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教例说
美文诵读教案
![美文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0355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f.png)
美文诵读教案美文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欣赏能力,培养对美文的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提高人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表达的习惯,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文的内涵和情感。
2. 难点: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图片,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美文的世界。
2. 示范朗读:教师亲自示范朗读美文,让学生感受美文的韵律和情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3.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美文,边读边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5. 个别展示: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
6. 集体朗诵:全班集体朗诵美文,强化对美文的感受和理解。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通过音乐、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3. 课堂管理:注重课堂纪律和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安排朗读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朗读技巧。
2. 作业:布置与美文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多媒体工具:使用PPT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展示美文内容和相关图片、音乐等素材。
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或文学评论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背景。
3. 实验室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语音实验室等设备进行个别辅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
![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1ffd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3.png)
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美文吧?一篇美文是建立在真挚情感的基础上的。
文字表达的是内心的感受,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什么样的美文才是真正的好美文呢?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 1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的老师,他们之中,有的似老虎般凶猛,有的像绵羊般温柔,有的如蜜蜂般辛勤……其中英语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她现在不教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她,忘不了她对我的教诲。
我的英语老师姓杨,她活泼开朗,整天满面笑容。
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能随时洞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小巧的嘴巴总能说出有力而流利的英语。
她不管上课还是走路时,腰背挺得笔直,看起来精神饱满,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杨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
英语单词要求我们背得滚瓜烂熟,一个也不能错。
即使错了一个字母,也要被罚抄。
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做错了一道题,那道题老师讲了许多遍,杨老师见我仍旧犯错,就使出“杀手锏”——罚抄,让我把那道题多抄几遍。
那天晚上,我抄得手臂都酸了,实在抄不下去了。
妈妈见状,主动帮我写了几遍。
第二天早上,老师检查作业时,我心里十分担心:昨晚有部分作业是妈妈帮我抄的,妈妈的字迹和我的不一样啊,老师看到了,一定会批评我的。
这下惨了!此时,我后悔莫及,如坐针毡,最终还是厚着脸皮,心惊胆战地把作业交给了老师。
出乎意料的是,杨老师只是让我们这些做错题的同学一起说了几遍“自己的作业自己写……”并提醒我说:“下次作业不能让别人帮你写,作业是一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
”之后也没有再批评我。
但这几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杨老师,长大后我也想当一名光荣的教师,像您关心着我们一样,关心着我的学生。
美丽女教师美文赏析 2您的影子重重的打进我的心里,您的一举一动深深刻在我的脑海。
您的身体并不高大,但您甘愿做我们的登天梯,助我们走上更高的山峰;您的眼睛并不迷人,但能看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您的臂膀并不宽阔,但足以让我们54个同学享受您的温暖……谆谆教诲步入初中,忙乱已成家常便饭,无规无律已成习惯。
美文欣赏阅读教案
![美文欣赏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0fd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e.png)
美文欣赏阅读教案一、引言美文欣赏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合理设计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美文中获取乐趣和启发,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阅读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辨别文字中的情感、思想和意义等要素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来表达对美文的感受与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美文朗读的音频或展示一段美文的文字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美文的兴趣。
2. 预习阅读学生在预习阶段,自行阅读一篇经典美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
可以选择名家的散文、诗歌或小说片段等。
3. 理解与分析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或思维导图等方式,对美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讨论美文中的情感、思想和意义等要素,并找出精彩的语句或段落。
