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文华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9(009)015
【总页数】3页(P254-256)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 颅脑损伤; 常规治疗
【作者】蔡文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晋江 36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研究显示,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由于患者头部受伤后颅骨发生多处骨折而导致的,以深度昏迷作为临床症状,患者昏迷时间一般在12h 以上,该疾病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等特点,易导致患者死亡,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2]。

因此,我院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
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30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300 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 年10 月1 日~2018 年10 月1 日,分为观察组
(15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CT 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2)患者机体状态和生理条件均符合接受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1)伴有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疾病;(2)先天性颅脑发育不全。

观察组年龄30 ~60 岁,平均(45.2±1.2)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性别:女75 例、男75 例。

对照组年龄31 ~60 岁,平均(46.1±1.3)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性别:女76 例、男74 例。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50 例均使用常规治疗。

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均取仰卧位,将患者上半身抬高20°,对患者实施常规骨瓣开颅术,根据患者不同受伤部位,对颞顶瓣、额瓣等部位实施开颅减压手术,将患者治疗效果详细记录[3]。

观察组150 例均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

在患者颧弓上耳前1cm 处选取切口,并向患者耳廓后上方延伸直至患者顶骨结节处,沿着患者正中线直至额部发际线,选择5 ~6 个钻骨孔,额突眉弓下靠近中线尽量靠近颞底主要三个孔,其余孔均在患者切口内,在颞底暴露后,可咬除蝶骨嵴外三分之一,中颅窝扩大,在硬膜外清除患者血肿,注意颅内止血,将患者硬脑膜打开,将中颅底、前颅、顶叶充分暴露后,完全暴露颞叶,操作者可以彻底切除脑坏死组织,在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4]。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压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处理采取SPSS25.0 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患者100 例、有效患者
40 例、无效患者10 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
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表2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颅内压情况比较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情况比较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易对人体血管产生压迫,从而导致脑供血障碍或者脑血液循环不畅情况发生,使人体发生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对人体健康安全造成影响,而早期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能保障患者健康,还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5-9]。

因此,我院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
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治疗的效果。

多数患者实施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后,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该项手术只能解除患者部分颅内血肿和脑水肿情况,骨窗面积小,无法充分暴露患者损伤部位,对于大面积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无法解除,从而导致减压效果不佳,无法对患者颅内进行完全止血,从而使常规手术应用受到限制[10-12]。

通过对患者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其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多种优势,能有效消除人体大面积颅内水肿,从而使患者颅内压迅速降低,解除患者脑疝情况,该项手术方式还能完全暴露患者病灶,使患者颅前部位和额颞顶叶充分暴露在医生视野内,能有效清除颅前部位和额颞顶叶的血肿,对患者颅内出血完全止住,具有颅内止血彻底、降低患者颅内压、疗效显著的优点,利于患者早期康复,保障每位患者的健康。

现如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已经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在临床广泛应用,受到多数患者青睐[13-1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患者100 例、有效患者40 例、无效患者10 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还能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颅内压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张云侠,周修玉,刘传建,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6):68-70.
[2]李传友,毛青.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9):2206-2207,2211.
[3]熊志云,艾文兵,章熙娜,等.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73-975.
[4]张龙,刘保国,何黎明,等.均衡性与非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4):547-549.
[5]夏熙双,吴星,董瑞,等.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945-4946.
[6]黄鑫,马治国,孙永东,等.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45-4546.
[7]于洋,张琳瑛,朱志中,等.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3):214-216.
[8]孟祥恩,张禹,杨晨,等.高压氧重症监护治疗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8):64-66.
[9]黄齐兵,张源,苏雨行,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测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788-1790.
[10]范宇召,李岫炜,洪军,等.乌司他丁注射剂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
床药理学杂志,2018,34(3):203-205,227.
[11]Trahanas Diane M.,Cuda Carla M.,Perlman Harris,et al. Differential Activation of infiltrating monocyte-derived cells after mild an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Shock:Molecular,cellular,and systemic pathobiological aspect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hock Society,the European Shock Society,the Brazilian Shock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hock Societies,2015,43(3):255-260.
[12]肖以磊,李忠民,朱建新,等.rHu-EPO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 例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医
学杂志,2015,14(1):72-76.
[13]杨学.对比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的应用价值[J].中国
急救医学,2017,37(z1):224-225.
[14]王浩,胡深,陈东,等.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17(3):254-257.
[15]Li Shengjie,Marks Joshua A.,Eisenstadt Rachel,et al.Enoxaparin ameliorates post-traumatic brain injury edema and neurologic recovery,reducing cerebral leukocyte endothelial interactions and vessel permeability in vivo[J].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2015,79(1):78-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