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筑牢安全“堤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群众筑牢安全“堤坝”
作者:王伟灿赵晨坤
来源:《资源导刊》2022年第08期
7月27日,一场大雨过后,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的张林坡匆匆走出家门,看到自家房后的山体经过治理后坚如磐石,笑着说:“这个陡坡一治理就是不一样,以后下雨再不用为山体滑坡揪心了!”
张林坡所说的山坡治理,是由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完成的“伊滨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

如今,经过治理的项目区内,一个个台阶参差有序,一片片植被绿意盎然,散发着延绵不断的朝气和生机。

科学治理解难题
2021年汛期,一场场大雨导致洛阳市伊滨区多个村庄出现地质灾害隐患。

为此,由伊滨区财政出资420余万元,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今年3月中旬,作为施工方的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项目组一进驻现场,便发现了问题。

在寇店镇水泉村治理6区,并不宽阔的村道边散居着几家农户,而农户房后有个近10米高的土质陡坡,若按设计要求实行削坡治理,势必影响村民出行。

为此,项目负责人郭宇萧对治理区进行了现场踏勘,掌握大量地形地貌资料后,与工程设计方沟通,提出了将削坡治理改为以锚杆钻孔、挂网防护、喷浆加固等方式治理,他的想法得到设计方认可。

在勘查过程中,项目组还发现,水泉村不少村民还在窑洞居住,每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窑洞回填成为隐患治理的重点工作。

为顺利实施回填工作,项目组决定成立“劝导小组”,走村串户与村民促膝长谈,从窑洞存在的隐患、山体裂缝造成的危害等方面给村民讲解,最终获得村民的支持,窑洞回填工作顺利实施。

眾志成城赶工期
为了能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治理工作,5月14日一早,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矿产与环境分院组织28名干部职工赶来“助阵”。

在窑洞回填现场,大家采用人工搬、小车推、编织袋装土等多种方式,挥汗如雨开展窑洞回填工作。

为保证工程质量,郭宇萧带领项目人员每天在各个治理区开展巡查,查看工程进度,处理施工问题。

有一次,在治理6区巡查时发现,一施工队在做边坡支护中少打了一排锚孔,很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

郭宇萧对施工队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要求立即整改。

经过4天鏖战,治理区的9个窑洞回填工作如期完成。

6月初,伊滨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顺利竣工,共完成治理面积约40亩。

深耕细作保安全
“项目虽然完成了,但我们不能当‘甩手掌柜’,还要做好汛期巡视工作,巩固好治理成果。

”7月25日一大早,郭宇萧就驱车赶往治理区开展巡视。

近期雨水频繁,新近完成的治理项目能否经受住汛期考验呢?因此,隔三岔五到治理区巡查,成为郭宇萧的日常工作。

其中,最让郭宇萧牵挂的是治理7区刘石窑村张广军房后垒砌的一道挡墙。

为确保挡墙能承受暴雨冲击,他专门选派人员监测挡墙排水、保土、承压情况,并对挡墙周围水渠进行加深扩宽,确保张广军一家人安全。

“过了汛期,我们会根据各治理区情况,补栽不同种类的植被,让原来的隐患点变身景观点,助力乡村振兴。

”郭宇萧说。

(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