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学案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2课时
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开展的影响。

2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开展影响的两个方面。

知识体系梳理
一、促进区域①调整
1兴旺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开展家或地区接受兴旺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②时间,加快③的进程。

二、促进区域④与合作
1兴旺国家开展处于⑤和⑥期的产业。

2开展家主要开展处于⑦或⑧期的产业。

三、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⑨。

2伴随着⑩的转移和扩散。

四、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兴旺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⑪,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2开展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⑫。

预习效果检测
读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答复1~2题。

1图中箭头假设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那么其表示转移A资金、工业制成品D资源
地区造成的不利
..影响是
A激活市场,带动b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开展
B增加就业时机,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读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调整表,答复3~4题。

3分析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主导产业不断开展变化,由轻工业到重化工业,再到高科技工业B主导产业经过调整后不断升级,创新产业代替传统产业
C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是本国的资源日益减少
D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是利用新的主导产业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开展
4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会给投资对象国,同时也会给日本经济
带来好处。

以下选项不.属于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本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
A造成国内经济要素价位升高,例如劳动力本钱提高、内部交易本钱提高、地价提高等,不利于吸引外资
B产业转移也要向海外进行投资,使得本国资金有一定的短缺
C产业转移会引起国内失业人口增多,造成市场萎缩
D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开展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产业转移对区域开展的影响
91图“第二次世界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及图“日本产业转移影响举例〞,答复以下问题。

1概述日本二战后主导产业的开展历程。

2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给日本的劳动力就业和地理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2读教材图“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和图“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答复以下问题。

1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兴旺国家和开展家应重点开展哪一开展阶段的产业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应开展哪一时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的什么规律
3兴旺国家向开展家转移的为什么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
4按照两图所示的规律,开展家将永远落后于兴旺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开展家在接受兴旺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对此你作何评价
3模拟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居民,讨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底达标检测
读图,答复1~2题。

1以下关于产业转移对图示区域景观及转出地环境改变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的景观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为了高度工业化的地区
B环境污染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而出现
C转出地的环境问题有所缓解
D图示区域可以完全杜绝废弃物的出现
2该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
①酸雨的防治②水污染的防治
③引导城市规模无限扩大④完全杜绝噪声污染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3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上海和安徽同属华东地区,但经济开展差异较大。

上海近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安徽地处内陆,相比华东各省经济较不兴旺,但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并已初步形成了比拟兴旺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铁路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首位。

1上海局部工业部门转移到安徽,既影响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两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接受上海工业部门的区位优势。

知识导图构建
参考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产业结构②产业升级③工业化④产业分工⑤开发⑥增长⑦成熟⑧衰退⑨地理景观⑩环境污染⑪就业时机⑫就业压力
预习效果检测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产业转移对区域开展的影响
11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50年代中期转向开展重化工业,进入80年代转向开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就业时机减少,环境质量提升。

3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缺乏,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此外,外迁或外建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21兴旺国家应重点开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开展家应该开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日本和韩国应该开展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附加价值逐渐升高;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剧烈,容易被本钱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的局部。

3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多。

而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开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4开展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韩国的就是防止总跟在兴旺国家的后面。

31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2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根底达标检测
上海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升高,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安徽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比重升高,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2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与上海相比均较低;铁路交通便利;接近上海长三角消费市场;能依托上海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安徽出台大力扶持制造业开展。

知识导图构建
①产业结构②分工与合体③地理环境④劳动力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