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4C【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

孔子强调的“礼”即周礼,是指西周确立的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用来调整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

“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李世民杀兄逼父违反了①②③项的要求。

皇权大于唐朝法律,选官制度与本题无联系。

25《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26.《新全球史》
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27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
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
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
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
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8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
王”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29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智者学派的主张
③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9C
30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30
B【解析】本题易错选D项,错选原因是考生混淆了东西思想的本质区别,17世纪中国思想家只反对君主专制,而没有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属于封建末带民主色彩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A 、C、D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31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32
.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

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
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

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
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33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

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
34
.五百二十年前,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34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难度中等。

注意材料中的“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说明此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知②④正确;材料重点强调东西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因此①③的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意思,答案为D。

35
.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0.(25分)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
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概括,西方社会从古到今的幸福观,并阐释你的幸福观。

(7分)
40.
(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或重视道德修养。

(2分)
特点:家族的观念突出,主张个人幸福服从家族发展(2分)。

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答对一点即可)(2分)
(2)中国: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机(或民族危机严重)。

(2分)经济: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

(2分)
西方: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2分)
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2分)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

(2分)
(3)发展趋势: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视物质享受);(2分)
近代:追求物质享受(或答享乐主义流行);(2分)
现代: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2分)。

个人幸福观略。

41.(12分)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

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请结合唐宋有关史实评价)。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1.(12分)参考答案一:我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流行。

参考答案二:我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等;思想上,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

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結婚登
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

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

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

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

同年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
材料二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存其一必废其一”。

……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建立了民主的社会”,……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近世文明”;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未脱古代文明之窠臼。

——《陈独秀之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

(7分)(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

(8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当德国于1940年横扫低地国家和阿登高原时,是在3034架飞机、2580架坦克、1万门大炮和4000
1943
这场战争就会失败!”
材料二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斯特朗又反问了毛泽东一句:“如果美国政府决定使用原子弹干涉呢?"毛泽东回答:"原子弹也是纸老虎,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民,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评价?(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9分)
47. (1)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现代战争的胜负极大的依赖于参战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在二战中生产出大量战争物资,极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实力(任意三点6分)
(2)交战双方的工业水平、综合国力;先进的武器装备;人心的向背(或人民的支持);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指挥;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军队的管理水平(任意三点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

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

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

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

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6分)
48.(1)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