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学,更是一种亘古不泯的力量体现。
刻木如铭雕木如诗——漫话明代椅类家具
![刻木如铭雕木如诗——漫话明代椅类家具](https://img.taocdn.com/s3/m/fc26203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0.png)
刻木如铭雕木如诗——漫话明代椅类家具
文羽
【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明代硬木椅是明式家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造型儒雅,体态轻盈,具有鲜
明的自我风格.其造木之工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人文化,精于选材,简于构思,巧于髹饰.在当今的复古风尚之下,这种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学特质正日益受到推崇和珍赏.本文即将明式木椅视若诗与铭,从艺术品赏的角度切入,发掘其造型中深涵的韵味和风采,探索其工艺中物化的情感与理性,进而更深层次地阐释明椅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文羽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
【相关文献】
1.轻型木建筑中墙体与柜类家具的整体化研究 [J], 储胜;唐志刚;唐娇;
2."意鸿木信"创造品牌奇迹--沈阳意鸿木信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改制记 [J], 韩京伟
3.符木记刻方式与会计的历史渊源初考——评罗德夫·罗伯特《符木记刻简史》 [J], 孙晗;郭俊
4.粗刻点木蠹象与云南木蠹象雌雄成虫区分方法 [J], 王斌;张真;和云松;和武;李坤;李红玉
5.新兴技术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携30家会员单位及美国阔叶木展团强势亮相 2018中国国际家具配件及材料精品展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 究
明式家具的内涵
——以明式椅子为例
李 鹏
明清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而 明式家具是明清家具中的艺术品位最高的,历来受到 收藏家的热捧。经典的设计作品必是形神兼备。明式 家具的魅力不仅表现在造型、色彩、材料、装饰等方 面,最主要是通过家具传达出明代匠人、文人以及社 会环境的“灵魂”。笔者查阅大量前辈的著作,在总 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具体文物进行深入研究,通 过分析明式椅子的造型、色彩、材料、装饰以及先人 使用情况,总结出明式家具“形而上”的特点。笔者 通过这一成功案例的剖析,领悟到先人对设计的独到 见解,希望自己的愚见对明式椅子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明式椅子的种类 明式家具主要是指明中期到清初期,用料以硬 木料为主、造型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优 质家具。明式椅子是明式家具的一个类别。椅子是一 种有靠背或还有扶手的坐具,据史料记载最早始见于 唐朝,椅子的造型始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 按照王世襄的著作《明式家具珍赏》中的观点, 明式椅子从造型上大体可以分为四种:靠背椅、扶手 椅、圈椅以及交椅。 (一)靠背椅 靠背椅始于南北朝时期,唐朝以后得到普遍使 用。椅面普遍为方形,有靠背以及拱形的搭脑。其 中传世文物最多的是一种搭脑形似悬挂灯盏的竹制 灯架,专称“灯挂椅”。凡形制不符合灯挂椅的皆 泛指为靠背椅,靠背椅与其他造型的椅子的区别是 没有扶手。 (二)扶手椅 它是除圈椅、交椅以外,有靠背且有扶手的椅 子统称。其式样和装饰有繁有简,在明代主要和茶几
配套使用,用于迎宾、书房、卧室。扶手椅有三种形 制:一种是玫瑰椅,它在各种椅子中属于形制矮小的 一种,用材单细、有力,后背和扶手与座椅垂直,因 文人喜爱而得别称“文椅”。优点是轻巧灵便,适宜 写作,可自由转身,缺点不宜依靠休憩。 另两种是(四出头)官帽椅和南官帽椅,二者 的差距仅在座面以上。四出头式官帽椅的搭脑两端以 及左右扶手都是出头的,故称四出头官帽椅,其形制 上变化很微妙。南官帽椅在椅背搭脑和扶手处作圆角 处理。南官帽椅在式样上比四处头官帽椅变化多。其 搭脑有的和四出头官帽椅形制相似,仅作圆角处理, 有的则没有四处头官帽椅搭脑的形制,直接微有弧线 状与左右后腿(上截)作圆润衔接,此外,还有几种, 但都变化不是很明显,不再一一举例。 (三)圈椅 圈椅出处有很多的猜想, 笔者支持由 “席地而坐” 时期一种可供依靠的圆形家具,其形制似圈椅上截, 后借鉴胡床造型,逐渐演化成圈椅。唐代圈椅已经成 形,在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看出已经与明式圈椅形 制差异很小。明代直称其为“圆椅”,特点是搭脑连 着扶手,前高后低一顺而下,体态丰满劲健。座靠时 整个手臂都可以得到支撑,让使用者感到十分舒适。 (四)交椅 交椅是椅圈和胡床的结合体,由交杌加上椅圈。 在著作《明代家具珍赏》中,王世襄把交椅分为直后 背和圆后背两种,经笔者查证,直后背的是胡床。 由于交椅可折叠, 搬运方便, 故在古代野外郊游、 围猎、行军作战中只有地位和身份极高之人才有资格 使用。因此,我们至今沿用“坐第一把交椅”就足以 代表其政治色彩。