4. 交流与展示学生进行展示,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分享给全班同学。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不同的解读方式,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短文或作文,表达对美文的欣赏和思考。
可以采用自由写作形式或给定一些写作要点,引导学生将理解转化为书面表达。
6. 评价与反思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老师根据评价标准给予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1. 根据学生的展示、作文以及阅读笔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水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美文,并继续写作训练。
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与探索,同时积极参与文学社团或写作小组的活动。
五、教学延伸1. 推荐相关的美文阅读网站或书籍,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或写作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美文阅读和写作,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并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表达水平。
语文鉴赏美文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鉴赏美文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7522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文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鉴赏美文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美文的主题思想2. 美文的艺术特色3. 美文的表达手法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美文的内涵2. 准确把握美文的艺术特色3. 有效地运用鉴赏方法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文资料、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美文,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美文吗?为什么?2. 教师简要介绍美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二)阅读美文1. 学生阅读美文,感受美文的魅力。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美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三)鉴赏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赏分析:a. 主题思想:美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b. 艺术特色:美文有哪些独特的艺术手法?c. 表达手法:美文是如何运用语言、修辞等手法来表达思想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鉴赏要点,强调美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美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 撰写一篇鉴赏美文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鉴赏美文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教学案例:以《荷塘月色》为例,进行美文鉴赏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鉴赏《荷塘月色》,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掌握描写景物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2.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3. 描写景物的表达手法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荷塘月色》的内涵2. 准确把握朱自清的写作风格3. 有效地运用描写景物的表达手法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荷塘月色》原文、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美文散文赏析教案模板范文
![美文散文赏析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270d5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f.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感受散文的美。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2.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体会散文的美。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散文《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2.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体会散文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阅读欣赏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散文《荷塘月色》。
2. 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思想,体会散文的美。
三、深入探讨1.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如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2. 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意境美,如荷塘的美丽、月色的迷人等。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散文《荷塘月色》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提升1. 总结散文《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强调散文的美,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散文《荷塘月色》的赏析文章。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用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欣赏、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散文《荷塘月色》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领略到散文的美,激发他们对散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美文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美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4b4a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4.png)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美文1. 教育的意义教育,听上去好像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实,它就像一场无形的修行。
