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性质适合于某种原子晶体的是
A.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
B.熔点10.32℃,液态不导电,水溶液导电
C.能溶于CS2,熔点444.6℃
D.熔点3550℃,很硬,不溶于水,不导电
参考答案:
D

2. 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蓟素的化学式为C25H22O12
B.—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和消去反应
C.1mol洋蓟素最少可有14mol原子共平面
D.1 mol洋蓟素最多可消耗9mol NaOH和6mol Br2
参考答案:
B

3. 下列有水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H2O CH3CH2OH
B. +HNO3 +H2O
C.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D.CH3CH2Cl + H2O CH3CH2OH + HCl
参考答案:
A

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炔中含σ键数目为0.1 N A
B.常温常压下,1.6gO2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1N A
C.5.6gFe和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A
D.1L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3N A 参考答案:
B

5. 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pH相同的CH3COONa溶液、C6H5ONa溶液、Na2CO3溶液:
c(CH3COO-)> c(CO32-)> c(C6H5O-)
B.pH=3的一元酸HX溶液和pH=11的一元碱MOH溶液等体积混合:c(M+)= c(X-)> c(H+)= c(OH-)
C.等物质的量的二元弱酸H2X与其钾盐K2X的混合溶液中:
c(K+)= c(H2X) + c(HX-) + c(X2-)
D.氨水中逐滴加入盐酸得到的酸性溶液:
c(Cl-)> c(NH4+)> c(H+)>c(OH-)
参考答案:
C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右图中的①是N2的电子式
B.右图中的②是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
D.右图中的③是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C

7.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NaAlO2(aq)AlCl3Al
②NH3NO HNO3
③NaCl(饱和溶液)NaHCO3Na2CO3
④FeS2SO3H2SO4A.②③ B.①④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D4 D3 C2
【答案解析】A 解析:①不能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得铝;②③均能按照转化关系反应;④煅烧FeS2只能得到SO2。

①④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

故答案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课本上的化学反应不难解答。

8.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mol-1
2H2S(g)+O2(g)=2S(s)+2H2O(l);ΔH=-Q2kJ·mol-1
2H2S(g)+O2(g)=2S(s)+2H2O(g);ΔH=-Q3kJ·mol-1
对Q1、Q2、Q3三者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参考答案:
A

9. X2-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X
B.核电荷数:Y>X
C.离子半径:Y->X2-
D.电子层数:X>Y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aCl2及C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2∶
1
B.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C.分别用H2O2、KMnO4分解制O2,当制得等质量O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2
D.10mL 0.3mol·L-1NaCl与30mL0.1mol·L-1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3 参考答案:
C

11. 对于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O2+CO=NO+C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衡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反应时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B.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C.达到平衡时NO2、CO、NO、CO2的物质的量均相等
D.达到平衡时,N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N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
B.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变;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都不变;
D.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解答:解:A.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平衡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反应时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故A正确;
B.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反应体系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总的压强不变,故B正确;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都不变,但不一定相等,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和转化率有关,故C错误;D.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则达到平衡时,N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N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该反应特点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C,注意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的可逆反应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不一定相等,为易错点.
12.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
参考答案:
C

1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
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
参考答案:
C

14.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参考答案:
15. 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 为()
A.+519.4kJ·mol-1 B.+259.7 k J·mol-1
C.-259.7 kJ·mol-1 D.-519.4kJ·mol-1
参考答案: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化学科研小组的同学在研究Na2SO3的热稳定性和精确测试Na2SO3溶液的pH
时,遇到了困惑。

为此,他们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准备,决心重新实验,揭开奥秘。

请你根据所学的中学化学知识,参与交流讨论。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0.1 mol·L-1的H2SO3溶液的pH约为2.1。

②通常情况下,H2S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

常温下0.1 mol·L-1的H2S溶液的pH约为4.5。

【实验操作】①准确称取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25.20 g,配成1L水溶液,测得其
pH=7.8。

