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PPT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特点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Primary Subarachoid Haemorrhage
LOGO
添加相应图片 蛛网膜下腔(箭头所示)
出血原发部位在蛛网膜下腔内,不包括硬膜下、 脑室内或小脑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膜下腔扩展
临床特点
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类型:
病因:主要为缺氧、酸中毒、产伤 预后:大多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 部分典型病例 :生后第2天发生惊厥,但发作间歇表现正常 极少数病例:大量出血短期内死亡 主要后遗症: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
Ⅲ级~ Ⅳ级PVH-IVH:
病情稳定后(生后2周 左右)连续腰椎穿刺 每日或隔日1次,防止 粘连和脑积水(此法 尚存争议)
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LOGO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预后预防
主要原因
PART 03
新生儿颅内出血 的预后与预防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围生期因素有关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CT)
有助于了解颅内出血类型 最适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
LOGO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MRI)
LOGO
分辨率高,无创、无X线辐射危害 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成像→清晰显示 颅后窝及脑干等B超和CT不易探及部位病变
新生儿பைடு நூலகம்内出血的治疗
支持疗法 止血 控制惊厥 降低颅内压 治疗脑积水
注意:
1. 两药合用对呼吸抑制 2.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须慎用
降低颅内压
颅内高压症状→速尿 每次0.5~1.0mg/kg,每 日2~3次,静注
LOGO
中枢性呼吸衰竭→小剂量甘露醇 每次0.25~0.5g/kg,静注,每 天2~3次
治疗脑积水
LOGO
减少脑脊液:
乙酰唑胺50~ 100mg/kg.d, 分3~4次口服
0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03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与预防 Pro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LOGO
临床特点
小脑出——CH Cerebellar Hemorrhage
LOGO
包括: 原发性小脑出血 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 静脉出血性梗死 产伤引起小脑撕裂
临床特点
1. 多见于GA<32周、 BW<1500g的早产 儿或有产伤史的足月儿
2. 严重者出现脑干症状频繁呼吸暂停、瞳 孔变化、心动过缓,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LOGO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预后预防
主要原因
2024 新 生 儿 颅 内 出 血 P P T 模 板
新生儿颅内出血
汇报人:XXX
汇报班级:X级X班
LOGO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预后预防
主要原因
CONTENTS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neonates
LOGO
支持疗法
1. 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 及刺激性操作
2. 维持正常的PaO2、PaCO2、pH、 渗透压及灌注压
LOGO
止血
LOGO
维生素K:15mg/d 维生素C:0.1~0.5/d 止血敏:0.125/d
控制惊厥
LOGO
首选:
苯巴比妥钠: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内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用10mg/kg; 维持量为5mg/(kg·d) 安定:苯巴比妥钠无效时加用;剂量0.3~0.5 mg/kg,静滴
LOGO
临床特点
硬脑膜下出血——SDH Subdural Hemorrhage
LOGO
添加相应图片 硬脑膜下腔(黑箭头所示)
由产伤引起多见于足月巨大儿
临床特点
出血量少:无症状,少数数月后发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 出血量多:出生24小时后出现惊厥、偏瘫和斜视 严重天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出生后数小时死亡
LOGO
LOGO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预后预防
主要原因
PART 02
新生儿颅内出血 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
病史、症状 体征
病史、症状 体征
头颅B超 CT、MRI
确诊
LOGO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头颅B超 )
LOGO
无创、价廉、床边操作、连续进行 对PVH-IVH及白质软化(PVL)、多囊脑软化分辨率高→首选 生后3~7天进行,1周后动态监测 检查PVL最佳时间是生后3 ~ 4周
LOGO
临床特点
脑实质出血——IPH intraparenchymal haemorrhage
小静脉栓塞、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破裂所致 出血部位、量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而异 脑干出血有脑干症状,而前囟张力不高 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 出血部位可液化形成囊肿,与脑室相通形成脑穿通性囊肿
LOGO
常见症状和体征
LOGO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 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四级
Ⅰ级:室管膜下出血 Ⅱ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临床特点
LOGO
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病率:
GA愈小、BW愈低,发病率愈高GA <32周、 BW < 1500g高达40%~50%以上
出血发生时间: 50%在生后<24h,90% 在<72h,仅少数发病较晚
预后: Ⅰ级~Ⅱ级出血绝大部分存活、预后好;Ⅲ级~Ⅳ级出血者50%以上死亡,幸存者半数以上遗留神经系统后遗 症
目 录
LOGO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预后预防
主要原因
PART 01
新生儿颅内 出血的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和体征
意识改变:激惹、嗜睡、昏迷 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呼吸暂停 颅内压增高: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迟钝 肌张力:增高、减低或消失 其他:黄疸、贫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
汇报人:XXX
汇报班级:X级X班
早产儿 Ⅲ、Ⅳ级PVH-IVH 慢性缺氧 顶枕部出血 预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LOGO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
LOGO
加强孕妇保健工作,提高产科技术 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源性颅内出血发生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
LOGO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预后预防
主要原因
2024 新 生 儿 颅 内 出 血 P P T 模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