我们常说,读书是明理,教育则是让我们从小就懂得人生的种种。
有时候,我们就像是小船在大海里,教育就是那指引我们方向的风。
想想看,走进校园的那一刻,心里是不是有种说不出的期待和忐忑?这可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收获那些宝贵的人生经验。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无疑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最佳工具。
1.1 知识的力量你知道吗?知识就像是打开宝藏的钥匙,它能带我们去到想去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小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那些公式和定理,表面上看起来是枯燥的数学,却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比如说,购物时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或者分配零花钱时的简单数学。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知识,慢慢地就积累成了我们处理事务的能力,让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
1.2 价值观的形成而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回想一下,老师们在课堂上常常教导我们要诚信、要尊重、要努力。
这些都是教育带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
就像家长常说的,“做人要厚道”,这就是教育赋予我们的良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价值观会越来越坚定,这正是教育在我们心中扎下的根。
2. 教育的方式当然,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那一小时。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在接受教育。
比如,和朋友们的聚会,分享彼此的经历,这也是一种学习;再比如,偶尔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不同的世界。
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就像是老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最终能成才的,还是要靠自己不断地去努力。
2.1 社会的教育而当我们走出校园,社会更是我们的“课堂”。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面对各种挑战,逐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职场上交朋友、学技能,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好的课堂。
人际关系的处理、团队合作的能力,都是教育教会我们的生存技能。
美文美教(评课)
![美文美教(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7e6bb229aaea998fcc220ec7.png)
美文美教--评石桂颖老师的《春》13级语文备课组龙慧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现在我就石桂颖老师刚才的课作简要点评。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这篇文章,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收录其中,在座的每一位都曾沐浴在朱自清的《春》之中。
今天,我们随着桂颖老师的脚步再次感受《春》的美好。
这节课我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
这节课的美体现在哪儿呢?一美,美在诗一样的导入。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吸引了人们寻美赞美的双眼,春天更是绚丽的,她让我们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这诗一般的导课,和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
二美,美在桂颖老师甜美的声音和亲切的教态。
银铃般的声音,和着朱自清的美文,让我们置身于美的意境当中。
她和煦的笑容,得体的肢体语言,很快把学生和我们带入春天优美的景物当中。
三美,美在桂颖老师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整节课由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读准字音、课文分析、课堂小结等板块组成。
在课文分析这个板块中,石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敢于取舍,重点突出。
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经典,不管是文章的结构还是文章的语言都值得我们认真而深入的探究。
以前我也听过不少老师上的《春》,在他们的课上,对以上两个内容都难以割舍,想在一节课中完全展示出来,到头来,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跑马观花。
而桂颖老师则不同,对文章结构的分析采用简略的处理手段,在听读之后,用“”的一句话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而且她的板书也很美:一朵盛开的春花,花的两片叶子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盼春”“赞春”,花蕊是“绘春”,花瓣分别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
多美的设计啊!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在这朵“春花”的绽放中结束,课堂进入了语言赏析环节。
这篇文章的语言实在太美。
比喻、排比、拟人和反复等各种修辞相续使用,长句短句错落有致,把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描绘得淋漓尽致。
初中美文赏析教案
![初中美文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8bc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初中美文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美文的内涵和美感。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美文的内容和主题。