②以坩埚再次准确称取25.20 g上述晶体,继而隔绝空气在600℃以上高温下强热至恒重,质量为12.60 g。

③将②所得之12.60 g固体进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组成与Na2SO3无异。

将其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溶液澄清,测得pH=10.3。

【分析猜想】Na2SO3·7H2O在强热下,失去结晶水,进而发生分解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交流讨论】
(1)他们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时,为加速溶解,可采取的措施;
(2)实验操作②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次。

(3)给Na2SO3·7H2O加热时要隔绝空气,请说明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猜想Na2SO3在高温强热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实验①和③中,两次测得的溶液pH相差明显,其合理的解释
是;
(6)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给上述分析、猜想及解释以佐证。

请简单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
论。

参考答案:
(1)搅拌或加热
(2) 4
(3) 2Na2SO3+O2=2Na2SO4
(4) 4Na2SO3 Na2S+3Na2SO4
(5)实验③的溶液中可能有Na2S,相同条件下,S2-水解程度大于SO32-,溶液的碱性强
(6)取③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稀H 2SO 4,如有腐蛋气味气体生成,则证明有S 2-;另取③中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HCl 酸化的BaCl 2,如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 42-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5分)某有机物的质量为3.0g ,完全燃烧后产物通过浓H 2SO 4,浓H 2SO 4质量增加3.6g ;其余的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6.6g 。

已知该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0。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要求写计算过程)
(2)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经催化氧化后的生成物含有醛基(-CHO ),请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并对它进行命名。

参考答案:
(1)C 3H 8O 3分
(2)CH 3CH 2CH 2OH 1—丙醇 2分

18. 利用焦炭或天然气制取廉价的CO 和H 2,再用于氨合成和有机合成是目前工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H 2O CO +3H 2。

部分物质的燃烧
热数据如下表:
已知1 mol H 2O(g)转变为1 mol H 2O(l)时放出44.0 kJ 热量。

写出CH 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500℃、50MPa 时,在容积为V L 的容器中加入1 mol N 2、3 mol H 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 ,此时H 2的转化率为α。

则K 和α的关系是K = 。

⑶1,3-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乙烯合成1,3-丙二醇的路线如下:
某化工厂已购得乙烯11.2 t ,考虑到原料的充分利用,反应②、③所需的CO 和H 2可由以下两个反应获得:C +H 2O
CO +H 2 CH 4+H 2O
CO +3H 2
假设在生产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中各有机物的转化率均为100%。

且反应②中CO 和H 2、反应③中H 2的转化率都为80%,计算至少需要焦炭、甲烷各多少吨,才能满足生产需
要?
参考答案:
(共16分)
⑴CH 4(g)+H 2O(g)=CO(g)+3H 2(g) △H =+206.1 kJ·mol -1 (4分)
⑵ (4分)
⑶在反应②中 C 2H 4 ~ CO ~ H 2 ~ HOCH 2CH 2CHO 28 28 2 74
11.2 t m (CO)×80% m (H 2)1×80% m (HOCH 2CH 2CHO) 则m (CO)=14 t m (H 2)1=1.0 t m (HOCH 2CH 2CHO)=29.6 t 在反应③中 HOCH 2CH 2CHO ~ H 2 74 2
29.6 t m(H2)2×80%
则m(H2)2=1.0 t
反应②、③中共需CO 14 t、H2 2.0 t。

(4分)
C+H2O CO+H2 CH4+H2O CO+3H2
12 28 2 16 28 6
m(C) m(CH4)
得方程组=14 t 和=2.0 t
解得m(C)=3.0 t m(CH4)=4.0 t (4分)
所以需要焦炭3.0 t、甲烷4.0 t

19. (12分)将总物质的量为4mol的Na2O2和Al2(SO4)3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y mol沉淀(y>0)。

(1)试分步写出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若以x表示原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试建立y=f(x)的函数关系式,将x的取值和y=f(x)关系式填写在表内(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
(每个方程式2分,共6分)(2)
(每种情况3分,其中,范围1分,关系式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