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龙海二中期末考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各2分,共50分〕
1、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以下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根底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的运行法那么B.社会开展规律
C.伦理道德标准D.“天人感应〞学说
3、以下思想按出现的朝代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②“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③“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4、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重要的,假如按照这种思路开展下去,那么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的,以下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①“工商皆本〞②“心即理也〞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
5、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以下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楷书→篆书→隶书B.篆书→隶书→楷书
C.隶书→篆书→楷书D.篆书→楷书→隶书
6、?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有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蔡伦创造了造纸术。
你认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7、中国文学开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代表这一时期特有的表现形式,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以下关于两宋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有?念奴娇?等词牌B.继承了唐代以来词的开展
C.出现女词人李清照D.苏轼是南宋豪放派代表
8、以下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说明有识之士开场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②清王朝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技〞的重点是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9、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场了更深层次的考虑〞。
这次“考虑〞的“层次〞变化是〔〕
A.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10、右图是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的两个
人物雕像,他们最有可能是
A.胡适陈独秀
B.蔡元培胡适
C.李大钊鲁迅
D.蔡元培陈独秀
11、“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相关的是〔〕
A、五四运动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毛泽东思想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2、孙文的思想大局部是他将中国道统和西洋欧美各家学说综合整理而来,但是也有少局部见解是“兄弟〔我〕所独创〞。
属于孙中山“独创〞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13、抗战成功前,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共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个“理论〞是指〔〕
A.人民民主理论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14、邓小平理论阐述的根本问题是〔〕
①一国两制②和平与开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立社会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5、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指导集体做出的重大理论奉献是提出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消费力〞
B、“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开展的地位,表如今〔〕
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通过?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7、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事业出现蓬勃开展的场面,最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C、“双百〞方针的施行
D、“一五方案〞获得重大成就
18、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C、“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D、“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
19、?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
这幅画主要表达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那么
20、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出售赎罪券
B.改变天主教的仪式和教义
C.建立合适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D.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21、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 • 2 2 —|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创始交响乐新形式的是: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德彪西
22、以下是对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解决了工业开展中的动力问题②为交通运输业开展铺平了道路
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不少学者认为,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核心动力,将深入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遥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得到全球最好的老师,我们可能选择的最正确现代技术手段是〔〕
A.有线电视B.无线播送
C.卫星电视D.互联网
24、发表?物种起源?,创立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法拉第
C.达尔文
D.赫胥黎
25、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入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
26、在人类思想文化开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互相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二伏尔泰说:“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那么的时代。
〞……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我们如今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假设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辩论书?
请答复: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2分〕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2分〕
〔2〕材料二表达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2分〕伏尔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什么?〔2分〕这表达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2分〕
〔3〕据材料三,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开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分〕
2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宏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
材料二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立历经三个重要的开展阶段:孙中山的救国道路,毛泽东的建国道路,邓小平的强国道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1〕孙中山救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重大事件成果是什么?〔6分〕
〔2〕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探究的突出奉献是什么?〔4分〕
〔3〕邓小平指导中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开展经济方面有哪些创新?〔4分〕
〔4〕三位伟人所走的道路构成了中华民族百年追求,这一追求的主流目的是什么?〔2分〕28.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6分〕
材料一: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鉴于诏条部东十事?
材料二变法期间,黄河流域发生蝗灾和旱灾,一些守旧官僚乘机大作文章。
有个叫郑侠的小官,令人画了一幅“流民图〞,描绘灾民的疾苦状况。
他将这幅画呈送神宗,攻击新法造成民不聊生。
朝廷的守旧官僚也群起诬蔑王安石。
甚至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哭着要求宋神宗废除新法。
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官员间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团,他们彼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司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改革派贬黜出京。
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之人。
宋幑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挤异己,两次唆使宋幑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臣列为“奸党〞,共309人,请幑宗御书,刻名立碑,名为“元祐党籍碑〞。
材料三司马光曰:“今言开拓进取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
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昌也。
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
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易〕。
恐其道员必令富者相保,贫者无可偿,那么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负。
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
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那么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请答复:
〔1〕材料一中的“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分别指什么?〔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司马光认为新法中“其害乃甚于加赋〞的举措有哪些?〔4分〕
第一学期龙海二中期末考高二历史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1〕
〔2〕
〔3〕
〔4〕
27〔1〕
(2)
〔3〕
〔4〕
28 〔1〕
〔2〕
〔3〕
第一学期龙海二中期末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对象:人本身。
〔2分〕主张:天赋人权。
〔2分〕
〔2〕观点: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2分〕
目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2分〕
运动:启蒙运动。
〔2分〕
〔3〕思想:民主和科学。
〔2分〕
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中国的文化转型;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开展。
〔4分〕
〔4〕互相学习,交流开展。
〔2分〕
27、〔1〕三民主义〔3分〕,辛亥革命〔3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思想〕〔4分〕
〔3〕实行改革开放〔4分〕
〔4〕独立、富强。
〔符合题意即可〕〔2分〕
28、〔1〕①夷狄骄盛:辽、西夏对宋进展战争〔3分〕;
寇盗横炽:农民起义〔3分〕;
②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4分,各2分〕
〔2〕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2分〕
〔3〕青苗法、募役法〔或代役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