二、明式椅子的外在美 “相由心生”就是研究家具设计的最好思路。 明式椅子的外在表现代表明代的“物相”,而“心” 则指的是明代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以及在那个社会环 境下产生的思维方式。从哲学的认识论说,思维规律 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所以研究明式椅子的 “心”先研究其“物相”。为了研究明式椅子的外在 特点,本文着重从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几个方 向着手。 (一)造型 明式椅子虽然分为四个种类,但是笔者在文物 考察时发现它们在材料、造型上都是极为接近的。在 造型上,明代家具多以木框架结构,沿袭宋代程朱理 学思想下建筑标准的对照。同样是灯挂椅的底座(座 面以下部分)的式样,可同时应用在四出头官帽椅、 南官帽椅和玫瑰椅上。明式家具多以苏造最为经典, 因此为了节省名贵木材,座面多以席编为主。《营造 法式》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大木作的营造法则,制订了 以“材”为标准的模数制。这些在程朱理学思想下的 标准化、模数化思想,通过多种模数的组合变换出不 同形式的椅子。交椅和圈椅与扶手椅和靠背椅在造型 上有较大的差异。交椅造型是明式椅子中造型最夸张 的,夸幅最大,也是明代椅子中造型最优美流畅的。 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美,俗称“月牙扶手”,交椅两 侧承重椅腿更是曲折柔美,婉转悠长,是力与美的完 美结合。 后来,交椅进入厅堂,交叉的椅腿失去了原来 野外使用的优点,人们将其改为常规制式的四条腿。 经过改进,圈椅慢慢形成独特的形制,造型上圆中带 方,暗合中国文化的“外圆内方”之说,在处事之上 圆滑,在内心要有自己所坚持的。在摆放上,圈椅也 多放置于厅堂之上与桌几组合,迎接朋客使用。 (二)色彩 明代椅子在色彩上明度、纯度都较低,给人以 安定沉稳、平和亲切之感。明代通过漫长时间,大浪 淘沙筛选出的色彩最终与当时文化相吻合。中国古人 历来对书房的设置极为考究,到明代对传统文化更加 重视,明朝初期把程朱理学推向至尊位置,并实行八
WEN YI TAN JIU 文 艺 探 究
88
股取士。理学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 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 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在这种环境下,当时人们对文化 更加追捧,做学问成为当时的社会现象。正是因为前 期对文化的追捧,经过后来“心学”的兴盛等,明朝 后期文人士大夫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群体,他们崇尚高 雅,讲求品味。因此,色彩浑厚所表现出的气质与士 人那种精神境界相吻合。色彩浑厚在视觉感受上,有 助于读书人静心定神,也符合读书人高品位的要求。 (三)装饰 明式椅子的装饰图案植物多以莲花、宝相花、 牡丹花、梅兰竹菊、卷草纹等,动物多以螭纹、龙纹、 凤纹、麒麟纹等。在装饰上,明代椅子讲求纹饰为整 体服务,明式椅子中也有雕饰较为繁复的,但是极为 少数,多以装饰简单符合椅子整体的效果表达。装饰 部位多在前牙条和靠背板位置,装饰时多以靠背板为 主,前牙条多为点缀呼应的效果。 交椅装饰较为复杂,在关键承重转折部位多以 金属配件包裹和角牙雕饰,兼具装饰与稳固之效。对 于装饰考究的,人们会在椅圈手柄处雕刻装饰。 (四)材料 明式椅子保留至今的多为黄花梨、紫檀等名贵 硬木材料。可以看出明代家具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 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工匠在制作时,除了精 工细作而外,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 和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 趣味,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明式椅子能保留至今, 名贵硬木材料功不可没,它为中国家具的发展提供了 实物标本。 三、明式椅子的“灵魂”美 本文所研究的明式椅子的使用人群多为文人士 族和富贾之人,是社会的中间阶层。由于底层人民 讲究实用,家具在造型雕饰等方面历代没有太多变 化,因此它没有太多值得研究的价值。宫廷家具则 正好相反,多为富丽华贵,与清式家具较为类似, 但相对于庞大的中层,宫廷用具数量较少,不能以 偏概全。明式椅子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 纹理优美。通过这些外在的表象,人们可以读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