2. 分析和感受美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感受美文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准备:1. 选取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美文。
2. 准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美文,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文的魅力。
2. 向学生介绍美文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理解内容(10分钟)1. 学生自读美文,理解美文的内容和主题。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三、分析写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美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对话等。
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感受语言美(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美文的语言美,如词语的选用、句式的结构等。
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文语言的感受和欣赏。
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文的感受和思考。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美文的优点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多读美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美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文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有了提高,他们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美文的内容和主题,分析和感受美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美。
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美文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较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美文美读 美的熏陶——《我喜欢》教学谈
![美文美读 美的熏陶——《我喜欢》教学谈](https://img.taocdn.com/s3/m/bfb1831b4431b90d6c85c7b0.png)
泉
港
区
淳朴的句子 ,总使我在溷 光中重新 看见南方那燃遍凤
凰 花 的小 城 。” 感 受到 作 者 与 兄 弟姐 妹 之 间 的亲 情 。 我 生 :我 喜欢 朋 友 ,喜 欢 在 出其 不意 的 时候 去拜 访 “ 他 们 , 其 喜欢 在 雨 中 去 叩湿 湿 的 大门 。当她 连 跑带 跳 尤
师 : 啊 , 体 会 得 真好 。在 突 如其 来 时 与 朋 友 相 是 你
谈
优 美 ,字里 行 间 洋 溢 着 作 者对 自 然 、 生 活 的 热爱 。 学 时 不 应作 对 教
过 多 分析 , 要 以朗 读 为 主 , 读 主 在 一 中 体 会 , 中 感悟 , 中 激发 热 爱 读 读
独 特 的 感悟 , 明 了 乐 观 的 人 生 态 度 , 露 出热 爱 生 活 表 流 的 ・ , 美 了人 世 间 的 友 情 、 情 等 真 情 , 中 可 见 睛趣 赞 亲 从 散 文 “ 散 而神 聚” 体 裁 特 点 。学 完 了课 文 , 学 生 朗 形 的 让 读 全 文 , 合 板 书 , 找 这 篇 课 文 每 个 自然段 是怎 么写 结 找 的 , 篇 文 章 的写 法 有 什 么特 点 。 整
见 , 是 喜从 天 降 。 真 接 着 , 生 还 从 作 者 喜 欢 看 书 , 欢 看 到 可 爱 的 中 学 喜
学 生 ,喜 欢 生活 中 的 许许 多 多来 感 受 作 者 对 生 活 的 喜
爱。 时 , 师以“ 这 教 你从 作 者 喜 欢大 自然 。 欢 生活 中感 喜 受 到作 者是 一 个 什 么样 的 人 ” 发 问 , 可 以轻 松 地 引 来 就 导 学 生理 解 “ 喜 欢 生 活 , 且深 深 地 喜 欢 能 在 我 心 里 我 而 充 满着 这 样 多 的喜 欢 ” 个 句 子 。这 句话 既是 全 文 的中 这 心 句 , 是 作 者 情 感 的 集 中 表 现 , 时给 读 者 以回 味 的 也 同
美文美读 美的熏陶——《我喜欢》教学谈
![美文美读 美的熏陶——《我喜欢》教学谈](https://img.taocdn.com/s3/m/45019629482fb4daa58d4b60.png)
的情 趣 ,赞 美了人 世间的 友情 , 亲情 等真情 , 从中可见 菊 ,浓郁的玫瑰 , 孤洁的百合 , 以及悠闲的素馨 我也喜 � 散文 " 形散而神聚 "的体裁特点 学完了课文 , 让学生朗 读全文 , 结合板书 , 找找这篇课文每 个自然段是怎么写 的尊荣 "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百花争艳的美丽 � 的 ,整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师 小野花具有什么样的尊荣呢 � 生 我发现这篇课文每 个自然段都是按 " 我喜欢什 生 小野花它们给我们的大 自然增添了美 , 它们是 � 么 ", " 为什么喜欢 "来写 可爱的 � � 师 你读得真认真 ,学得真用心 生 小野 花默默 点缀着 大自然 ,无 私奉献 , 我觉得 � 生 我发现作者是先写喜欢大自然 ,再写喜欢生活 , � 最后表达对生活的喜爱这样的顺序来写 师 是呀 ,你们体会 得真好 , 能从作者的描写中 ,感 � 师 你们不但能读懂这 篇课文的内容 , 还知道作者 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 的写法 , 真好 你们能学着作者的 这种写法也来写写 学生 目视英 文 , 意会其 境 , 心同其 情 , 用有 声语言 � " 我喜欢什么 " 吗 再现美 , 表达美 ,读出 四季的美丽 , 读出大自然的美 ,读 书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学生在读懂 课文的内容 , 学会作 者的写作方法之 � 后 ,提起笔来一气呵成 ,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语句 它们更伟大 欢开在深山里不知 名的小野花 , 我认 为它们具有同样
福 感受生活的美这 一部分 , 教师先让 学生用自己的体会 文 建 说说我们生活中 有哪些美好的事 , 然后让学生找出课 泉 � 文中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美的体会的句子 州 �" 生 我喜欢读馆 我喜欢弟弟妹妹的馆 , 那些幼稚 美 � 市 淳朴的句子 , 总使我在泪光中重新 看见南方那燃遍凤 泉 港 � � 凰花的小城 "我感受到作者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 读 我 区 �" 生 我喜 欢朋友 , 喜欢在出其 不意的时候去拜访 喜 教 � 他们 ,尤其喜欢在雨中去叩湿湿的大门 当她连跑带跳 欢 师 我喜欢 这篇课文是台湾女 � 地来迎接我 , 雨后的阳光就 似乎忽然炽燃起来 "我感 进 � 受到了朋友相见时的那份惊喜和激动 教 修 作家张晓风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 学� 文 文章像一首散文诗 , 语言简洁 � 学 师 是啊 , 你体会得真好 在突 如其来时与朋友相 美 谈 校 ( 优美 ,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 3 � 见 , 真是喜从天降 6 2 然, 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不应作 8 接着 , 学生还从作者喜 欢看书 , 喜欢看到可爱的中 0 的 过多分析 , 主要以朗读为主 ,在读 1 学生 , 喜欢生活 中的许许多多来感 受作者对生活的喜 )
美文赏析品味文字之美小学语文美文教学设计
![美文赏析品味文字之美小学语文美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dd0d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f.png)
美文赏析品味文字之美小学语文美文教学设计美文赏析——品味文字之美一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表达。
通过品味文字之美,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美文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品味文字之美。
二1. 教学目标通过美文赏析的教学,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情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2. 教学内容我们选择了几篇经典的小学语文美文作为教学素材,包括《荷塘月色》、《小蝌蚪找妈妈》、《小兔子乖乖》等。
这些文章既有情感丰富的故事,也有优美的文字表达。
3. 教学方法(1) 先导式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比如,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或构思文章的结尾等。
(2) 集体品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阅读美文,通过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停顿和情感的体现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背景音乐,增加阅读的艺术感。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情感表达、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通过集思广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章。
(4) 个人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与文章相关的作文或读后感。
通过写作,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意义的理解和对文字之美的感受。
三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字之美的敏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与文字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
美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能力。
当学生通过品味美文,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时,他们将会对这个世界展开更加敏锐的感知,拥有更加广阔的人生视野。
四通过对小学语文美文的教学设计,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思维。
美文应该美教
![美文应该美教](https://img.taocdn.com/s3/m/f2a7db34f111f18583d05a27.png)
美文就该美教——两堂《春》视频观后感山东省诸城市孟疃初中白玉红今天重温了两堂《春》的视频课录像。
想谈谈自己最初的浅淡的一点感受。
朱自清的《春》,可谓美如画卷。
他用朴素的文字,鲜活的语言,描绘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
他是高超的画家与音响师,在他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关于春天,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难企及的典范。
那么,对于这一篇经典美文,实在是应该上出它的美感来。
而且因其是典范之作,就该通过它来引领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去观察去感悟去体验去写作。
我想,这是我们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也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个统一。
若问自己最初的感觉,还是喜欢朱慧敏老师的《春》。
无论是教师的微笑与语言的亲和力,还是对课文别具匠心的设计,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课堂设计思路比较舒畅。
下面就大体谈谈对她的课堂设计的一点看法。
其实这堂课究其主问题,朱老师提了两个,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个问题是: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因为学生都能读出朱自清在字里行间对春的喜爱,这个问题,能让学生领悟课文之美,春天之美。
能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在课文中,而且通过朱自清优美语言的引领,视线触及到大自然,目力所及,是学生的生活感悟和经历。
这样就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把生活与语文联系在一起了。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的确收到了不菲的效果。
你看,学生有从小草体现了勃勃生机出发的,有从春雨出发的,还有从春花的颜色、香味、春风的特点、春天里的人等等出发,从各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每一处美美的朗读,都是学生的心灵在和文本对话,在和美丽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自然对话。
这个过程中的点睛之笔是老师的及时升华,一个是对林斤澜的《春风》与朱自清春风的对比,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了朱自清笔下春风的轻柔与林斤澜笔下春风的粗犷。
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辩别能力。
二是在学生谈出文中春雨的感悟后,老师及时补充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分析了二者的异同。
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是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二是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材中美文的教学
![教材中美文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339220647d27284b7351c6.png)
教材 中美文 的教学
一 齐 艳芬
如今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 , 文 字 语言优美 , 内容蕴含 哲理深刻 , 感情 确定教学 目标 读。 朗读有为 了了解主要 内容的感知性 的朗读 , 有在 老师用语言或 画面创设 的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 , 主要是让学生
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虽然抽象思维有 了很大的发展 , 但仍要形象思维 的支持 ,
要教好内容深刻的课文 ,就要符合小学
生年龄心理特征才有效 ,符合学生的生 活背景和已有的知识, : 如 同是《 电子计算 机与多媒体》城里的学生对它已有感性 认识 ,而山村的多数孩子则可能连见都 没见过。城里的孩子耳熟能详, 他们对课 文的学习 , 多的是对要点 的梳理 , 更 农村 t - 生则可能很陌生 ,对电子计算机 的 J- ,  ̄ “ ,以及对之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神” 这 些问题则是重点, 也是难点。 ( ) 三 要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 ,
( ) 一 要深入钻研探讨文章
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中心思想 ,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 只有把握好每个 阶段学生的特点 , 才能 深入浅教 , 假如用高年级 的教学 目标 和
在教之前 , 教师 能否把握文章 的特 点, 是教好这些文章的前提 。有的文章
词藻华丽 , 如果把—个个词语挑 出来教
Hale Waihona Puke 关注“ 启示” 抓住“ 启示” 的语句学习 , 学
生会感到很抽象。 而一开始从 “ 钓鱼” 人
以理解所表达 的主 旨, /足球 赛= 如{h 》 ,
学生如果对足球比赛没有基本 的了解 。 很难 理解小守 门员 的行为 , 因此 , 教学 时要对足球 比赛作适 当介绍 。 总之 , 要把哲理深刻的课 文教得浅
品析余映潮老师的美文美教
![品析余映潮老师的美文美教](https://img.taocdn.com/s3/m/b54505321ed9ad51f01df2cd.png)
品析余映潮老师的美文美教作者:崔吉盛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2期余映潮老师说:“美文必须美教首先是一种教学的理念。
有了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够静心地研究其教学艺术。
”通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这一理念无一不贯穿始终,始终充盈着美的气息,体现着老师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余老师对美文的教材处理,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我愿是急流》这一课的教学实录,走进余老师的美文课堂,体悟他诗意策划的“美文美教”。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听。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这次课上听三遍。
(课件显示)第一遍,整体感受。
听诗的时候,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生:(静听)师:下面听第二遍。
这一遍听的要求是:理解诗中的形象(课件显示)。
“诗中的形象”,我简单地解说一下:它有一个术语,叫做意象。
意象最基本的解释是比喻。
你看,“我愿意是急流”,“急流”就是比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小鱼”就是比喻。
好,听第二遍,听整首诗的意象是怎样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
生:(静听)师:下面咱们听第三遍。
这次听的要求是:进一步地感受诗中那种热烈的深情)课件显示)。
这次听的要求不同了,要边听边读,跟着画面,跟着配乐来读。
这次的朗读文件是下载的一位播音员的朗诵,比前两次的要读得好一些。
好,作好准备。
咱们听读、跟读。
生:(小声跟读)感受文字之美,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
听是感受字里行间美的基础,每次听,都带着不同的美感体悟。
第一次,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第二次,理解诗中的意象美。
第三次,进一步地感受诗中那种热烈的深情,并小声跟读。
这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美的境界的提升,这样的听怎能不让学生陶醉其中,怎能不让学生跃跃欲试,表达他所感受到的美?这一环节做得充分,做得认真,为下文的整个美的旅程打开一扇大门。
师:好,下面就由我们自己来朗读了。
读,也要读三遍,第一遍,读的要求是:整体把握,读准语音(课件显示)。
老师先示范第一段(范读第一段)。
美文美教
![美文美教](https://img.taocdn.com/s3/m/fde52dae0242a8956aece41a.png)
“美文美教”10谈——第四届中国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余映潮讲座纪要开场白:一、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学法1.专业杂志阅读2.专业书籍研读3.专业活动记录4.专题研究整理二、关于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非常讲究“课文研读”2.十分重视“教学思路”3.关键在于“课堂活动”4.精心考虑“教材处理”5.特别关注“能力训练”三、好课的基本特点:1.教学线条简单2.教材处理精致3.训练活动有力(现很多课堂是谈感受,此非分析、品读式教学,这是架空式的教学。
)美文美教10谈一、美文美教的教材处理角度用美好的高雅的教材处理方式与教学手法教学美文,使教学过程充满语文味、文学味、文化味。
二、美教的先行:深读美文课文研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没有优秀的课文研读就没有好的阅读课。
如《记承天寺夜游》,对全文的结构以及其美的内涵充分理解后,可以请同学们读成两、三、四个段落,或品味语言的表现力,或欣赏庭中月色的描写,或分析其情感的波澜等。
三、从朗读的角度处理课文从朗读的角度处理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可体会文章的启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气韵、风格。
如《咏雪》第一步:把句子的结构读清楚。
第二步:把三句诗读好,读出情境。
第三步:读好特别地方的停顿,如故事和故事的补叙之间的停顿。
如《夸父逐日》第一种读法:读出文中的分号与句号。
第二种读法:读出雄壮与悲壮。
如《七律长征》其是四三节奏,非二二三节奏。
每联要读清两个地方。
首联:不怕只颔联:腾走颈联:云崖暖铁索寒尾联:千里雪尽开颜朗读教学的角度上作探索,更精致些。
四、从积累的角度处理课文从积累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
如《天上的街市》第一步:朗读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第二步:描述表现诗歌的图画美。
(尽量使用推荐的四字语,同学们至少可以积累10个词,如华灯初上、月明风清、琼楼玉宇、万家灯火、火树银花等)第三步: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关于美文美读的大班主题教案
![关于美文美读的大班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27a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a.png)
一、教案主题:关于美文美读的大班主题教案二、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欣赏美的情感。
3. 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春晓》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2. 第二课时:《静夜思》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让幼儿体验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3. 第三课时:《小池》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让幼儿观察小池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喜爱之情。
4. 第四课时:《悯农》学习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让幼儿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意识。
5. 第五课时:《寻隐者不遇》学习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让幼儿体会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培养幼儿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美好。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4. 欣赏朗读法:让幼儿聆听专业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诗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诗歌全文及其注释。
3.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音乐、道具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检验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作品,分析幼儿对诗歌的吸收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2. 鼓励家长参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 定期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引导幼儿学会自主阅读。
2. 开展家庭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感受阅读的美好。
美文赏析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美文赏析作文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b1a6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美文的内涵,掌握赏析美文的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感悟、教师点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美文的主题和内涵。
2. 掌握赏析美文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文的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赏析方法分析美文。
3.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具有美感的图片或一段优美的文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美。
2. 提问:你们觉得这幅图片或这段文字美在哪里?为什么?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赏析美文。
(二)新课讲授1. 讲解赏析美文的方法:a. 理解主题:找出文章的核心思想,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主旨。
b. 分析结构:了解文章的层次和段落关系,掌握文章的脉络。
c. 感悟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文章的韵味。
d. 评价技巧: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以一篇美文为例,引导学生运用赏析方法进行分析:a.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篇美文进行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情感和技巧。
b. 个人感悟: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对这篇文章的感悟。
c. 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感悟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美文进行赏析,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 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赏析水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赏析美文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美好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美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赏析,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美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美文欣赏教研活动(3篇)
![美文欣赏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7d030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0e.png)
第1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字的魅力依然无可替代。
为了提升教师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美文的热爱,我校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文欣赏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品读经典、交流心得,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教师们带着期待的心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美文之旅。
活动伊始,由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张老师主持。
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美文欣赏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老师们在阅读中找到灵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随后,活动进入核心环节——美文欣赏。
张老师挑选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美文,分别是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故乡》以及冰心的《寄小读者》。
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沉浸在美文的魅力之中。
在欣赏《背影》时,张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文章中父亲送儿子上学的感人场景。
文章中,父亲那深沉的爱意和儿子对父亲的依依不舍,让在场的老师们不禁为之动容。
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父爱的伟大。
接下来,张老师带领大家品读了鲁迅的《故乡》。
文章以鲁迅先生对故乡的回忆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张老师指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借鉴。
她还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冰心的《寄小读者》。
文章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读者的祝福和期望。
张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充满了正能量,是老师们在繁忙工作中的一剂良药。
她鼓励大家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的美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在美文欣赏环节结束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有的老师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美文的魅力,今后会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的老师则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重新认识了经典美文,激发了自己阅读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一些背景资料,自然就容易触摸到 作者 的心迹 ,透过作者所描写的形象 看到思想的寄寓 , 有助于学生对作 品
的把握 。其次 , 再和学生一起 去看作 品所写的 内容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 这 种结构安排又具有怎样的匠心。从整
不同凡响 ,同学们只有准确把握了这
一
体构思上 看,《 田上 的百 合花》 紧 心
所以不尽如人意 ,根本的就是忽视语
文教学必须以咀嚼语言文字为本 ,缺
少这样 一种让学生细细琢磨语 言的功 夫 ,而是浮于语言文字之上 ,在那里
架空 的进行 所谓意义 、意趣 、意境 、 历 ,而百合 谷其实就是一个 充满世事
艰辛 的大社会的缩影 ,野百合的遭遇 又具有了人生奋 斗的典型意义:一个 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只有一种方式 ,那 就是 “ 以花来证明 ” 。学生了解 了这 意蕴的分析。一是要让学生准确理解
扣 “ 以花来证明 自己的存在”这一 中
点 ,才能在整个阅读中有一个正确 的定 向,从 而被百合的精神 所感 染。
一确作和 教寄的生 2 寓思经 o _想 者人 1 . o 4 4 实 8
心。全文用托物言志 的手法 , 过对 通
二是 要根 据语气 语 调进行 合理 的揣
语 文 教 改 先 锋
摩。我们 的汉语言 文字不仅通过字面 传达思想 ,还借助一定的语气语调来 表情达意 。品味语言 ,我们要引导学 生结 合语言 的节奏 、语气 、语调来体 学生准确把握作 品题 旨,我们可以让 学生去联 想普希金 的诗 《 如生活欺 f 段 骗 了你》,联想 流 行 歌 曲 《 唱得 响 亮》 “ : 想唱就 唱 ,唱得响亮 ,不怕
在见证我成长 。 ”这首 诗和这支歌 主 题与本文 比较类似 ,会让学 生产生一 种亲切感 ,从而更迅捷 、到位地理解 作 品。同时 ,还要 引导学生 由野百合
较的立体。修辞上有一种手法叫 “ 通
感” ,比如调动 听觉去感受视觉形象 ,
候 ,百合说 : “ 我要开花 , 因为我 是
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 ;我 要开花 ,是由于 自己喜欢 以花来证 明 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不 管你们怎 么看我 ,我都要开 花 ! ”这 里 ,要让学生用坚定 的语气 ,用抑扬 顿挫的语调朗读 , 出坚决 ,读 出信 读
心 ,读出一往 无前 的勇猛和果敢 ,从
联想作者的生命际遇 , 联想生活 中像 野百合一样的人。通 过联想 ,读者对
免 “ 和 尚念经——嘴 不应心 ” 小 ,避
免肤浅的 、一知半解地 了解作品 ,而 会对作品的感受 比较的全 面,印象非 常的深刻 , 想像非常 的丰富 ,收获 比
味字面下 的内涵 。当百合结出第 一个
花苞 ,周 围的 杂草 嘲笑 、讥讽 的时
风雨的阻挡 , 快乐是我的能量 ,点亮 自己的光芒 ,每一个期待的 目光 , 都
而被百合的形 象所深深 的感染 。三是 要能悟 出 “ 话外之 音” 。言外音 ,画
外意 , 这是 中国文字 的魅力所在 。教
声地读 ,手舞足蹈可以,低唱沉吟可
以,而要学生思考时.i学生充分地 1L l  ̄ 敞开思维 , 要学 生动手 写时则让学生
限于作品本身, 而会有一种神奇的魅
力 ,出现 新 奇的境 界 。是呀 ,阅读 《 田上 的百合 花》,张 开想 象 的翅 心
膀,优美的画 面会接踵而至的 :悬崖
的表达 , 作者创造的美感 自 然就会深
美 文 美 教 例 说
深地打动孩子们 。 二. 着学生 含英 咀华 ,品味作 带
品所蕴含的美 。文学作 品通过文字来 塑造形象、表达题 旨, 要让学生充分 领悟作 品之美 ,必须引导学生仔细品 酌作品的语言 ,通过文字 的咀嚼获得 美感享受 。这是语文教学的真功。我 们有些语 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之
作品语言所表达 的意思。教学 中,我 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言环
境 ,正确理解文字的内涵,把握作者
所要 表达 的意 蕴 。 《 田上的 百合 心 花》 一开始描绘百合的生长环境 ,说 是 “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 ,有一 个高达数千 尺的断崖 ” ,作者为什么
要把百 合置 身于这样一个环境 中呢? I 的就是为了衬托 ,为了突出百合的
劣环境 斗争的勇气。这种构思和布局 强烈突出了野百合的执著、灵气和大
智大 慧 ,这 一美 好 的形象 给人 以鼓
舞 ,也带来深刻的启迪。外形平常的 百合花就以他的精神的高大矗立到读 者的心中。教学 中,我们引导学生认
真领悟文章的谋篇布局怎样 注意处处
突出百合形象 的刻画 、 烘托百合精神
语 文 教 改 先 锋
野百合形象 的刻画来表达 自己的内心
都
世界。在具行文中 , 一方面 以拟人
手法把百合花置于悬崖峭壁、杂草丛
志
明
生的恶劣环境 ,描绘出由刚诞生到结
出第 一个 花苞 ,接 着开 出美 丽 的花
朵 ,再到到处开满洁 白的野百合的生
命轨迹 ;另一方面又处处对 比、层层 衬托 ,让读者看出他的坚韧顽强 ,他 默默无 闻、全心全意的执着 ,他与恶
知道 自己有美丽的花 ; 我要 开花 ,是
通过味觉去感受触觉 ,而我们阅读则
应该尽 可能 的把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 动起 来 ,带 着 学生 去沉 浸于 作品 之 中 ,从而去感 受作 品的精 、神 、气 , 领略作 品所创造的魅力。像 田上 的百合花》 这样一篇美文,教学中我
百合花 的感受会非常的深刻 , 百合花
们 绝不 能慢 条斯 理地 在 那里 条分 缕
析 ,而要精心设计 ,一定要注意充分 地调 动学生 ,畅通 学生 的感 官通道 , 听时让学生静静地听 ,读时让学生放
的形象在孩子的脑中也就会 立体 、丰
满起来 。二是让想 象成为 阅读的升华 形 态 。想 象 会使 作品 产生 一种 “ 空 灵” ,人 们对作 品的感受也就 不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